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2,(35):48
一对新婚夫妇生活贫困.丈夫为了让妻予能过上体面日子,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妻予答应在家忠贞地等他回来. 年轻人在老板那儿工作20年后,临行时老板未给他发工钱,给了他三条忠告和三块面包.第一,永远不要走捷径.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会要了你的命;第二,永远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好奇,否则也可能要了你的命;第三,永远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时候作决定,否则你以后一定会后悔.老板给他的三个面包,两个让他路上吃,另一中等他回家后和妻予一起吃.  相似文献   

2.
经典砍价术     
《北京农业》2008,(1):22-23
<正>顾客:老板,请问这条裤子多少钱?老板:180元,广州正宗货,要不要?顾客:我先看看……老板:别看了,东西是好东西,给你优惠点170元。顾客:这也叫优惠啊?老板:呵呵,好吧就140元,这回可以了吧。  相似文献   

3.
“我的鸽子从孵化出壳到卖出去,一般就在25天左右。”9月5日,当记者来到四川叙永县水县镇村民刘尚彬的鸽、鸡循环养殖场时,他正在和妻子一起给鸽子圈舍打扫卫生。 学好技术返乡创业——“与其一直给老板打工。不如给自己干”  相似文献   

4.
经典砍价术     
《北京农业》2008,(2):22-23
<正>顾客:老板,请问这条裤子多少钱?老板:180元,广州正宗货,要不要?顾客:我先看看……老板:别看了,东西是好东西,给你优惠点170元。顾客:这也叫优惠啊?老板:呵呵,好吧就140元,这回可以了吧。  相似文献   

5.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有一家与众不同的当铺。当铺的名字叫"当心当铺",老板叫戴维斯。二十多年前,戴维斯只是一个生产一些塑料制品的小工厂的老板。由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工厂破产了,他成了身无分文还欠外债的穷光蛋。妻子也抛弃  相似文献   

6.
《百姓》2001,(1)
大多数人都希望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以求发展,而不要被老板炒鱿鱼。那么作为打工者,就应了解什么样的人容易被炒鱿鱼。一类是那些实际工作能力与应聘时自述的“本事”不相符者。这类人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露出了狐狸的尾巴,技能平平,根本达不到老板所定的目标。老板会产生一种被骗的感觉。这样的人,老板岂能不炒他鱿鱼?二类是那些工作马马虎虎,丢三拉四的打工者。这种人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轻则干扰正常工作,重则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会给单位  相似文献   

7.
<正>新宁县崀山北大门旁,有家洪星农庄,农庄里养鸡、养鸭、养鱼还有绿色蔬菜,从基地到餐桌都是绿色食品,老板是年轻的90后周杨洪夫妇。白手起家贩卖大黄鸡周杨洪文化程度不高,结婚后,为了生活他同妻子商量,想去贩卖大黄鸡。当时妻子黄小妹担心他吃不消说:"你身子瘦小,要起早摸  相似文献   

8.
当心当铺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有一家与众不同的当铺,当铺的名字是"当心当铺",老板叫戴维斯。二十多年前,戴维斯只是一个生产塑料制品的小工厂的老板。由于经营不慎,工厂破产,资不抵债,他成了身无分文还欠外债的穷光蛋。妻子抛弃他投入了别人的怀抱,家里的房子也卖掉用于还债了,戴维斯只能住在政府提供的临时居所里。  相似文献   

9.
《百姓》2003,(2)
四十多岁的他,已有四次婚姻,尝过四种不同的滋味。第一位妻子老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第二位妻子生理上有妖魔般的贪婪;第三位妻子温柔贤惠可生性柔弱;第四位妻子是位年轻漂亮的打工妹,但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冲动。  相似文献   

10.
投资理财追求高收益无可厚非,注重本金安全却是绝对不可忽略的原则。世界首富巴菲特的老师,他的两条投资铁律: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这也就是投资的安全第一原则。  相似文献   

11.
幽默驿站     
正买帽子王三夫妇到外地旅游,妻子很喜欢戴帽子,更喜欢买帽子。路过一家帽子店,两口子决定进去逛逛。他们在店里挑选了半天,试了几十顶帽子都不合妻子的心意。最后妻子总算选中了一顶,对售货员说:"我就要这顶吧!多少钱?"售货员看了一眼,说:"不要钱!""咋了吗?怎么不要钱?"王三不解地问。"因为你夫人进店时,头上戴的就是这一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用技术》2006,(3):57-58
●有人说他是难缠的“刁民”,有人说他是顽强的“环保卫士”。章志标说“:我只是一个农民。”●当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时,章志标不再沉默了。●某“小化工”老板放出话来,只要章志标不带头闹了,就马上送几十万元钱给他。这天,章志标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要钱,要命!”  相似文献   

13.
《百姓》2003,(6)
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帝制造出男人后,怕他孤独和惹事生非,就又制造一个女人来约束他。这不,一天傍晚,几个哥们在餐馆刚端起酒杯,手机就响个不停,原来妻子们“查岗”来了!小张的妻子甩出一句:晚上十点以前回家,否则……小宋的妻子则更绝:十分钟之内回家,否则永远别进家门!弄得大家兴趣全无。小宋恨恨的说就是离婚,今天也要玩个痛快!我的妻子也会“查岗”,如果我晚上有应酬,一定会接到妻子的两个“查岗”电话。如果是赴宴,妻子的第一个电话是在开席前叮嘱我“少喝酒多吃菜”;第  相似文献   

14.
<正>五一放假的时候,带儿子去散步,中途儿子说口渴,我便给他钱,让他自己去买。儿子走到买饮料的商店门口,大声喊道:"喂,给我一瓶矿泉水。"我听到儿子的叫喊声,觉得非常刺耳。商店老板给儿子找零钱,儿子催促说:"喂,快点!"我看见老板皱了皱眉头,把零钱甩给了儿子。回家后,我把这件事讲给老公听,老公说:儿子怎么在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新农村》2007,(11):43-43
三转儿姓王,名传三。因为他做买卖,总喜欢在街面上转来转去,于是人们就叫他“三转儿”。这天天刚黑,三转儿回来了。他把一卷钞票丢给妻子,就要上永怀家去。他的老母亲急忙过来拦住说:“儿哇!古话讲,能给人一分钱,不指人一条路哇!人多路窄呀。”“啊———啊!”三转儿打了个呵欠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南县三仙湖乡的农民李大光,因父母早故,他只读了初中后就在家种田和学习机械操作了,农闲时做点小生意。上世纪80年代,家里勉强糊口。1991年.他的岳父从供销部门退休后,把积赞下来的1万元钱给他创业。大光拿了这些钱,带着妻子和弟弟来到吉首市.通过摸行情.他在农机局旁租了一间门面.经营农业、矿山用的各类水泵、水管、皮带等。刚开始的几个月生意清淡,经过向其他店铺了解、取经。并给上门顾客发送名片,顾客逐渐增多。生意日益红火起来,当年获纯利3万多元。十多年来他的生意一直兴旺.现已成为拥有200余万元资产的老板了。他总结自己的经营服务经验就是“好学、善观、诚实、货真、联谊、服务”十二个字。  相似文献   

17.
打工这十年     
1996年7月12日,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自知升学无望的我独自南下。投奔在苏南小城溧阳做水电工的舅舅。舅舅的活儿并不忙,他将我介绍给了另一个做油漆工程的老板,那位老板刚承接了溧阳市自来水公司所有跨河管道的油漆工程。老板给我配了辆三轮车,天天拉着柏油和几个工人顶着烈日按图索骥地寻找管道,然后趴在上面用滚筒滚柏油,  相似文献   

18.
一天郁郁去商店里买一些狗食,老板对他说“先去把小狗抱来让我摸一下,否则,我不卖给你”。郁郁无奈,只好回家把小狗抱来,老板摸了一遍之后把狗食卖给了他。第二次他又去买猫食,老板又让他把猫抱来。第三次他又去买东西,这次,他  相似文献   

19.
小米 《新农业》2014,(8):12-12
<正>夏先生是一个年轻的朝阳小伙儿,给"猪老板"开了10年大车,作为"猪老板"最亲密的人,他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小米:猪老板买猪都是现金结算吗?那他们岂不是很有钱?夏:不是所有的猪老板都很有钱,从小到大慢慢做起来呗。小米:那您的职业就是,猪老板雇您的车把猪送去屠宰场吗?夏:是的,我的车一般都送往北京第五肉联厂,我们当地猪的去向主要有北京、承德,还有朝  相似文献   

20.
纪仁光 《农家顾问》2007,(11):62-62
山东海阳县王老汉.20多年前与带着三个孩子再嫁来的妻子成家(后来老大夭折),当时老二17岁,老三13岁,都在读书。他与妻子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娶妻生子。两儿子婚后每年给老人赡养费100元。1994年妻子病故后,王老汉靠着自己的劳动生活。但如今。他丧失了劳动能力。去年生病住院.花费医疗费8千多元,由其弟弟垫付。出院后,他找两个儿子分担医疗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