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但性成熟的禽对禽霍乱特别敏感,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我县经常发生。1 流行情况和主要症状 据调查,我县1996年5个乡、23个村,326户全年共死亡鸡、鸭、鹅1458羽,其中死于禽霍乱占198%。1997年6个乡,31个村,313户共死亡鸡776羽、鸭401羽、鹅38羽,其中死于禽霍乱的占238%。1998年调查6个乡,32个村,共死亡鸡、鸭、鹅137…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又叫禽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呈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病症.禽霍乱对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和鸟类都有易感性.在鸡群中常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成年鸡.我县哈尔套镇张某家饲养散养鸡4500只,6月1日送检死鸡5只.经过剖检确诊为最急性禽霍乱,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又名家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禽霍乱是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常年流行,流行范围广。发病率、死亡率高。常引起高产鸡产蛋率大幅度下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本场办场初期,由于边建设边投产,防疫工作被疏忽,加上品种繁多,有石岐杂种鸡、石岐杂肉鸡、伊莎褐蛋鸡父母代及商品代,还有种鸡父母代。刚开办的新场就很快被多杀性巴氏杆菌污染,经常发生禽霍乱,严重影响了  相似文献   

4.
熊玲玲 《中国家禽》1998,20(8):16-17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区从1991年至1993年三年调查统计数字看,每年因禽霍乱引起的死鸡达400万只,占家禽疫病死亡数的50%。它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威胁我区家禽生产的安全发展。为了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在对全区的禽霍乱...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家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具有死亡急、死亡率高,全身呈出血性败血症的特点。1流行特点及规律1.1各种禽类均能感染,3~4月龄的鸡和成年鸡较容易感染,成鸡比幼禽更易感。同一禽群中,个体强壮的家禽比体形瘦小的家禽容易发病死亡。舍饲蛋鸡鸡群多发,而舍饲肉鸡(如AA鸡)则不见发  相似文献   

6.
家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又名禽霍乱,是鸡、鸭、鹅其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面广,死亡率高,近年来多次在我县流行,据一九七九年调查,全县有64个公社,362个大队,因患禽出败病死亡的家禽39833只,严重危害养禽生产。为了尽快控制家禽的这一主要传染病。根据免疫学的原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利用待宰商品猪先后试制成“禽出败猪体免疫  相似文献   

7.
禽霍乱是鸡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鸡患病之后表现为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死亡率较高.同时,鸡禽霍乱还是一种接触性传播病,如果不能做到提前的防控,或是及时的治理,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究鸡禽霍乱的流行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障广大家禽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是鸡、鸭、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据我县1986~1989年未疫病普查统计,鸡霍乱发病数占鸡总发病数的95.9%,其死亡数占鸡总死亡数的84.35%,鸡霍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禽业带来很大损失。本实验目的在于侧重探索并挖掘祖国医药宝库中对该病有效的中药治疗药物。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AA品种56日龄未经禽霍乱菌苗接种的健康鸡24只,从哈尔滨市养鸡场购入;3584只自然感染禽霍乱野毒病鸡,分布在70个养鸡户。 1.2 试验用毒株和药物禽霍乱强毒“综牧”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禽霍乱流行猖獗,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七八年我公社因该病死亡鸡鸭鹅三千五百余只,占养禽总数的30%左右。已成为发展养禽业的第一大敌。禽霍乱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禽体内也有禽霍乱巴氏杆菌存在,条件适宜时便可引起家禽发病。  相似文献   

10.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及野生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2010年9月广西百色市某火鸡养殖场发生了以4月龄以上成年肉火鸡和种火鸡为主的传染病,死亡率达20%。经解剖观察、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结合火鸡群发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等综合诊断,诊断为禽霍乱。根据发病火鸡群的流行情况和分离茵的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据省十个疫情测报点1993年的统计,家禽死亡率23.1%,而因禽霍乱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近半.据估算我省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但由于食霍乱的灭活苗、弱毒苗、亚单位苗存在副反应大、保护率低、免疫期短等方面的缺陷.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用蜂胶作原料,于1992年成功研制尚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简称蜂胶带,为国家专利产品.我站于1993年开始试点,1994年申请立项进行推广,取得了一些成绩.1主要工作1.1禽霍乱流行病学调查1.1.1流行病史和现状据普…  相似文献   

12.
杨宗亮 《中国家禽》2001,23(8):29-29
重庆市綦江县养禽生产以鸡、鸭、鹅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日益高涨,畜牧业正逐渐成为一支柱产业,家禽疫病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1家禽生产与疫病防治现状 1998年,全县家禽出栏由1989年的145万只上升到501万只,但是,防疫密度低下。据调查统计,全县鸡新城疫防疫密度不到10%,鸭瘟、小鹅瘟防疫密度在5%以下,致使家禽疫病流行泛滥,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有计划、有步骤的搞好防疫工作,对我县禽病防治现状作如下分析,并提出做好防疫工作的对策。2禽病流行…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是家禽共患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疾病。近几年来,禽霍乱在我县流行较普遍,尤其秋季更为严重,危害较大,影响着养禽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控制禽霍乱,我们在1989年拟定了全县禽霍乱免疫程序,采用了两次注射法,即春、秋各一次。从而稳定和控制了禽霍乱疫情。一、禽霍乱免疫程序根据禽霍乱疫苗的免疫期为3.5—6个月,及其我县禽霍乱普遍存在和流行的特点。采用了一年两次禽霍乱疫苗注射方法。第一次(春季)于3月25日开始,对所有的鸡、鸭进行禽霍乱疫苗注射。全县春季注射为193,792只,占应注射的  相似文献   

14.
娄底地区禽霍乱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从1991年~1993年调查统计数字看,每年因禽霍乱引起的死鸡达400万羽,占家禽疫病死亡数的50%。为了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笔者在对全区的禽霍乱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防制该病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1流行情况1991年~199...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Fowl cholera)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烈性传染病,鸡、鸭、鹅和野鸟都可发生.在农村对成年鸡所造成的危害仅次于新城疫.我国各地都有此病的发生,南方各省常年流行,北方各省则多呈季节性流行.急性发病时,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慢性发病时则死亡率很低.性成熟的高产鸡更为易感.因急性禽霍乱都有较严重的下  相似文献   

16.
禽霍乱是鸡、鸭、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疫源地防疫不彻底,使本病在各地时有发生,危害较大,严重挫伤了养禽者的积极性。近年来对本病虽有定期免疫预防注射,但因已形成常在疫区的影响,加以菌苗质量不够理想,所以家禽业仍然蒙受此病危害,损失极大。我们于85年3月25日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送检的急性禽霍乱死亡的成年鸡2只和成年鸭、鹅各1只,现将该病诊断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费强 《动物保健》2014,(2):58-59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病型。本病对鸡最敏感,它常表现为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南方各地常年流行,北方地区则多呈季节性流行。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禽霍乱慢性带菌状态的时期是终生的。成年鸡特别是性成熟鸡对本病更易感。被病鸡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通过消化道传染于健康鸡;由病鸡的咳嗽,口、鼻分泌物排出病菌后,通过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该病临床多见于大家禽、成年家禽,而幼龄雏禽发病者少见报道。1995年10月,笔者诊治了一起7日龄雏鸡暴发禽霍乱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南宁市广西畜牧研...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烈性传染病,鸡、鸭、鹅和野鸟都可发生,成年禽造成的损失很大。本病在南方各省常年流行,北方各省呈季节性流行。本病是由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急性死亡率高,慢性低。该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的防治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多种家禽、野禽。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这是一种目前尚无很好防治办法而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禽类疾病。 (一) 流行特点 禽霍乱侵害所有的家禽及野禽。鸡、鸭最易感,鹅的感受性较差。本病的发生有时是由外地传入,有时可自然发生。外购病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