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宝强 《农村电工》2003,11(1):16-16
1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首先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结合农电工的实际工作,制定出农电工的“对口式”培训方案,对农电工进行分期、分批、分类培训。所谓“对口式”培训,是指结合农电工各自的工作分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专业人员,分别对电工组长、计量专责人、责任电工、用电监察人员等进行专业对口培训,并抓好培训的过程与结果控制,确保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可采用模拟操作、现场演示与考评等形式,使参加培训的农电工真正在培训中来有所学、学有所用,实现人才培训的实用性,避免培训的盲目性,达到…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用工机制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用电管理模式的推行,农电工作对广大农电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农电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农电工持证上岗,加快农电标准化作业工作进程,根据湖北省黄冈供电公司《关于开展农电工安全技能培训通知》精神,黄冈电力培训中心于2008年8-12月开着教学“大篷车”,对全市三新公司配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电器安装专业的员工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培训。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屏南县供电有限公司针对该县电网基础薄弱、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专门开办“充电夜校”,由公司各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为农电工培训“充电”,通过每周固定进行一次讲座,提高农电工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1农电工群体的现状从我公司的情况看,首先是组织实施了省集团公司启动的公开服务承诺、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的“彩虹工程”。在社会上叫响了“花钱买批评、花钱买建议”的行风管理措施,以农电工的扎实工作和快捷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使农电工的思想观念实现了由“管理”到“服务”的跨越。其次是实施了“农电工素质工程”。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强化对农电工的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在推行专业化、正规化管理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三是各供电所对照标准全面推行了规范化管理,对农电工…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网整顿中的村电工统管正紧张的进行。从事基层工作的农村电工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希望的是啥?为此,笔者近日走访了太康县部分乡村农电工,他们吐出了“十种”肺腑之言。1.农电工围着村干部转,随着村干部换。在过去,往往有这样两种情形:一是电工围着干部转;二是农电工随着村干部换。统管后这种情形没有了,但要把工作做好,首先还要和村、乡、县三级领导协调好关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否则工作起来势必不畅。2.农电工发上“月工资”。如芝麻洼乡任砦村电工任俊祥说:“这次统管对我们村电工来讲,既是件新鲜事,又是件大…  相似文献   

6.
1建章立制和教育培训相结合从规范农电工队伍入手,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农电工管理规章制度,重点规范农电工学习考核制度、考勤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在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约束的同时,公司应加大对农电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制订年度、季度、月度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在积极选送农电工到市局培训的基础上,公司坚持每季度对农电工培训一次,供电所每月组织培训一次。根据电工组的工作性质,采取集中培训和业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农电工发放业务书籍,定期进行命题考试。由公司工会、政工人事部、乡村电管部联合组成教育培训小组,抽…  相似文献   

7.
莒南县供电公司结合本单位实际,立足长远,系统规划,以培育一流农电工队伍为目标,建立农电工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农电工教育培训力度,走出了一条教学制度化、培训程序化、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的农电工教育培训新路子,农电工技术素质、职业道德、法制观念、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沈家越 《农村电工》2002,10(5):19-19
1目前农电企业职工培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1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未能及时适应电力市场经济的要求.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教学培训方式的影响,个别企业在电工教学培训中,偏面认为只要抓好正式在编职工的培训教学就可以了,对农电职工的培训缺乏主动性,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偶尔对农电工开展几次培训,也往往以"外延式"发展和"封闭式"办学模式为主,不能适应电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内涵式"办学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临朐县电业局近几年来,为适应农电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农电工队伍,进一步提高农电管理优质服务水平,他们结合单位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为契机,以实现供电所、电工组的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努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三三制”管理,全局农电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农电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并涌现出了全国“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王运福等一大批优秀电工。一、推行制度、情感、监督“三项管理”1. 实施制度管理。农电体制改革后,针对农电工素质参…  相似文献   

10.
李绍杰 《农村电工》2005,13(6):44-44
2002年下半年以来,电工组在各地相继成立。成立之初,供电所采用租房、借房,少量采用买房解决电工组办公用房和农电工住房,农电工两人甚至多人合住一间房屋。现在,有很多农电工都是已婚已育,上有老、下有小,两人甚至多人合住一间房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农电工成了“走读生”,也影响了农村供用电管理。  相似文献   

11.
1正行风树形象赢得客户信任农电工是联结用电客户的桥梁纽带,直接与用电户打交道,其素质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形象。因此,河南省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对农电工实行了竞聘上岗,动态管理,按业绩取酬的管理办法,并实行岗前培训制,严抓工作作风,对在工作中吃、拿、卡、要用户的电工坚决予以查处。今年初,公司的领导到乡下暗访,一个农电工在为某村12家客户校表时,多收了24元钱。领导批评了这位电工的错误做法,责成这位电工挨家挨户赔礼道歉,并把多收每户的2元钱如数退还,按照有关规定,扣除了该电工3…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栾川县电业局紧紧把握市场经济和电力体制改革脉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农村电工统管后,该局专门在年度财务预算中设立农电工培训专项资金,对全县300名电工分期分批进行了法律、法规教育及电工理论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在农村电工  相似文献   

13.
枣庄供电公司将农电工培训课堂搬到农村供电基层一线,积极探索建立“按需培训”机制,真正将培训效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汤宇新 《农村电工》2006,14(2):12-12
农电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受聘于当地供电企业,又不能完全脱离农业和农村;虽然是为供电企业效力的专职电工,服务对象却是乡里乡亲的“熟人圈”。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就笔者所在的供电公司,2005年重新招聘农电工111人,其中大多数是原农电管理站的职工,也有优秀村电工,还有城镇待业人员等。尽管农电工是按程序考试考核招聘的,但从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上看,并不能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部分农电工缺乏服务意识,长期养成的“电老大”思想未能从根本上肃清,甚至“吃农”、“坑农”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给用户造成损失,而且有损农电工队伍的形象。给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工欢迎两挂四定六包程振荣甘肃省庄浪县供电所对各乡镇电管站实行“两挂、四定、六包”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调动了农电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农电管理工作。[两挂]农电工的工资报酬与工作效率挂钩,岗位承包经济指标与年终奖,浮动工资挂钩,农电工的月工资按“五、...  相似文献   

16.
1动态管理模式农电体制改革后,打破了以往一村一电工的传统管理模式,按照“联村设置,方便管理”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对农电工进行选聘。聘用的农电工上岗前经过系统培训,培训合格者为一线农电工。一线农电工经考评划分为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考评合格、不合格4类。表现突出和成绩优秀者,参加县公司组织的脱产强化培训,予以提拔重用,选聘到供电所管理岗位或担任副所长、所长职务。被提拔重用的人员,半年一次考核,合格者继续聘用,不合格者调回原工作岗位;考评合格者继续保留一线工作岗位,分期参加农电工短期培训班;不合格者,进入农电…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河南省西峡县电业局在农村电工中又一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劳动、工资改革,精简人员,提高待遇,加强管理,使农村电工队伍焕发勃勃生机,农村电工终于甩掉“村电工”这个帽子,正式被称为“农电工”,实现职业化管理,合同化用工,标准化计酬。  相似文献   

18.
张士刚 《农电管理》2006,(11):29-29
新形势下农电工要“文武双全”,成为“能电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绍杰 《农村电工》2003,11(8):10-10
随着农村用电管理用工的改革,取消村电工,以农电工为用工形式对农村用电实行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对于山区县的农村用电管理,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平原、丘陵地区农村用电,使用专职电工———农电工管理;对于山区农村用电,使用台区电工———亦工亦农电工管理,这两种都是管好农村用电较好的用工方法。1两种用电管理用工模式,都是在做有益的实践式,都是在做有益的实践按照现行管理模式,一种是在各供电所分片设置电工组,每个电工组配备若干名农电工,由供电所统一管理。农电工配备,山区按每300个用电户配备1人;丘陵、湖…  相似文献   

20.
4月2日上午,“广安电业局农电工技能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四川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各供电所的26名学员在此进行了为期10天的配网技能培训。这是广安电业局实施“提高员工素质,构筑人才高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图为培训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