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温室工程设计及施工标准制订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1 5~ 1 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有关专家分别就“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进展”、“制订国家标准的要求及条件”、“十五期间工厂化农业发展趋势”、“温室标准的制订与发展概况”、“气候带的区划对制订温室标准的影响”、“温室工程名词的标准化势在必行”等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结合本单位生产和科研工作对“温室标准制订大纲”和“关于温室工程标准制订的建议”进行了认真讨论 ,一致认为 ,由于温…  相似文献   

2.
大型连栋温室设计风雪荷载分级标准初探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我国温室行业发展迅速,但缺乏必要的规范约束。该文针对我国大型连栋温室的结构强度设计,以建筑设计规范风雪荷载分布图为基础,提出了温室荷载设计的分级。为温室主体结构标准化设计和温室构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在荷载分级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对温室规格标准化标号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类别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时间规模地点联系人电话重点学术活动农业产业化研讨会 11月 70北京泰京光西部工程科普项目“农民增产增收新产品新技术科普宣传” 全年秦京光农业工程技术与市场信息学术研讨会农业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与市场分析三季度王 迎 0 10 -62 3 3 63 60温室工程标准制订会议 6~ 7月张元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研讨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 10月沈阳农大李保明 0 10 -62 3 3 690 4全国畜牧工程学术研讨会 畜牧工程工艺模式规范化、定型化、标准化及其工程配套 9月山东施正香 0 10 -62 3 3 690 4…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制订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分析两项国家标准,系统地阐述了进行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方法研究、协作验证试验、质量控制及结果评价,为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标准的制订,提供示范实例。  相似文献   

5.
作为温室透光覆盖材料的塑料薄膜的流滴性日益受到关注,为此,已开发出各种无滴膜、无滴板,以改善温室透光覆盖材料的流滴性。但国内外对材料流滴性的监测与判断规则却很不统一,给温室用户带来了困难。该文分析了目前几种常用的流滴性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温室生产的实际条件,提出在15°~30°倾斜面上形成露滴后,材料表面凝结水滴面积占整个测试面积比例的检测方法——倾斜面上滞留水滴面积比法,并通过对塑料薄膜和聚碳酸酯板的分析测试,提出了将材料表面上计算水滴滞留面积小于10%作为透光覆盖材料流滴性的判别标准,为标准化检测覆盖材料的流滴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工程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工作,对于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标准化的发展历史,回顾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概况,着重论述了水土保持工程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标准化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质量兴农战略下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标准化是推进质量兴农的关键核心。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从构建农业标准化发展思路、建立闭环标准反馈体系、探索标准全覆盖的产业全过程管理、同步国内外最新的标准工作成果、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5个方面,提出农业标准化推进质量兴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设施农业经过几年快速膨胀后,逐步开始走向稳定发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急需,相应对设施、设备和技术的规范化要求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在回顾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历程的同时,重点综述了温室标准化的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今后温室行业标准化发展再上新台阶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畜牧环境是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对畜牧环境的重视不够,致使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建立畜牧环境标准化体系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该文主要简述了畜牧环境标准化的含义及其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畜产品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畜牧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标准不统一、标准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监测网络建设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畜牧环境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农业工程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是贯彻落实农业工程建设目标的技术手段,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农业工程建设和标准制修订以及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纲领性文件。该文在分析中国标准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认为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构成应遵循统筹兼顾、逐项突破等原则,涵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农业生产辅助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可用层次结构和三维坐标来表示,从而为指导农业工程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畜牧业的标准化可使畜牧生产达到最优化状态,提高畜牧产品质量,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目前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因此实现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内容,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提出了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要抓好的十个方面的工作,以及重点环节。并对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动力进行分析,包括行政推动力、市场拉动力、示范带动力和社会促动力。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畜牧业的标准化可使畜牧生产达到最优化状态,提高畜牧产品质量,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目前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因此实现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内容,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提出了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要抓好的十个方面的工作,以及重点环节。并对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动力进行分析,包括行政推动力、市场拉动力、示范带动力和社会促动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一种有机设施园艺在国外已经被证明可持续性生产和盈利,但中国有机设施园艺相关技术标准还是空白。该文介绍了国外有机设施园艺产生的背景、定义、起源、目标、认证面积、产量和盈利状况、有机设施园艺基本形式及认证规则要点,探讨了中国发展有机设施园艺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应该积极发展有机设施园艺,但有机设施园艺不能简单等同于"温室+有机种植",它应该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包含温室环境控制、种植材料选择,土壤肥力保护,水资源管理,病虫害控制,节能和可持续盈利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应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有机设施园艺规则要求,加强中国设施生物农业的基础研究和农机装备开发,制定出中国有机设施园艺的认证标准,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必将迎来巨大的新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4.
温室基本风压取值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风荷载作为温室主要活荷载,直接影响着温室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基本风压是计算风荷载的基础,在温室设计中,基本风压的取值长期以来沿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荷载规范,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2002年发布的<温室结构荷载规范>中对基本风压的规定与1987年的建筑规范完全相同,仍然未能体现温室这种特殊建筑的特征.该文根据温室特点对基本风压的取值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温室结构荷载规范>中基本风压所规定的重现期、风速测量高度、风速平均时距值进行了修正:将重现期由原来的30年改为5~30年,时距由10min改为瞬时~10 min,高度由10 m改为3~7 m,并根据部分地区的风速资料采用统计学中的极限概率模型--极值Ⅰ型分布模型计算出这些地区温室基本风压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15.
连栋玻璃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暖热负荷是温室采暖系统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为了研究随着内保温幕等设备的普及应用和温室密闭性的改善,现行标准体系下计算出的温室热负荷是否仍旧适用,该研究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共6个标准中的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地区连栋玻璃温室为例进行采暖热负荷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基础墙传热热损失约占围护结构总热损失的0.1%,地面热损失占温室总热负荷的1%左右,两者均不是影响温室采暖热负荷的主要因素。计算表明,按照6个标准分别计算出的温室单位面积采暖热负荷最小为230.10 W/m2,最大为305.24 W/m2,相互之间差异较大,而且与温室实际配置散热器的散热量139.61 W/m2相比整体存在明显差距。在考虑内保温幕保温作用后温室的单位面积采暖热负荷最小为101.56 W/m2,最大为176.69 W/m2,如剔除中国民用与工业建筑中由于没有考虑玻璃拼缝造成冷风渗透热损失偏低的最小值,温室专用标准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为此,研究提出在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中应充分考虑温室保温幕的作用,冷风渗透热损失应按换气次数法而非缝隙法计算。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连栋玻璃温室采暖热负荷计算科学化、精准化、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准确统一“日光温室”定义的商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日光温室是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温室建筑型式,适合中国国情,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较大的发展。围绕日光温室的学术著作、论文以及国家和行业标准也有大量出版,但对日光温室的准确定义却五花八门,缺少统一的内容和定义方法。该文从日光温室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目前流行日光温室各种定义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定义方法,并对其英文翻译方法作了分析和定义  相似文献   

17.
李一哲  骈超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9):243-249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对依据荷兰规范设计的Venlo温室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以荷兰公司设计的山东某Venlo型温室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设防烈度分别为7度(0.10 g)、7度(0.15 g)、8度(0.20 g)和8度(0.30 g)的温室整体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对结构的周期、振型、应力和位移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温室整体的最长自振周期为1.75 s,表现为较柔性的结构体系,前2阶振型分别为Y、X向的平动,在2个主轴方向上具有相近的抗震性能。不同设防烈度下,结构的承载力最大值均为216.96 MPa,由风荷载控制,最大应力小于构件屈服强度。当设防烈度为8度(0.30 g)时,X向地震作用对构件的拉、压应力最大,分别为211.95和196.02 MPa。无地震参与的荷载组合中X向风荷载产生的位移最大,达到31.80 mm。在地震参与的荷载组合中,柱顶最大位移为61.84 mm,结构变形主要受地震荷载的影响,Y向地震作用超过同工况下X向地震作用约11.6%。结论表明,引进的荷兰温室在地震设防烈度不高于8度(0.30 g)时,构件始终处于弹性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但最大变形超过了中国建筑抗震设计对弹性层间位移角1/250的要求。最后,该文对中国农业温室结构设计标准的编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是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和统领性工作,目前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领域已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但尚未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该文剖析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所存在的核心问题,基于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生命周期视角,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标准体系构建过程、基本组成、结构维度(包含产业链维、产业维、层次维)、制定原则和结构框图,构建了包括基础、管理通用、产业链链接、方法与专用等4个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最后详细解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标准关系的关系;并根据中国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提出亟需制定的相关标准建议,可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温室型号规范化编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九五”期间我国以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园艺事业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温室规格标识方法,各温室厂家对温室的编号和命名比较混乱,给用户甚至业内人士选择和辨识温室带来很大困难,也给温室制造和生产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该文在分析我国温室规格主要命名方法及其优缺点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借鉴大棚国标规格标识方法,提出了通用温室的规格标识方法;并对中国的日光温室提出了一种特殊的规格标识方法,以形成我国温室、大棚、日光温室各成系统的比较全面的规格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20.
Globally, CO2, CH4 and N2O, contribute 60%, 15% and 5%, respectively, to the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effect. Atmospheric CO2, CH4 and N2O are currently increasing by 0.5%, 1.1% and 0.3% per year,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reviews studie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CH4 emissions originate mainly from rice paddy fields, and are determined by soil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water content, pH and Eh conditions, and by land and crop management, e.g., land use, rice varieties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ice paddies emit N2O in addition to CH4, however, the N2O and CH4 emission patterns are quite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and field water conditions are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ol N2O emissions. In order to minimize ne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either sources of emissions must be reduced, or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sinks must be enhanced or newly created. Because the effects of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measures on each greenhouse gas are different, specific practices must be developed and adopted for the various g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mising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net emissions from agroecosystem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