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景观游憩是森林的重要功能,也是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风景游憩林建设,明确风景游憩林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1)以风景游憩林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拥有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指标层的评价体系;(2)从评价体系中各层指标权重来看,美学效益0.5278>生态效益0.3325>社会效益0.1397。生态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空气负离子,美学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色彩丰富度,社会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汤旺河国家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也是指导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决策及政策制定等管理实践的科学参考依据。汤旺河国家公园是我国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拥有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对森林游憩价值的理论认识和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目前较为可行且应用广泛的旅行费用法(TCM)对汤旺河国家公园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以经营成本为基础;二是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通过对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游客的问卷调查,求算出游客的消费者剩余,就是汤旺河国家公园的游憩价值,为10 197.03万元,并对评估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得出,采用消费者剩余作为森林游憩资源的价值是可行的,所评估的游憩价值也基本反映了该景区资源的价值,与政府对该景区的投入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试论森林的游憩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游憩是一项越来越受到林业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旅游活动,本文简述了森林游憩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地位,对其社会经济学特点作了剖析,并介绍了当今世界关于森林游憩功能的主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曾祥谓  王昌海 《林业科学》2012,48(6):112-117
以江西省的森林资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森林社会效益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调研的一手资料和文献检索二手资料,获取了江西省林业资源的数据,通过查阅文献和请教专家对江西省森林社会效益进行分类,采用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CVM)、市场价值法以及人力资本法等进行森林社会效益的定量核算。结果表明:2008年江西省森林资源产生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280.08亿元人民币,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森林游憩效益为122.72亿元,森林提供就业的效益为92亿元,森林脱贫效益为28.64亿元,森林科学文化价值为36.72亿元。  相似文献   

5.
国外森林游憩价值评估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其中具代表性的评价方法有8种:(1)政策性价值评估,(2)直接成本法,(3)平均成本法,(4)游憩费用法,(5)机会成本法,(6)市场价值法,(7)旅行费用法(TCM),(8)条件价值法(CVM)。但目前广为流行的评估方法只有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这两种方法已被英、美等一些国家的政府机构定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标准评价方法.根据目前国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森林游憩的经济价值可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其中非利用价值又包括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在8种评价方法中,只有条件价值法既能评价森林游憩的利用价值,又可评价它的作利用价值,而其它7种方法则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部分利用价值.最后,还介绍了我国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评价及营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评价及营建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风景游憩林的评价方法、风景资源管理系统、风景游憩林营建技术、风景游憩林的抚育间伐、森林群落结构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等内容, 同时讨论了风景游憩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鼎湖山风景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行费用法(TCM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价方法。运用TCM法评价出鼎湖山风景区2000年的森林游憩价值为31369.0万元,人均425.1元。同时还对风景区单项旅游活动的游憩效益价值作了评价。其结果可为鼎湖山森林游憩活动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森林景观的定量评价和经营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森林景观的定量评价方法,把它们归纳为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和审美态度测定法3种,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之后,介绍了国内外对以提高风景游憩价值为目标的森林景观的经营技术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森林游憩的经济价值有两种: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其中非利用价值又包括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世界广为流行的森林游憩经济价值评估方法有两种:旅行费用法(TCM)和随机评估法(CVM),其中TCM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利用价值,CVM则既可评价森林游憩的利用价值又可评价它的非利用价值。最后,介绍了美英两国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用宏观分析的方法研究森林的减轻水灾效益的计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森林减轻水灾效益的内涵机理的分析,明确地提出森林减轻水灾效益定义;通过对森林减轻水灾效益的性质分析,明确地指出它不可能采用微观分析法,只能采用宏观分析法。抓住1998 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特殊机遇,首次在较大的范围内,作出了森林的减轻水灾效益的科学的计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林火管理经济学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火管理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利用其他用途的经济资源对林火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整体效益的一门科学。本文定义了林火管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了林火管理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描述了林火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相信林火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提高我国的林火管理水平,提高制定林火管理目标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论森林资源及其经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廖士义  温亚力 《林业科学》1989,25(5):459-466
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出发,分析了森林资源作为林业生产力基本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与作用,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在经营利用上必需使经济与生态相结合,才能求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使林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其实现措施的第一步,就是对森林资源作出科学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经济评价,包括森林立木价值评价和森林生态社会效益评价两个方面。依据立木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用正算法(成本法)计算成熟林活立木的价值,这种评价方法适合我国国情林情,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明确区分森林的“功能”和“效益”这两个不同质的概念,用“等效益评价法”来补充和丰富现有的对森林生态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东江湖湿地效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湖湿地是高山水库型人工湿地,采用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与替代品市场法、陈述偏好法等评估方法,对东江湖湿地的补水功能、调节气候功能、降解污染功能、抵御侵蚀、生物多样性、均化洪水功能、社会文化、水运、湿地产品、水利发电、旅游等方面的效益价值进行了核算,得出2005年度东江湖湿地效益的总价值为108.7亿元。  相似文献   

14.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研究综述*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文中从研究的尺度、内容、方法 3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城市森林价值与效益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现状 ,对我国城市森林价值与效益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鉴于社会效益评价内容的特殊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采取以定性描述为主、以定量核算为辅的方式对塞罕坝林场的森林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塞罕坝林场自成立以来,年均向国家上缴利税约40万元,年均向地方财政纳税约80万元,总计纳税额超过5 000万元;带动周边旅游业发展,2010年粗略估算,仅军马场内的旅游收入达700多万元,社会收入达1 800万元,县农户共接待游客15万多人次,户均增收6000元;还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7.
森林社会经济效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森林效益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林业经济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定义和内涵尚无统一定论,而与此密切相关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常被认为是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的相加。文中在分析已有文献中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以森林外部性和森林对社会经济产生作用的直接性或间接性为依据,对森林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解释,并结合其与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的关系提出狭义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和广义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Forests possess many kinds of ecological functions,which, if expressed in monetary value, would be moreimpressive and definite to make the public as well asthe government recognize its comprehensive effectsand values, and to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forestresources protection. However, to date there is nostandard system about how to evaluate forest ecologicalbenefits. Therefore, it is exigent for us to find out howto identify its public benefits and to make scientificevaluation on variou…  相似文献   

19.
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手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科学分析确定了森林景观资源的评价因子体系及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了一个森林资源在森林旅游产业开发方面较完整的层次结构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分析认为,影响林景资源评价的项目层有3个。因子层有12个。林景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