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206-206,224,228
国务院23日召开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从现在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这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各地区、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决定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业质量标准》2013,(2):77-77
2月16日.卫生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发给中国绿色食品中心的《关于绿色食品标签标识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指出。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4.1.10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代号。标准代号是指预包装食品产品所执行的涉及产品质量、规格等内容的标准.可以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或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垦区加快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拥有266.67万hm^2耕地的垦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垦企业以产品质量安全擎起了北大荒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垦区又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使命.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保障现代化大农业与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健康与安全.而且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为我国政府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与组织基础。但从现实需要来看.很难完全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从法规制定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刻不容缓:我们的餐桌安全吗“三鹿“毒奶粉事件让国人“谈奶色变“,国际卫生组织也对中国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大会上说:“中国政府将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护中国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者的利益。“三鹿事件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侧面,然而,中国人的餐桌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隐患呢?我国的水果、蔬菜普遍含有残留农药,一些不法商贩用膨大素将苹果、梨催大、催红,利用防腐剂保鲜;零售果贩还会给苹果打上工业石蜡,使果体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着生命安全和国家安定,已经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增多,引起人们对食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关注。本文阐述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旨在为促进食品安全、加强质量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1,(10):36-36
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在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分论坛上发言,主题为“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他表示,食品安全事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将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归为三类。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形成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全球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些事件的影响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从个体、家庭向社会逐渐扩大。从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的一体化以及食品贸易全球化趋势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已超越了园界。食品贸易模式的转变促进了食品的全球性流通.从而导致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食品一旦被污染.可同时威胁其他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消费者的健康.而这些常会增加公众的担忧.进一步削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某些食品的诚信度.甚至国家及地区管理体系信心。因此.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任何国家食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因此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南非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作了简要介绍,对建立与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具有较一定的参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心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不仅出台了《食品安全法》,还成立了以李克强总理为主任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可见国家高层领导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但是,尽管如此,纵观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12.
<正>产品质量关乎国计民生,更代表了中国制造的形象。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会时常看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和以次充好的山寨品牌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市场上欺骗消费者。这不禁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让我们买到的东西"价廉"的同时也"物美"呢?关于质量监管,古人早就有了探索——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众所周知,产品质量安全中最马虎不得的就是食品安全,买错东西可以退,吃错东西会"要  相似文献   

13.
<正>在"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的背景下,国际食品安全论坛已连续召开四年。四年来,论坛以服务功能和解决问题的导向设计,从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管理出发,通过对全产业链风险交流的深入探讨,创造从本质上解决消费者与食品生产者和监管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舆论基础,并归纳总结出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五大挑战及应对措施,以及提出"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公众科普,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建议,凸显了论坛"高端、科学、前瞻"的三大特征。在此过程中,科技界已达成共识——必须以科学精神维护食品安全的国家形象,在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中承担重要责任,继续推进中国食品安全稳中向好的整体形势。2014年国际食品安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及民众的生命健康,防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各国食品安全规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以美国、欧盟、日本3个国家和地区为基础,分析了其各自的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及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法律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3个国家和地区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法律机制上的异同。最后从中国情况看,需要从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注重事先预防及风险评估机制、建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系统以及注重建设事后的责任追究机制等几个方面来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产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产品的供给经历了以追求数量为主、强调数量与质量并重到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3个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本文以笔者掌握的历年各级各类监测结果、各类调研和认证现场检查情况为基础.从强化水产养殖生产全程质量控制能力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就对食品检验机构的检测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早发现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消除。1.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重要性1.1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够帮助消费者买到健康、放心的安全食品,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反过来会促使生产加工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时光  刘丹  李晟阳 《新农业》2011,(5):37-43
“瘦肉精”事件以来,畜产品食品安全成为焦点。生猪养殖以散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导致监管难,是引发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近些年,国家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生猪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传统生产模式为什么会被“淘汰”,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食品安全不仅会影响一国的声誉和国际形象,且也会影响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成长。然而食品安全涉及范围很广,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经常发生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着重阐述了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了食品安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提出了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浅议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认为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定的根本要素,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大事,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及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和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笔者尝试提出了加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标准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简要介绍了中国食品标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并对中国食品标准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脱节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