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重金属对鱼类危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排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使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主要就重金属污染对鱼类免疫功能、呼吸强度、呼吸运动、生理生化作用、鱼类胚胎发育和仔鱼毒性的影响以及基因毒性等方面的危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及历史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污染物。结果显示,通过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超标率、检出率和限量标准进行分析,甄别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有Cr、As、Cd、Pb和Hg。结合各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毒性效应、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确定黄渤海鱼类优先监控重金属污染物。总体评价结果为CdHgAs*CrPb,其中,Cd的综合评价总分最高,需高度关注。按照鱼类品种进一步分析显示,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体内的Cd和矛尾复虎鱼(Symechogobius hasta)体内的As*属于优先监控对象。对黄渤海8个沿岸城市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表明,舌鳎和蓝点马鲛体内的Cd属于优先监控污染物,与筛选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染是渤海长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对渤海海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渤海海域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在该海域采集的渔业生物中随机选取了10种144条鱼类样本,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单一重金属和综合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每日摄入量和目标危害系数评估了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食用安全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渤海鱼类肌肉中重金属Cu、Zn、Pb、Cd、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02±0.680)、(9.697±5.279)、(0.035±0.059)、(0.029±0.035)、(0.093±0.091)和(0.959±0.813) mg/kg。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渤海鱼类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鱼类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和无机As (iAs)为渤海鱼类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细纹狮子鱼(Liparistanakae)受到重金属综合污染的程度最大。食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摄食渤海鱼类带来的重金属每日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所有鱼类样本单一...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物免役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近年来,各种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渗出液直接排入水体,水体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含量越来越高,造成极为严重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成为渔业环境污染的公害之一,形势十分严峻。养殖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可直接导致水生动物死亡,但多数情况下则是使生物机体体质减弱,免疫力下降,引发生物性病原感染而暴发流行疾病,甚至死亡,这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重金属对水生动物的免疫毒…  相似文献   

5.
锌对鱼类胚胎、幼苗致毒影响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会引起鱼类的急、慢性中毒,以致死亡。锌是重金属的一种,水中微量的锌对鱼类与水生生物有剧毒作用。铅锌矿与冶炼厂的废水中含有多量的锌,污染水体,沉积河床,后患难以消除。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研究锌对鱼类胚胎、胚后发育以及鱼苗的致毒影响十分必要。对于已受污染的水域如何治理也已成为突出的问题。但是,锌对四大家鱼的毒性影响,资料甚少,如何治理被锌污染的渔业水域,  相似文献   

6.
鱼类等水产品因消费水平的提升而进入千家万户,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水产品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长的生物半衰期和潜在毒性,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容小觑的风险.因此,研究人员也广泛关注水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及去除技术.文章阐述了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危害,对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也对开发快速检...  相似文献   

7.
镉对鱼类毒性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镉是一种主要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物,易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产生毒性作用。就镉对鱼类生理、生化及其代谢、行为、生物分子及其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便有目的地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一些研究成果对于渔业的养殖和保护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9-2000年,我国江河鱼类产卵场、索饵场部分水域污染比较严重,据对25个重要渔业水域124个测点的监测分析,主要污染物是非离子氨、总磷、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挥发性酚及重金属铜和锌,见图18-图26.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物体多环芳烃污染残留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及其他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和裂解过程,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潜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重点。海洋环境中的PAHs可以通过生物积累和食物链传递作用进入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中,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还会通过水产品影响人类健康。文章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PAHs残留分析方法、残留水平的影响因素、来源解析以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疗向。  相似文献   

10.
于2008-2009年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采集了10种鱼样,分别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鱼体肌肉内Cu、Zn、Pb、Cd的含量,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g、As的含量,用以评价保护区内鱼体肌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食品安全.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鱼类肌肉中残留范围分别为0.39~1.17 mg/kg、29.83~38.68mg/kg、0.03~0.64 mg/kg、0.015~0.042 mg/kg、0.015~0.074 mg/kg和0.031~0.077 mg/kg(湿重).除了大眼鳜(Siniperca kneri)肌肉内Pb含量超出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卫生标准外,其他鱼类肌肉中的重金属元素均低于限量标准.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标准,有6种鱼体肌肉内的Pb含量超标.研究结果显示,肉食性鱼类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杂食性鱼类,各种鱼类肌肉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0.5,属于微污染和轻污染程度,保护区范围内的鱼类没有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本研究结果反映了保护区内鱼类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管理与鱼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第三章 渔业水域环境状况 第一节 海水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环境状况 1999-2000年,我国海水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局部水域污染较严重,环境状况相对较差。据对14个重要渔业水域165个测点的监测分析,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重金属铜,见图2-图8。 所监测重要渔业水域中,无机氮平均含量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占64%,在南海北部蓝圆■、大眼鲷、沙丁鱼等近海多种经济鱼类产卵场及仔稚幼鱼索饵场(H)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02mg/L;超标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可为鱼类摄食量研究提供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放射性铯质量平衡模型,如Forseth模型和Rowan-Rasmussen模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Borgmann-Whittle模型,包括基于胃肠道化学动力学的质量平衡模型和基于污染物同化-排泄的质量平衡模型;重金属质量平衡模型主要有汞质量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03,332(7)
3、江河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环境状况2002年,我国江河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受污染状况较2001年略有加重,监测水域中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及重金属铜,其超标范围分别为77%、52%、47%、48%和54%,超标面积分别为80、47、23、38和48万公顷。与2001年相比,总磷、石油类、重金属铜的超标范围有所增加。总氮 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水域占监测水域的23%。最低值出现在嫩江冷水性鱼类产卵场(0.01mg/L);最高值出现在黄河干流陕西段鲤鱼、鲫鱼、黄河鲶等鱼类产卵场、…  相似文献   

14.
水体重金属污染是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生产生活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具有来源广泛、易在生物体内蓄积、不易分解的特点,不仅对水生生物各类群及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食物链间接危害人类健康,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对水生生物毒理学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研究的热点。鱼类作为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重金属及其生态毒理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鱼类重金属的来源、赋存和迁移转化规律,阐述了重金属对鱼类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和遗传水平的毒理学效应以及鱼类对重金属的耐受机制;并结合重金属对鱼类生态毒理学研究中不足,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植食性鱼类对海草的摄食会影响海草床中金属元素的传递,其对重金属的累积可能会造成人类摄食风险。以热带海草床中两种摄食海草的典型鱼类——点斑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和褐篮子鱼(S. fuscessens)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重金属在海草床环境和鱼类中的富集情况,并对两种鱼类进行了污染和膳食暴露风险评价,分析了重金属在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的传递特征。结果显示,两种典型鱼类肌肉中的铜(Cu)、镉(Cd)、锌(Zn)、铅(Pb)含量均较低,其中Cu和Pb及Zn和Cd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Zn和Cu的富集程度明显大于Cd和Pb,仅Zn存在潜在的明显富集现象。两种鱼类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均为Zn存在超标风险,Pb轻度污染,Cu、Cd处于正常背景水平;摄食这两种鱼类的健康风险极低。受生长速度和食源差异影响,褐篮子鱼中重金属的含量、污染和富集程度均略高于点斑篮子鱼。海草床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富集情况普遍高于鱼体,重金属主要在海草中出现了显著的富集现象,而随着营养级增加,鱼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黄伟  曹亮  窦硕增 《水产学报》2016,40(8):1272-1288
鱼类早期生活阶段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即使低浓度的污染物暴露也可能对其胚胎发育、仔鱼生长存活造成损害,导致种群数量和质量的降低。研究污染物对鱼类早期生活阶段的毒理效应和机制是揭示污染物对生物种群和水生生态系统潜在风险的有效途径。重金属对鱼类的影响在精、卵发生时即可显现。例如,抑制卵(精)母细胞成熟和精子活力降低,使受精率降低;影响受精卵吸水膨胀过程,改变胚胎发育速率、引起胚胎畸形、影响胚胎心率、改变孵化时间、降低孵化率;影响初孵仔鱼体长、造成仔鱼畸形、影响卵黄囊吸收和胚后仔鱼发育生长、摄食行为等。重金属对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主要取决于金属种类、暴露浓度和受试鱼种及其发育阶段。此外,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也会对重金属的毒性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重金属污染物对鱼类精卵、胚胎、仔鱼等早期发育过程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相关报道阐述了其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水体对渔业的危害很大,这种危害不仅表现在幼鱼及成鱼的急、慢性中毒,而且对鱼类的胚胎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在鱼类的生殖季节,如果水域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毒物,就会影响鱼卵、鱼苗的正常发育,导致鱼苗畸形或死亡,从而损害渔业资源。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制定渔业水质指标,需做重金属对鱼类胚胎的致毒试验。同时,水污染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也是评价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于1978年5-6月做了汞、镉、铅、铜、锌5种重金属对白鲢和草鱼胚胎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肖霞  齐志涛  迟爽  乔帼 《水产学报》2023,47(4):049401-049401
鳃为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是鱼类进行离子交换、酸碱调节和含氮废物排泄的重要结构基础,也是鱼类重要的外周黏膜免疫器官之一,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屏障作用。当前,硬骨鱼类鳃黏膜免疫反应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对硬骨鱼类鳃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之后综述了抗菌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Toll样受体、补体等先天性免疫相关分子以及T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适应性免疫相关分子在硬骨鱼类鳃黏膜中的表达规律、分子功能,最后探讨了化学因素(重金属、杀虫剂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以及营养物质和疫苗等对硬骨鱼类鳃黏膜结构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鳃在鱼类黏膜免疫反应中的角色和应答机制提供指导,为硬骨鱼类病原性疾病的免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环境温度在鱼类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鱼类生存的环境中,温度具有多方面的生态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等。目前,对温度在鱼类养殖业中的研究尚处于资料积累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温度对鱼类摄食、标准代谢、免疫功能、生长发育以及性别决定等方面的影响,为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了解博罗县主要养殖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摄入风险,该研究采集了该地区各镇主要养殖鱼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肌肉中Cr、Cu、Pb、Zn和Cd等5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食用安全性评价其污染程度及安全性。结果表明,目前博罗县养殖水产品5种重金属含量均在限值范围内,均未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水产品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ZnCuPbCrCd,但均未检测出有超标样品;Pi结果显示,博罗部分地区水产品Pb的Pi值已达到轻污染水平;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博罗县水产品5种重金属摄入量均未超过PTWI值。总体而言,博罗县养殖水产品重金属的食用安全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