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海拔落叶松育苗,在苗木生长前期进行雨后喷水,可提高苗木保存率,6月、7月分别提高保存率611%和616%。雨后喷水可提高苗木产量,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不喷水的可提高苗木产量41倍;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隔一日喷水效果好,可提高苗木产量13倍。雨后喷水,合格苗木产苗量10年平均每平方米为391株,雨后不喷水对照的苗木无合格苗木。  相似文献   

2.
日本落叶松苗根化苗木造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 ̄98.7%,比对照提高6.2% ̄9.0%,保存率提高6.3% ̄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 ̄35.3%和2.1% ̄33.5%。  相似文献   

3.
松树截根菌根化育苗和造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苗木根系分泌物能促进菌根真菌萌发和生长的原理,结合我国林业育苗的特点,提出了松树幼苗截根与人工接种菌根真菌结合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在促进根系发育和菌根形成,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生物量、苗木质量和产苗量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苗木的侧根数、侧根总长、苗木菌根化率、吸收根菌根化率、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分别提高20.0%~960.0%、56.2%~389.5%、0.0%~400.0%、56.2%~1792.0%、22.3%~179.3%、31.2%~253.8%、33.3%~918.2%和21.8%~740.0%,苗木成活率和Ⅰ级苗分别提高9.0%~22.1%和49.3%~150.0%,Ⅱ、Ⅲ级苗和等外苗分别降低40.6%~77.3%、61.6%~88.5%和82.5%~100.0%。利用截根菌根化苗木造林,提高成活保存率5.5%~46.0%,并促进幼树生长,树高、地径和材积指数分别增加13.0%~56.4%、25.5%~61.7%和87.8%~450.0%。效益分析证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苗期可定量计算的增收(节支)总额可达44662元/hm2。  相似文献   

4.
班克松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城市通远堡林场采用从美国东北部引进的班克松种子,进行苗木造林试验。试验林栽植3年后,平均保存率为89.1%,平均地径为3.5cm,平均树高为171.6cm,平均冠幅直径为98.2cm,分别是对照树种樟子松的1.2、1.5、2.0、1.5倍,并仍能保持原产地速生、抗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杉木分级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杉木不同苗木级别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级苗成活率为78·8%,保存率为97.72%,Ⅱ级苗成活率为86.5%,保存率为94.8%,Ⅲ级苗成活率为90.O%,保存率为90.11%;Ⅰ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52.6厘米,Ⅱ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26.9厘米,Ⅲ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89.4厘米;苗木在一年中出现二次高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其中7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9.55%;地径在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于3、5、9月份,其中5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0.08%。  相似文献   

6.
在6a生新红星苹果花芽膨大期和花后5~10d喷施高美施UA-102营养素(以下简称高美施)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可明显提高花序座果率、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可使树冠外围新梢相对粗壮。在400倍、600倍、800倍液3个处理中,以喷施400倍和600倍效果最好,与对照(喷水)相比花芽座果率提高了9.83%和9.98%;单果重提高8.88%和8.33%;单株产量提高15.15%和12.91%。  相似文献   

7.
提高酸枣接大枣嫁接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应连 《甘肃林业科技》1999,24(1):45-46,58
试验结果表明,选用质量浓度为100mg/L的ABT1号生根粉,可使酸枣接大枣成活率提高61.2%,当年新梢生长量比对照提高82.6%,在庆阳地区嫁接时间以4月上旬为宜,嫁接后的综合管理对提高成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ABT生根粉处理杉穗扦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T1号生长根粉500ppm溶液与同浓度溶液与黄泥拌浆,不同浓度浴液与黄泥拌浆及不同季节处理扦插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重复,两种处理杉木插穗扦插对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以500ppm溶液拌黄泥浆比该溶液不拌黄泥浆更好,平均成活率78.57%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6.53个百分点和9.25个百分点,平均苗高61cm,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20.1%和70.39%平均地径0.64cm,分  相似文献   

9.
《河南林业科技》1994,(1):48-48
松木免耕育苗效果显著浙江省庆元县营林公司吴土元等经5年杉木免耕育苗试验,表明免耕法苗木比常规育苗具有提高苗圃利用率(免耕73.0%,常规62.6%)、增强抗性、控制杂草生长(每公顷省工105个)、提高苗木质量(每公顷增加合格苗6.4万株,特级苗上升4...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移植(换床)苗经过摘芽处理后,成苗率和苗木一级品率分别比不摘芽的苗木提高16.3%和10.5%,在生产成本与苗木收入上,每亩可多收入519.71元。同时可促进苗木主干优势,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摘芽能增加育苗区通风条件,从而避免苗木生长期下部悟苗现象,摘芽既能节省包装物,减少窖藏占地面积,又便于造林运输,是一项可行的育苗技术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海拔1700m的中山阴坡林地中冷藏苗木在室内用控制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 ̄3%)贮藏苗木的方法,使樟子松苗木芽萌动期分别推迟到5月下旬和6月下旬,造林时间分别推迟到6月上旬和7月上旬,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有大幅度提高,为高海拔沙地营造樟子松提供一种可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外生菌根真菌──血红铆钉菇纯培养复合菌剂──8901号包衣油松种子进行飞播造林,结果表明,油松种子包衣接种8901号复合菌剂对石质山区油松飞播造林成效、苗高、地径等各项生长指标都有显著的提高。飞播试验处理区油松成苗率是裸种对照区的1.55倍,苗木生物量比对照提高84.6%~100%,菌根侵染率提高130.6%~176.9%。油松种子包衣接菌飞播造林每公顷成效成本比对照降低了66.7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相思苗木接种根瘤菌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2银昨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35.38%-160.26%,17.85%_238.79%和2.4%-102.61%。接菌的不同相思树种/种源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各自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2.64%-109.82%,1.82%-281.48%和64.7%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定县白杨、毛白杨、小黑杨、香椿、花椒、黑枣等“三北”防护林地区常用造林树种苗木施肥生理及生长变化。合理施肥处理,明显提高叶绿素a含量,速生期净同化率是对照处理的2.66倍。试验确定了不同苗木的适宜肥料用量和配比。施肥适宜比对照处理,合格苗产量增加95%~237%。  相似文献   

15.
农林复合体系林网树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会市沿海泥质岸段类型地区进行不同树种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后13个月树种的生长表观结果:(1)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白千层,赤桉4个树种生长表现最好;(2)雷林1号桉,刚果12号桉,白行层,赤桉的保存率同对照窿缘桉基本相同;(3)刚果12号桉,赤桉,白千层树高生长比对照窿缘桉分别高出33.6%、32.9%、24.8%。(4)刚果12号桉,白行层,赤桉,雷林1号桉的地径生长分别比窿缘桉增大73.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系楸树幼林阶段的首次间伐。在50%的间伐强度下,间代后第2年树高较对照增加48.6%胸径增加66.7%,单株立木材积增加101%。间伐的径阶分布区间为7—12cm,对照的径阶分布区间为6—11cm。间伐区光照强度较对照区增加1.61倍,林中光照透过率增加1.63倍。间伐与修枝不宜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7.
尾叶桉菌根化苗木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叶桉幼苗接种菌粮菌后,成为带菌根的菌根化苗木。使用菌根化苗木造林结果表明,其增效明显。经测定,造林11.5个月的幼树平均高达4.48~4.81m,比对照区增加6.4%~14.3%,胸径达3.96~4.20cm,比对照区增加6.16%~13.67%,幼林蓄积达17.95m3/hm2,比对照区增加39.9%。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在对4种不同本比的“柱型”腐殖酸复混肥常规施肥的产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磷、钾含量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柱型”肥料比常规施肥的产量增加15.38-23.42%,叶绿素含量提高了6.6-14.6%;在果实膨大期“柱型”肥料处理的叶片中磷、钾含量分别比常规对照提高了271-278%和6.1%-10.52%。1997年,用改进氮、磷、钾含量后的新配方肥料在相同的雪花梨上进行了试验,对产量的检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种源生长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华南地区,桉属树种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细叶桉和赤桉的优良种源在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其近期保存率和立木蓄积量都比当地原主栽树种窿缘桉高1倍以上;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尾叶桉产量最高,该树种最优种源2年生立木蓄积量比最差种源大139.2%,细叶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21.11倍,赤桉5年生立木蓄积量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大66%。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种源试验苗期选择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柏为我国重要珍贵用材树种。通过苗期种源试验观测研究,初步筛选出福建龙岩、仙游、泉州、尤溪、贵州黎平、湖南道县6个在我省表现比较好的种源。并且发现福建柏苗木高生长在5~6月、9~10月间呈现两次生长高峰,径生长在9~10月间呈现1次生长高峰,苗木的高生长与纬度呈负相关性,与经度的相关性不大。芽苗切根移栽的苗木地径为圃地育苗的1.37倍,高为其90.6%,有利于培育壮苗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