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提高我国森林培育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要着力加强“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三项工作的要求,界定了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概念,构建了森林培育质量管理五大体系.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针对森林培育的六个关键环节,完善规章制度,制定技术标准,公平质量评价,加强质量监管和强化质量保证.针对影响森林培育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森林培育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造林是林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造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森林基地,培育森林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造林质量意义重大。基于此,在分析提升造林质量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造林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造林是林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造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森林基地,培育森林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造林质量意义重大。基于此,在分析提升造林质量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造林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造林是迅速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方式,是满足改善水、气、土并创造优美生态环境、营造宜居家园社会的社会需求的主要手段。造林质量直接影响造林成效,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人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提高人工造林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的要加强"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三个重要工作的基本要求,给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概念加了一个定义,给森林培育的质量管理构建了五个大的体系。根据要求质量全面管理的思想,针对对森林培育六个关键的环节,完善和加强规章制度,制定优秀的技术标准,公平而且高质量评价,加强森林的质量监管和强化森林的质量保证。针对影响森林培育质量的一些因素,下面提出了怎样提高我国森林培育质量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后记     
由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和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主办、西南林学院承办的“全国森林培育质量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4~16日在昆明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科研、教学、管理和新闻出版、生产单位的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遵照“质为先”的方针,以我国森林培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西北地区土壤水分生产力及林草适宜覆盖率、抗旱育苗及苗木快繁技术、抗旱造林技术和造林树种优化配置模式等有关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与该地区森林培育密切相关的土壤干燥化、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培育质量三大热点问题,并对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质量的途径进行探讨.认为要在加强森林培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相关学科新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并且有必要在政策和法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的要加强"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三个重要工作的基本要求,给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概念加了一个定义,给森林培育的质量管理构建了五个大的体系。根据要求质量全面管理的思想,针对对森林培育六个关键的环节,完善和加强规章制度,制定优秀的技术标准,公平而且高质量评价,加强森林的质量监管和强化森林的质量保证。针对影响森林培育质量的一些因素,下面提出了怎样提高我国森林培育质量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营林质量是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基础。在目前全球低碳化生活,保护地球的大环境下,提高营林的质量,改善我国森林覆盖率是我国林业的首要任务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要高度重视营林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整地造林的方法,提高造林技术,不断地发展森林的后备资  相似文献   

10.
造林质量与造林树种、整地、苗木、栽植质量、成活率或保存率、造林密度、造林面积等有关,造林质量决定着绿化工程的成败,是确保森林覆盖率快速提高、建造秀美山川的一个关键。文章结合实际种植经验,探讨了植树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林业发展的“阶段”理论,从体系建设、标准设立和监督管理三方面,提出要提高营造林质量,必须保证“质为先”的落实,要抓住一个关键———资金,建立三个体系———人员、标准和管理,按照质量监督的规范和要求,做好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营造林工程的监督和稽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2种优良乡土冬青的繁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和毛枝冬青I.buergeri为例,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并提出了2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月,经处理后,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发芽率为12.0%.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处理后贮藏至10月播种,发芽率为9.8%.基于2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造林以混交林为宜,采用1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年,平均树高2.5 m,胸径1.2 cm,而采用1年生毛枝冬青幼苗造林后第6年,平均树高4.1 m,树干基部直径12.0 cm.除山地造林外,这2种冬青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图2参10  相似文献   

13.
水曲柳的更新造林和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用植苗、直播、天然更新、营造混交林、天然(野生苗)移植、伐桩萌芽等进行水曲柳更新造林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多年观测的林木生长数据。指出:水曲柳更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干形良好。实生起源者后期生长潜力很大。适合培育优质用材林。适合培育优质用材林。可用多种更新造林方式方法造营优质用材林和扩大其林分面积。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铁路防护林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广西铁路防护林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广西铁路沿线防护林存在林种结构单一、种植不规范、断带现象严重、造林水平低、防护林总量少等问题。提出应逐步改造现有林木、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丰富植物群落结构、采用快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的造林方式、提高造林水平、加强监督管理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自然 林业的发展和城市近自然森林 建设对乡土树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具有优良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乡土树种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 和毛枝冬青I .buergeri 为例, 在对其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育苗及栽培试验, 并提出了2 种冬青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观赏价值以及采种、育苗和造林等技术措施。2 种冬青当年采集的果实贮藏至翌年3 月, 经处理后, 小果冬青可直接播种, 发芽率为12.0 %。而毛枝冬青种子具有较长休眠期, 处理后贮藏至10 月播种, 发芽率为9.8 %。基于2 种冬青在自然分布群落中的地位, 造林以混交林为宜, 采用1 年生小果冬青幼苗造林后第3 年, 平均树高2.5 m, 胸径1.2 cm , 而采用1 年生毛枝冬青幼苗造林后第6 年, 平均树高4.1 m , 树干基部直径12.0 cm 。除山地造林外, 这2 种冬青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图2 参10  相似文献   

16.
宁夏泾源县2009年造林主要是以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造林、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造林、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封山育林工程及苗木产业的建设为主。对造林质量评价和分析、主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乐都县植被类型构成特点的分析,运用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提出应采取充分利用地带性植物物种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封山育林、仿拟自然演替规律、集雨造林与径流林业等技术恢复林草植被。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遂昌县最近3a杉木幼林质量好,一整套造林营林措施付诸实施,促使杉木幼林生长,使林地生产潜力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9.
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封山育林后林分树种组成及林地土壤的变化,在4种不同封禁年限的林分内,分别设置样地和小样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能保证幼树较高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林分的生长量;随着封山育林时间的延长.在乔木层和幼树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林分的组成和结构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封山育林能明显改善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N和速效K的含量,增加腐殖质层厚度.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