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阳性杆菌或球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厌氧或兼性厌氧,不能还原硝酸盐的一类细菌的总称。乳酸菌是人类和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有益菌,从形态上主要分为球状和杆状。按照生化分类法,乳酸菌可分为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双歧杆菌属和片球菌属[1]。黄君红等[2]研究表明,乳酸菌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和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多种保健作用,因此常被认为是健康食品合理地添加到酸奶中。酸奶是乳  相似文献   

2.
肠球菌属(Enterococci)是乳酸菌中对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容易培养、分布广泛的一类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加工、蔬菜及肉制品的发酵工艺中.肠球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除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外,还能产生多种具有抑菌或杀菌活性的细菌素,在抑制多种动物源病原微生物和食物病原菌、腐败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在饲料青贮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是促使青饲料发酵的主要微生物,是指一类以糖为原料的消耗葡萄糖50%以上、厌氧型、产生乳酸、革兰氏阳性,不形成芽孢的细菌。乳酸菌依其发酵糖生产乳酸的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型发酵乳酸菌(Homo-fermenta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另一类是异型发酵乳酸菌(Hetero-fermentative lacticacid bacteria)。同型发酵乳酸菌在生产乳酸和青贮饲料方面更有效,耗能更少,且容易保存营养物质,属比较经济的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杆菌或球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过氧化氢酶阴性、对葡萄糖发酵能产生50%以上乳酸的细菌的总称。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动植物体表、乳制品、发酵植物食品中都有分布。乳酸菌能分泌乳糖酶,代谢产物乳酸能促进机体消化食物,提供某些维生素;乳酸菌的合成产物中的短链脂肪酸(如乳酸、醋酸等)可以抑制其他有害菌或由此降低环境中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形成不利于有害菌的生存环境;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抑制作用。乳酸菌生产的多种多糖,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有些乳酸菌…  相似文献   

5.
从青贮饲料中分离鉴定了39株乳酸菌,并研究了这些乳酸菌的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菌株都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兼性厌氧菌,根据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可分为7组(A-G),A组、B组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C组、D组和E组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F组和G组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相似文献   

6.
<正>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杆菌或球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过氧化氢酶试验呈阴性、对葡萄糖发酵能产生50%以上乳酸,而且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细菌的总称。乳酸菌细胞形态多样,微需氧或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0~40℃,耐酸,最适pH通常为5.5~6.0。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  相似文献   

7.
饲用乳酸菌制剂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波 《饲料研究》2012,(5):5-7,20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和革兰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这是一群数目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 在众多的微生态制剂中,乳酸菌制剂是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效果较好的一类,主要作为微生态制剂应用的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屎肠球菌和嗜酸乳酸菌.有大量报道证明这类饲用微生态制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并且已在饲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功能特点主要有:1)是多种动物消化道主要的共生菌,能形成正常菌群;2)在微需氧或厌氧条件下产生乳酸;3)有较强的耐酸性;4)产生一种特殊抗生素乳酸菌素,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指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或球菌,不行成芽孢、不运动、厌氧或兼性厌氧,不能还原硝酸盐的一类细菌的总称。这是一群相当庞杂的细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除极少数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目前已被国内外生物学家所证实,肠内乳酸菌与健康长寿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发酵或培养乳制品如酸酪乳、酸乳脂、酸乳酒,公认为保健食品,日常食用有益于人体健康。被广泛应用于轻工业、食品、医药和饲料工业等许多行业上。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是一类比较大的益生菌总类,包括乳球菌属、乳杆菌属、片球菌属等,乳酸片球菌是片球菌属的一种乳酸菌,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生成有机酸、细菌素、环二肽和短链脂肪酸等.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国已经全面禁止抗生素在动物饲料中应用,但是畜牧生产上,难免有疾病的发生,不使用抗生素会导致饲养动物抵抗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以及饲养动物发生死亡等情况的发生.寻求一种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替代品是当前畜牧生产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乳酸片球菌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生成有机酸、细菌素以及环二肽等物质,这些物质均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动物的血清生化以及提高饲养动物的肉品质等.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是一类能被动物采食后,通过改善动物胃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幼畜死亡率,防止消化道疾病的饲料添加剂。由于它是由正常菌群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品,因此又称活菌制剂或益生素。2分类根据制剂的用途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微生态生长促进剂和微生态药物制剂;根据菌株组成可分为单一菌剂和复合菌剂;根据微生物的菌种类型可分为乳酸菌类制剂、芽孢杆菌类制剂、酵母类制剂、光和细菌(PSB)制剂等。2.1乳酸菌类制剂乳酸菌属肠道常在菌,能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双乳酸菌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是革兰染色呈阳性的杆菌或球菌,不形成内生孢子,不运动,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阴性、对葡萄糖发酵能产生50%以上乳酸,而且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细菌的总称。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更加丰富的乳酸菌资源,系统研究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和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技术对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来自巴拉圭地区的8 份传统乳制品中共分离得到79 株乳酸菌,分属于4 个属、7 个种,其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巴拉圭地区传统发酵乳中的优势菌种,占总分离菌株的68.35%。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青贮质量的腐败菌种类并筛选适合其青贮的优质乳酸菌,研究了青贮前后水稻秸秆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并分离鉴定2株乳酸菌。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将青贮前后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并分离纯化,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技术分析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多样性,结合ARDRA和RAPD-PCR技术对青贮中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青贮前后好氧或兼性厌氧细菌菌落总数由7.6×107 cfu·g-1下降到2.43×106 cfu·g-1,真菌菌落数变化较为明显,从4.43×105 cfu·g-1下降到86 cfu·g-1,乳酸菌菌落数从4.16×105 cfu·g-1上升到6.61×106 cfu·g-1。ARDRA聚类分析及16SrDNA测序显示青贮前存在腐败细菌芽孢杆菌(Bacillus)和致病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青贮后腐败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腐败真菌主要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筛选出的2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casei)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需进一步验证是否可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水稻秸秆青贮后依然有腐败菌的存在,需进一步提高其青贮发酵工艺,防治有氧恶化。  相似文献   

14.
以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发酵酸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纯化培养技术、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期解析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积累食品微生物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3个属9个种,3个属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9个种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叶蝉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hordniae,3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1株)、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3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1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dextranicum,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株)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株)。综上表明,该研究采集的酸乳样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是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优良发酵剂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潜在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获得可高效降解霉菌毒素和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为后期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应用奠定基础。试验通过对分离自青海牦牛和藏羊瘤胃中的169株乳酸菌进行霉菌毒素降解能力比较,以及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益生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评定,最终获得4株可以同时降解饲料原料中4种真菌毒素的菌株(菌株C2、E28、C16和A16)。在本研究中,初筛获得的15株乳酸菌对黄曲霉毒B1(AFB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和硫代葡萄糖苷(GLUS)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70.95%、60.11%、64.00%和59.18%;复筛获得的4株乳酸菌对AFB1、DON、ZEA和GLUS的降解率分别为33.53%、60.18%、51.45%和43.41%。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菌株C2和E28为乳酸片球菌,菌株A16为戊糖片球菌,菌株C16为乳肠球菌;这4株乳酸菌起酵时间短,产酸能力强(pH<4.5),能在pH 3.5和胆盐浓度为0.1%的环境中正常生长,且有良好的自凝集力和疏水性。通过安全性试验得知,4株乳酸菌均不溶血,其中乳肠球菌C16和戊糖片球菌A16对红霉素和青霉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优质的发酵乳制品生产菌种,同时分析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布状况,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乳制品制作和食用较多的牧区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29份,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种进行鉴定及同源分析。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产酸性能测定、传代稳定性检测、菌株生长活力检测。结果共得到148株乳酸菌,其中各属型的数量为乳杆菌属53株、肠球菌属48株、明串球菌属37株、乳酸乳球菌属8株、片球菌属2株。这些乳酸菌属型中,乳杆菌是优势菌群(35.8%),其次依次是明串球菌(35%),肠球菌(32.4%),乳酸乳球菌(5.4%),片球菌属(1.4%)。在所有的菌种中,植物乳杆菌是优势菌,占全菌的26.4%。以产酸能力、传代稳定性、生长活力为指标,从分离到的菌株中获得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9株。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群落的多样性分布,获得9株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为发酵剂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乳酸菌互作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2种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及凝结芽孢杆菌形成的6种乳酸菌组合按1.5 mL·kg-1的添加量制作苜蓿青贮,以等量蒸馏水替代添加剂作为对照,45 d后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各苜蓿青贮的优势乳酸菌群均为厚壁...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伯吉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分类第十四部分,将革兰氏阳性球菌分为微球菌、链球菌及消化球菌三科,其中链球菌属又根据抗原结构特性,分为群特异性抗原,型特异性抗原,核蛋白抗原三类,兽疫链球菌是其中之一,而我国又分离得到了一株兽疫链球菌的绵羊变种,命名为(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 Var.ovis)。现在我国制造羊链球疫苗所用菌株为该株培育的弱毒株F60株,用于制造羊链球菌病弱毒活疫苗或用该株培育的强毒株制造羊链球菌病灭活疫苗。该菌形态特征为革兰氏阳性,溶血,呈双球或短链(4-6个菌相连),很少单个存在,液体培养物中呈长链状,陈旧培养物中形成大小不一、不规则圆形、无运动性不形成芽胞和荚膜,兼性厌氧。在葡萄糖、胱氨酸鲜血琼脂斜面上培养10-20h呈灰色、半透明、湿润、粘稠菌苔,在血液琼脂上10-12h培养,为无色透明,露滴状菌落,有β型溶血环。在马丁肉汤中24h培养,呈中等浑浊,无菌膜,少量絮状沉淀,放置一周后上部澄清,在厌气肉汤和普通肉汤中生长不良,缓冲内汤中24h培养呈一致浑浊,不形成菌膜。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2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属于球菌科、链球菌属,1966年由Elliott首次报告,1987年由Kilpper—Balz等再次进行了化学分类及DNA同源研究,认为应属于一个新种猪链球菌,并于同年得到官方承认的链球菌种别嘲。依据细菌荚膜多糖(CPS)将猪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分别为1/2型和1~34型,其中2型猪链球菌致病性强、流行广,并可引起人类感染、甚至死亡,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属于球菌科、链球菌属,1966年由Elliott首次报告,1987年由Kilpper—Balz等再次进行了化学分类及DNA同源研究,认为应属于一个新种猪链球菌,并于同年得到官方承认的链球菌种别嘲。依据细菌荚膜多糖(CPS)将猪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分别为1/2型和1~34型,其中2型猪链球菌致病性强、流行广,并可引起人类感染、甚至死亡,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