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美子  王德武 《畜禽业》2006,35(11):16-1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养猪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影响日趋严重,热应激不仅导致猪生产力的下降,也导致了肉品质的下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热应激的概念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Selye早在1936年即提出了应激学说。他认为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是动物对机体内外刺激或挑战的反应。热应激是指环境温度高于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应激反应。因此,简单地说,所谓热应激,就是动物对于其生理不利的热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它通过增加散热的物…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04,(6):73-73
“应激”是动物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状态,它是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产生异常刺激时做出的各种生理应答反应的总和。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往往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水产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都会产生应激反应。与畜禽类不同的是水产动物所受到的异常刺激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主要是刺激因素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3.
鱼、虾、蟹及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增强水产养殖对象的抗应激反应能力是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益十分重要的技术要求,也是无公害养殖规范的重要内容,在生产中必须引起重视。1应激的概念及危害应激是动物受到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反应或称非特异反应的总合。它是动物自身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应激反应程度的强弱与动物品种或个体有很大差异。应激反应是靠一般特异反应不能适应时出现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可以扩大机体的适应范围,是…  相似文献   

4.
韩杰 《海鲜世界》2007,(2):32-33
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动物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过大、水质污染、气候突变、药物刺激、长途运输、饲料营养不当等.轻度应激会对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严重的可导致其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应激反应会降低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水产养殖生产中很多难以治愈的顽固性疾病往往都是长期应激反应造成的。一、引起应激的因素1.养殖环境因素养殖水温剧烈变化,溶解氧过低,p H值突变,盐度超标,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  相似文献   

6.
一、应激反应 在水产养殖中,应激是养殖动物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水产动物的应激主要是指养殖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和保护性反应.应激小的情况下会导致鱼躁动不安、无休止地游泳,虾的大触须、尾扇变红、身体发红(俗称应激性红体)、游塘,蟹白天上岸、上草不下水、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养殖动物摄食量减少或者不吃食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郑秋锋 《畜禽业》2004,(1):53-53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非常刺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能引起动物应激反应的各种环境因素统称为应激源。动物机体受到环境因素刺激后,可引起动物对待特定刺激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会导致机体内平衡破坏,产生疾病或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应激源可将虾蟹类水产动物的应激分为氨氮应激、亚硝酸盐应激、温度应激、盐度应激、pH应激及重金属应激等类型。不同动物对不同类型应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有较大差异。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危害较大的氨氮、亚硝酸盐、温度及盐度4种应激类型进行总结,综合以上4种应激对对虾免疫能力影响的相关报道,为解析对虾应激生理现象产生机制,探寻有效降低对虾应激、提高其抵抗应激能力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色氨酸对应激诱导鱼类皮质醇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江  周小秋 《水产科学》2007,26(7):420-422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而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随着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养殖条件日益恶化,水产养殖动物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其疾病抵抗能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因此,研究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及其作用机制,寻找消除或缓解应激影响的途径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色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鱼类生命活动的影响,包括代谢与生长、抗氧化能力、热休克蛋白以及免疫相关研究成果。鱼受到热应激时,机体会产生对自身有害的活性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鱼类通过酶联通路和非酶联通路来消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大多水鱼类在适宜温度内,生长率与水温成正相关,超过适宜温度,鱼类代谢紊乱,生长缓慢甚至停止,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导致鱼类死亡。研究鱼类的耐高温性,对创造更高的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和选育耐高温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鱼类应激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是指当动物受到有害作用的应激因子刺激时,而表现出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的紧张状态。当动物受到的应激因子刺激强度超过动物的耐受限度时,会对机体产生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即所谓的应激性疾病。尽管目前对应激源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一般习惯分为:①人为因素:密养、捕捞、转移、运输、不良饲料等;②环境因素:不良水质、水温的突变、气候的突变、低气压等;③生理因素:细菌、病菌和寄生虫等。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综合病症,给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鱼在捕…  相似文献   

12.
热应激时在高温下畜禽末梢感受器在应激原的刺激下,传递到中枢系统,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防卫反应,并对母猪带来一定损害,严重甚至可以导致死亡,对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阐述了母猪热应激的发病机理,带来的危害,临床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热应激是指在高环境温度中,动物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持续的时间较长或反应比较强烈,会对动物的机体产生伤害。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32℃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公猪就会发生热应激,可使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存活时间缩短,采精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的气候变化大,暴雨、阵雨、持续的阴雨天多,早晚温差都能达到十几摄氏度以上,对各种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强烈的应激,且养殖动物的应激强度明显比往年大,造成最近很多苗场和大棚培育虾苗在几天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如果不及时处理,水产养殖动物就处于一种强应激状态。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家禽热应激饲养管理缓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激一词最初由加拿大病理学家selve(1936)提出,其含义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异常剌激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全性、非特异性的紧张状态。所谓热应激,是指动物对其生理不利的热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鸡是恒温动物,羽毛保温性能良好,且无汗腺,对热的耐受性较差,最佳饲养温度是:肉鸡最大生民速度的环境温度为10-22℃,最大饲料效率的环境温度为24-47℃,蛋鸡最佳产蛋率的环境温度为15-27℃。当环境温度超过这一温度时,鸡将发生热应激,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降低、对疾病抵抗力减弱,从而影响生产性能,严重时出现死亡。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养鸡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全球性气温的普遍升高,热应激也越来越严重,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阐明热应激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探索缓解热应激的有效措施,对家禽养殖业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综合征是动物在热应激源的刺激之下而出现的适应性综合征,会引发破蛋增多、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等问题,无论是种蛋的孵化率,还是种蛋的受精率都会大幅度降低。就鸡夏季热应激综合征的防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抗应激制剂在水产动物活体运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动物在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颠簸、拥挤、缺氧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产生适应性或防御性的应激反应,使得体内积累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水产动物的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必须从运输前、运输中以及运输后三个环节全面预防和保护,将运输应激降至最低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文章重点介绍了维生素、生物活性多糖、氨基酸、电解质和矿物元素及天然产物五类可以缓解水产动物应激的制剂或添加剂,展望了抗运输应激产品的研发方向。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分析认为:单一性的抗应激制剂无法完全消除或缓解多种运输应激,研究几种抗应激制剂共同作用后的综合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认为应综合利用维生素、活性多糖及矿物质元素开发一个合理的配方,这可能会取得较好地缓解水产动物运输应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应激因子、应激因子的来源以及动物的应激反应;建议采用生态的健康养殖模式,适量投喂营养均衡高效的配合饲料,从而降低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减少应激因子和水产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正>动物的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是指动物经过免疫后产生的全身非正常反应和局部红肿反应。禽类免疫造成禽类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常导致禽类过敏性休克、食欲减退、发热,严重者可致死亡。为预防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我们重点规范了疫苗的保存、运输,严格免疫程序与操作规程。加强接种前的准备,并对注射部位予  相似文献   

20.
张家恭 《畜禽业》2007,(11):24-24
<正>南方由于夏秋季气温较高,给养猪这种不耐热的动物带来很多的应激与造成的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养猪成本增加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专业户的重视。1热应激产生的原因猪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猪是怕热的动物。猪的最适宜温度是:初生仔猪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