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粉扇’月季是1999年南阳月季基地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的‘绯扇’月季芽变品种。通过不同的方法观察、试验,了解、掌握‘粉扇’月季的稳定性、外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繁殖方法等,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实行规模化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2.
常用藤本月季品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具有花期长、色彩丰富、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藤本月季除了具有一般月季的特点外,还可以做花墙、花环、花球、花柱等优美造型,因此,被广泛运用在园林绿化中。2003年,项目研究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跟踪调查‘吉星高照’、‘读书台’、‘花仙’、‘银河’、‘华夏’、‘白河’、‘溪水’、‘嫦娥奔月’、‘夏令营’、‘红卧龙’、等藤本月季性状特征、抗逆性等,掌握各品种的生态习性;并从花色、花期、花量、抗逆性等方面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为园林绿化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维护月季以颜值高、花量大、自洁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本研究借鉴国际评价标准——全美月季优选奖AARS及北京月季协会评分方法和标准,采用百分制评价赋值方法,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引种的24个丰花月季品种进行为期2 a观测、记录,依据多年的科研、生产实践,实地走访当地月季种植企业,对绿化养护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并聘请国内知名月季专家,对各性状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评审和修订,最终形成16个评价指标、赋值标准,筛选出5个低维护丰花月季品种‘红色重瓣绝代佳人’‘阳光玫迪兰’‘樱桃伯尼卡’‘摩纳哥公爵’‘遥远的鼓声’,通过该方法评价筛选出来的月季品种不仅可以指导南阳市园林应用,降低管护成本,还可为杂交育种选育更加优良的亲本。  相似文献   

4.
杭州地区15种丰花月季品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状、生态学适应性和抗性等方面对杭州地区引进的15种丰花月季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期、花量、开花能力为影响综合价值的主要因素;根据综合评价分值将15种丰花月季品种分为4级,Ⅰ级(综合评价分值4.00)4种,Ⅱ级(3.50~4.00)6种,Ⅲ级(3.00~3.50)3种,Ⅳ级(≤3.00)2种。推荐‘仙境’、‘神奇’、‘金玛莉’、‘柔情似水’、‘桔红潮’、‘霍尔恩’、‘欢笑’、‘粉红潮’、‘金盏花’、‘火王’等10个品种为杭州地区较适合栽培应用的丰花月季种类。  相似文献   

5.
以引进的20个铁线莲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山东烟台的环境适应性、观赏性和物候表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花色、花量和花径是其观赏性评价的最重要指标;生长势是影响其适应性的主要因子。根据评价结果,将引种的铁线莲划分为5个等级:Ⅰ级包括‘皇后’等3个品种,观赏性状优异,生长强健,非常适合在烟台地区进行栽培和园林应用;Ⅱ级包括‘伍斯特美女’等4个品种,观赏性状优秀,生长良好,适合在烟台地区生产应用;Ⅲ级为‘自行车岛’等6个品种,观赏性和适应性等均有不错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Ⅳ级为‘天空’等5个品种,适应性与观赏价值综合评价较低;Ⅴ级为‘纪三井寺’和‘红星’2个品种,综合评价最低。  相似文献   

6.
对绣球观赏性状及耐寒适应性进行多指标调查,分析了其应用效果,旨在为绣球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植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参考。通过针对北京动物园大花绣球‘无尽夏’(Hydrangea macrophylla’Endless Summer’)、乔木绣球‘安娜贝拉’(Hydrangea areborescense’Annabelle’)和圆锥绣球‘香草草莓’(Hydrangea paniculata’Vanilla Strawberry’)3个绣球品种进行了露地耐寒性试验,从植物次年萌芽率、成活率等耐寒适应性指标,盛花期开花数量、花期等观赏性指标进行了记录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个绣球品种都能在北京地区安全越冬,但观赏性及耐寒适应性仍存在一定差异,绣球的防寒措施对绣球的适应性具有影响,对提高越冬性是必要的。大花绣球‘无尽夏’总评分最高,具有较强观赏性及适应性,‘安娜贝拉’其次,‘香草草莓’观赏性及适应性相对较差。未来还需加强对园区内绣球的定期监测,筛选优势物种,总结出结构稳定的群落配置模式与维护管理手段,丰富公园绿化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7.
月季切花水分胁迫耐性差异与脯氨酸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瓶插寿命、弯颈率、复水率、鲜重损失率、花朵开放直径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水分胁迫耐性品种‘夏克拉’和敏感品种‘友谊’月季切花。并以耐性和敏感品种为材料,研究月季切花采后水分胁迫耐性与脯氨酸积累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显著增加,且水分胁迫耐性强的品种在轻度水分胁迫时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小于敏感的品种,但深度胁迫时其累积量则明显大于水分胁迫耐性弱的敏感品种。因此,脯氨酸的积累可作为月季切花水分胁迫耐性差异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大花月季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大花月季白粉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河南省南阳市常见的7个大花月季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这7个大花月季品种白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抗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摩纳哥公主’属白粉病高抗品种,‘亚历克红’和‘希望’均属白粉病中抗品种,‘金凤凰’与‘香欢喜’均属白粉病感病品种,‘梅郎口红’与‘查克红’属白粉病严重感病品种;月季白粉病受温湿度的影响极为明显,5月为白粉病发病初期,6—8月气温较高,白粉病发病率较低,9—10月气温降低、温差增大,是月季生长的最佳时期,但此时也最容易发生白粉病,11月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广东适生樱花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对樱花作系统调查、引种、筛选和试种的基础上,推介适合广东地区种植的‘中国红’、‘广州’樱、和‘富贵’樱等5种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重点介绍其品种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栽培及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顶红 Hippeastrum striatum 是石蒜科球根花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对引种的‘阿米哥’等 8 个朱顶红品种进行了一年的生长及适应性观测,筛选出‘阿米哥’‘合唱团’‘花孔雀’3 种较适宜深圳气候的品种,进一步研究其开花习性和主要观赏性状。结果表明,3 个品种都是大花品种,可观赏时间都比较长,分别达到 27、24 和 25 d。但在叶片和花葶性状、花期、花部性状及可观赏时间等有一定差异,应用时应予以统筹考虑。推荐‘阿米哥’和‘合唱团’以盆花和城市园林等形式应用,推荐‘花孔雀’以切花形式应用。  相似文献   

11.
睡莲 Nymphaea spp. 是园林水景营造中十分优秀的植物 料。介绍了水景园、睡莲专类园、盆栽 3 种睡莲的园林应用形式及各形式的应用要点,结合三潭印月的睡莲应用实例探讨其园林配置手法强调了在水面布局上需要留白以便形成倒影;阐述了不同类型睡莲的搭配,推荐了基底与重点种植、单纯片区种植 2 种种植形式,以及睡莲片区之间以不同花期、色系、开花时间的品种进行搭配的方式;还阐述了睡莲与其他植物的搭配,列举了常用搭配植物及其配置手法。最后对睡莲在园林中进一步推广提出 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张铭远  王晖  陶昕 《广东园林》2019,41(3):51-56
仙湖植物园立足于生态园林建设中保护性开发和景观结合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打造出较高品质、独具特色的蕨类植物专类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入口水景区、科普展馆与温室区和溪谷栈道区进行分析,分别解析其生态改造措施的特点:与园林造景的融合,建筑与植物生境的协调以及原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展示。从地基加固、边坡治理及缺陷景观优化等方面总结技术难题和处理措施,为植物专类园的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作为主要造景植物广泛应用于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东莞可园的可轩以桂花为主要元素营建,既展示独特的传统桂花文化,又显示园主人洁身自好的人格自信和高贵品格,以及对美好意愿和高品质生活期盼与追求。桂花的现代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从古典园林中吸收精华,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丰富园林应用品种群及应用方式,发挥营造优美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康养等多重价值;还可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为契机,通过园林造景,营建具有科普价值和中国传统桂花文化内涵的专类或专题公园。  相似文献   

15.
《园冶》和《作庭记》分别是中国和日本最早的造园专著,尽管成书时代、地区不同,但后者体现的深刻汉文化影响,使二者的对比阅读意义重大。通过文本对比,分析二者内在异同,可得《作庭记》体现出早期造园活动中不强调人的进入,而强调微缩自然的庭园特点,以理水为目标、掇石为手段的水石并进的造园思想,及在海洋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海-岛特征;《园冶》则体现出晚期造园活动中强调人生活其中的园居特点,和山石审美独立完善而水审美退化的地域性造园思想发展。同时,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贯穿了这两部不同背景的造园理论作品,证明场地对东亚造园文化一以贯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植物主题园的景观营造,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罗汉松园为例,通过对罗汉松Podocarpus spp.主要造景植物和园林应用的认识,结合"中国写意山水画"景观特点和审美理论,打造入口迎宾区、松溪别院区、明月山溪区、山谷俯涧区、白玉坡景区和次生林带区6大景观分区,并针对各分区的景观布局、植株选择与配置及其植物文化塑造等方面特点,总结罗汉松园在罗汉松造景树整形特征、突出主景罗汉松的配置手法和天人合一自然山水园形式表达方面的营造技法。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园林设计中园林效果图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园林效果图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图的制作流程包括三维建模、渲染、图像处理3个过程。分析了园林效果图存在着轻设计而只重效果、园林创作的严肃性正在被绚丽多彩的效果图所遮掩的问题,指出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莫少敏 《广东园林》2006,28(1):30-31
通过建设和分析粤华苑,使岭南园林文化传播世界,使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园,更了解岭南园林的传统庭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佛山市植物园规划的背景、目标、选址、思路、主要功能分区进行了分析。佛山植物园的主要功能区包括了山茶园、珍奇植物区、抗污染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南亚热带植物区、兰圃、温室植物区、生态修复区、科研行政管理区和游客服务区,将佛山植物园打造成为以山茶科为主要特色的精品植物园。  相似文献   

20.
卢应斌 《广东园林》2012,34(2):20-23
园林历史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园主思想境界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清晖园的建园历史、园林布局、庭园空间、建筑特征和装饰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以了解其园林艺术文化,希望为新时期的园林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并使优秀的广东传统园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