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桉×尾叶桉(E·grandis×E·urophylla)是巴西近年来杂交选育出的良种,1984年从巴西引入我国。由于种源缺乏以往一般用组织培养法育苗,完全用组织培养的工艺流程生产苗木,其工艺复杂,劳动量大,成本较高。为了加快巨×尾桉良种推广的步伐,简化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我们进行了巨×尾桉试管苗用常规扦插育苗的试验,15天插穗生根率达  相似文献   

2.
巨桉×尾叶桉(E.grandis×E.urop-hylla·)是巴西近年来杂交选育出的良种,1984年从巴西引入我国。由于种源缺乏以往一般用组织培养法育苗,该法工艺复杂,劳动量大,成本较高。为了加快巨×尾桉良种推广的步伐,简化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我们进行了巨×尾桉试管苗用常规扦插育苗的试验。15天插穗生根率达90%以  相似文献   

3.
用具有杂种优势的巨桉×尾叶桉(E.grandis×E.urophylla)离体芽器官诱导培养生根移栽苗,截顶促进萌芽,在常规条件下取芽扦插繁殖,40—60天成苗,苗木粗壮,根系发达,发根率89%—100%,苗木出圃率85.2—97.5%。技术路线较为成熟,具有大生产规模。利用这一技术使巨尾桉组培无性系苗的产量能在短期内以10倍以上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山杨无性繁殖配套生产技术该成果改进了山扬无性繁殖程序,把田间无性繁殖与组织培养结合起来,利用根繁苗组培,并筛选了最佳分化、增殖、生根培养基,再以组培苗为扦插繁殖材料,结合温室营养杯育苗,使试管苗生根率达100%,试管苗嫩枝扦插成活率达97%,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5.
该文总结了尾叶桉的扦插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黄心土作为育苗基质,尾叶桉的扦插成活率和成活苗木数量最多;70%火烧土+30%河沙作为育苗基质,尾叶桉苗的生长高度最高;但综合考虑,黄心土作为尾叶桉的育苗基质更方便实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大叶山杨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对山杨牙进行了组培试验,二年试验证明,腋芽生长率达88%,诱导生根率为84%。腋芽分化以后当绿苗生长至1~1.5厘米时,为诱导生根最适时期。圃地定植成活率为82%。  相似文献   

7.
对良种桉(巨按×尾叶按)优良无性系DH18-18进行ABT生根粉系列不同剂型和浓度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性剂型ABT6号比ABT1号、2号对良种按扦插苗的生根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生根率达95.7%~100%,比醇溶性剂型高4.3~5.45个百分点,比CK高14.2个百分点,最佳处理组合为ABT6号(水溶性剂型)1000 mg·kg-1、ABT2号(醇溶性剂型)800mg·kg-1.  相似文献   

8.
杨树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育苗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杨树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的育苗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对扦插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和合格苗出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合格苗出圃率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显著,但对扦插成活率和苗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育苗方式对苗高、地径生长和合格苗出圃率的影响均达显著,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中,用3~5个月龄的桉树苗主茎和1~2年生苗木侧枝作插穗培育无性扦插容器苗,比伐根萌条扦插的生根率和成活率高。扦插70~90天即可出圃,用其营造的林分分化小,林相整齐,林木生长量比实生苗营造的林分高。桉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速生树种之一。从1985年开始,我们在贵溪苗圃、贵溪林科所对引进的桉树进行扦插育苗试验。至1991年7月,我们已从渐尖赤桉、短嘴赤桉、澳大利亚赤桉、贵溪赤桉1号,尾叶桉、柳窿桉、雷林1号桉等7个品种获得无性扦插苗木,平均生根率达57.96%,成苗率达56.4%其中渐尖赤桉生根率达97.5%,成苗率达95.6%,贵溪赤桉生根率为85.2%,成苗率84.0%以上。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赤桉、巨尾桉扦插育苗成活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液对扦插成活牵有显著影响,以250×10-6ABT生根粉液处理效果最好;扦插条硬枝、嫩枝对扦插成活率有影响,嫩枝扦插条成活率高于硬枝扦插;巨尾桉比赤桉更易扦插成活;扦插条有或无顶芽,对扦插成活影响不大;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扦插条成活。  相似文献   

11.
DH32-43是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选育的尾叶桉×巨桉杂交桉无性系,于2012年12月通过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桉树良种(良种编号:桂S-SC-EE-024-2012).为了规范DH32-43扦插育苗技术,促进桉树产业化发展,对DH32-43实施扦插育苗的相关技术流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从采穗圃的建立、优质母苗的培育、扦插及插后管理等进行了分述,以期为DH32-43扦插育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刚果12号桉优树萌条扦插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阶段发育程度越老,生根率越低。100—500PPmIBA处理30—40天的低部位幼态萌生枝插条,生根率在71.6%以上,最高可达95%;高部位老态枝条生根困难。经造林对比试验,二年生优良幼态扦插苗材积产量超过实生树一倍多,增产效应十分显著,而老态扦插苗高径生长量是幼态扦插苗的38%和45%。试验表明在海南比较高温条件下,采用大棚套小棚保湿降温是桉树枝条快速扦插育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黄土、河沙的两种基质5个处理、1个对照、重复3次,进行油茶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河沙为扦插基质的扦插成活率为100%、生根率为82.22%,分别高出100%黄土(对照)15.38%、76.17%;其次是75%河沙+25%黄土,成活率、生根率分别为95.6%、82.22%,高出100%黄土(对照)的10.50%、76.17%。从扦插成活生根情况分析:100%河沙、75%河沙+25%黄土和50%河沙+50%黄土这三种处理的扦插苗根系的平均根长分别为4.41cm、3.42cm、3.97 cm ,明显优于对照。5个处理的扦插平均成活率、平均生根率、平均根系的生长长度木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在油茶扦插育苗过程中,若空气、基质湿度大,基质透气好,扦插成活率高,从本次试验已进一步证明:河沙的基质疏松,扦插成活率高,苗木生根快,且根系发达;纯黄土的基质土质板结,透气性差,不利于扦插成活与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巨尾桉组培生根移植苗嫩梢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巨尾桉嫩梢扦插育苗可全年进行,以10月至翌年4月扦插效果最好。7~9月高温天气育苗,应采用黑纱网大棚下覆盖黑纱网,以提高生根率。育苗基质宜采用红心土+砂包心土,用ABT生根粉1号1 000×10-6或IBA 1000×10-6处理插穗,均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元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尾叶桉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广东湛江引进尾叶桉组培苗,先种植建立采穗圃,然后采其嫩枝作为插条。用不同浓度的5种生长激素处理插条、并在3种基质上作尾叶桉的扦插育苗试验,经扦插生根天数和生根率的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间的插条生根天数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生长激素浓度和育苗基质间插条的生根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育苗基质以无菌生红土为好,生长激素以1g/L核树生长调节剂和1g/L吲哚丁酸为好,插条的生根率达90%以上。本项技术已在元江大批量培育尾叶桉扦插苗中应用,且扦插苗种植后生长快,表明尾叶桉在元江干热河谷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6.
绒毛白蜡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绒毛白蜡实生苗嫩枝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扦插环境下白蜡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绒毛白蜡嫩枝扦插成活率由高到低为:炼苗温室、沙盘和遮阴网下育苗箱。在温度和湿度可控的炼苗温室内的扦插实验与生长激素种类关系不大,其中以200mg/L的NAA处理2h时最优,扦插成活率达100%,平均扦插成活率为79.5%。而在沙盘及遮阴网下育苗箱环境下扦插成活率与生长激素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均有密切关系,沙盘环境下,400mg/L的IBA∶NAA=10∶1处理1h时最优,扦插成活率达80%,平均扦插成活率为59.5%;遮阴网下育苗箱环境下,200mg/L的IBA∶NAA=1∶1处理0.5h时最优,扦插成活率达80%,平均扦插成活率为44%。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研究,取得比较成熟的桉树枝条扦插繁殖技术—即大棚内套小棚降温保温扦插繁殖技术。已扦插繁殖14个优良树种,42个无性系。14个优良桉树种:①尾叶桉E.urophylla②细叶桉E.tereticornis③刚果12号桉E.12ABL④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⑤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⑥杂交桉TH9117 E.urophylla×Camaldulensis⑦杂交桉TH9224E.urophylla×E.camaldulensis⑧杂交桉TH9211E.urophylla×E.tereticornis⑨杂交桉TH9113E.urophylla×E.tereticornis⑩斑皮桉E.maculata(11)雷林33E.leichow No33(12)柠檬桉E.citriodora(13)窿缘桉E.exserta(14)赤桉E.camaldulensis。刚果12号桉扦插生根率90%—96%,成苗率达88%—94%尾叶桉生根率在83%—90%,成苗率达81%—87%,除了窿缘桉,柠檬桉难于生根外,其他10种桉树生根率在73%—91%。采用舒根型黑色园型塑料管容器,轻型混合扦插基质椰糠+谷壳+黄心土、采穗圃枝条幼化处理后25~28天萌枝,控制小棚内相对湿度95%以上,对提高桉树枝条扦插生根率,形成良好平衡根系、促进根系,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了桉树优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从中初选一批适合海南生长的高产优良无性系刚果12号桉热研B号、尾叶桉9101、9401、细叶桉TH01、TR01、赤桉CP02、斑皮桉、杂交桉TH9113、杂交桉TH9224等。  相似文献   

18.
从广东湛江引进尾叶桉组培苗 ,先种植建立采穗圃 ,然后采其嫩枝作为插条。用不同浓度的 5种生长激素处理插条、并在 3种基质上作尾叶桉的扦插育苗试验 ,经扦插生根天数和生根率的对比 ,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间的插条生根天数存在极显著差异 ;不同生长激素浓度和育苗基质间插条的生根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育苗基质以无菌生红土为好 ,生长激素以 1g/L桉树生长调节剂和 1g/L吲哚丁酸为好 ,插条的生根率达 90 %以上。本项技术已在元江大批量培育尾叶桉扦插苗中应用 ,且扦插苗种植后生长快 ,表明尾叶桉在元江干热河谷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组培苗经反复多次的连续扦插或反复多次用幼砧嫁接后的小苗进行扦插,即是用幼态小苗作采穗母株,先截取主茎带梢扦插,后继续剪取其小萌条带梢扦插。如此反复继续剪取小萌条扦插,以加速无性育苗进度为目的。称之为“以苗繁苗”法。雷州林业局林科所开展桉树无性育苗研究是较早的,开展“以苗繁苗”扦插育苗试验也是较早的。据该所的历年科技资科汇编报导,该所于1987年已开始利用雷林1号桉优良单株的组培苗进行扦插研究,并取得生根成功,这展示了应用组培幼态苗再扦插的开端。在此基  相似文献   

20.
白榆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3年试验,利用全光喷扦插育苗技术和ABT生根粉促根处理,成功地解决了白榆嫩枝扦插生根和移栽成活问题,其扦插生根率达到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当年生扦插移栽苗高度达1.0m以上,翌年6月达到2.0m的成苗标准,比播种育苗缩短1/3的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