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麦8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麦26/河北白硬冬//龙麦26/3/龙94-4081)/石4185的F1为母本,以龙03-372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配置杂交组合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品质性状稳定、多抗、广适性好,2018-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科研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适合种植小麦的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渝麦12号(原代号渝03062)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麦2010001)。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抗倒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重庆市及相似生态区平坝和丘陵肥力水平中上地区的旱地或稻茬麦田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及时进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是渝麦12号获得优质和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渝麦10号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亲本69—3—4为母本,与引进亲本3380通过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突出,高产稳产,品质优。  相似文献   

4.
刘富启 《中国种业》2022,(1):123-125
中麦8号的亲本组合为核花971-3/冀Z7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团队于2001年进行杂交,经过多年选育成功的小麦早熟高产品种。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麦2010002;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6017。该品种广适性强,田间落黄好,籽粒外观品质好,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5.
漯麦 47 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漯麦 6010 为母本、远缘材料一粒葡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湖北省审定,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为进一步了解漯麦 47 的生产特性,以 2018-2020 年 2 年度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与区域试验同步)、2019-2022 年 3 年度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共 6 组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漯麦 47 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漯麦 47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浙麦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高产新品系87选6作母本与地方优质良种临浦早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其产量、抗性等方面均超过“九五”浙江省小麦育种攻关指标,适宜浙江省肥力水平较高地区推广种植。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浙麦8号。该品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提高浙江省的小麦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优质超强筋抗穗发芽小麦品种龙麦39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19年更名为作物资源研究所)小麦品质育种团队以光温生态育种和品质育种理论方法为指导,利用生态派生系谱法选育出的适合黑龙江省东部麦产区的优质、广适、高抗穗发芽的超强筋春小麦品种。201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 4 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 9 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13。2017-2020 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10005)。扬辐麦 13 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9.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晋太17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采用现代选择鉴定技术经 10多年选育,培育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晋太 170.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广适, 2002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同年获国家"十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2004年列为国家四大粮食作物主导品种, 2004- 2005年度列为国家小麦种植主导品种,并列为山西省重点推广 100项农业新科技.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其品质性状全面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国标一级标准,优于进口加拿大硬红冬、加拿大硬红春、美国硬红麦和澳大利亚硬麦 1号.  相似文献   

10.
中麦603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约80 cm,株型松紧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产量三要素适中,亩穗数47.2万穗,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6.8g。该品种适应性广,2021年通过黄淮北片和安徽省审定,完成黄淮南片生产试验,进入冀中北水地组生产试验。黄淮北片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86.8kg,比对照济麦22增产6.28%;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87.4kg,比对照济麦22增产3.95%。黄淮北片区试两年抗病性鉴定,中感纹枯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高感赤霉病、白粉病。节水指数1.198/1.094,节水性较强。品质检测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1.
龙辐麦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强等优异特征,适于黑龙江省东部、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详细介绍了龙辐麦2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措施,为该品种的推广及后期深加工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兼抗条锈,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YW243的选育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兼抗条锈、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YW243的选育和鉴定谢皓陈孝辛志勇林志珊徐惠君杜丽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条锈病是我国黄淮麦区、西南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约1700万hm2)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推广品种大多以洛类品种为抗源...  相似文献   

13.
渝麦14号(原名L-28)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共同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麦2011001)。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能力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适宜重庆市及周边相似生态区种植。因地制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病害虫草的防治,是确保渝麦14号高产优质的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小麦新品种新麦13号的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肥水利用率高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验。  相似文献   

15.
豫麦2号在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中的作用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麦2号小麦的系谱及其育成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麦2号是一个丰产、稳产且品质遗传力高的种质资源,指出在今后的小麦贵传改良过程中,应重视该品种的应用,同时注意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用以拓宽河南省种质资源的基因容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收获时种子发芽率和面粉降落值法,于2000—2002年2个小麦种植年度,研究了黄淮、北部、长江中下游、西南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1950年以来的781个主要推广品种和新品系的穗发芽抗性。结果表明,小麦穗发芽抗性测定值在年度间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差异较大。1990年以来育成品种的穗发芽抗性与20世纪80年代相近,但明显弱于50、60以及70年代。黄淮、西南和春小麦3个麦区种子发芽率低于2%的高抗品种数分别占各自麦区供试总数的1.7%、4.5%和5.7%,而长江中下游和北部2个冬麦区的种子发芽率都在10%以上;东北春麦区品种的抗性较强,种子发芽率平均为11.2%。利用等电聚焦电泳从发芽率和降落值均偏低的品种中鉴定出异源2号、蜀万24、蜀万761、陕160、孟县4号、京411、京9428、鉴26、燕大1817、农大45、衡水6404、晋麦5号、8号、鄂麦14和克辉等15个携带迟熟α-淀粉酶基因的品种,分布在5个不同麦区。对这些品种及其亲本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有些与其亲缘关系密切的品种,却不携带迟熟α-淀粉酶基因。上述结果说明,该基因在我国五大小麦产区均有分布,但具该基因的品种数量少,占供试品种数的1.9%,通过育种程序容易选择出不携带该基因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种业导刊》2010,(6):33-34
1优质强筋高产抗病矮秆小麦新品种郑麦366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03 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选育,豫麦47/PH82-2-2,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030506.9。2005—06全国推荐的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龙春16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利用小麦近缘种属材料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聚合了小麦近缘种属和普通小麦中抗逆和高蛋白等优异种质,具有优质、高产、秆强等特性。 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190002。本文介绍了龙春164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小麦优质、高产、多抗育种和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济麦 19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鲁麦 13号为母本、临汾 5 0 64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通过山东省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冬性 ,越冬性好。幼苗半匍匐 ,分蘖力强 ,成穗率较高 ,为多穗型中早熟品种。株高 85 cm左右。株形紧凑 ,叶色浓绿。穗纺锤形 ,长芒、白壳、白粒 ,千粒重 4 5 g左右。中抗条、叶锈病 ,高抗白粉病 ,落黄好。2 品质状况籽粒椭圆 ,角质 ,饱满 ,出粉率高。据多年分析结果 ,湿面筋含量 35 %左右。面筋力强 ,沉降值为 4 0 ml左右 ,面团形成时间 5~ 6min,稳定时间 6~ 8.5 min,面…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开麦18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03-2004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2004-2005年度国家黄淮南片水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多种分析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开麦18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广泛适用于河南省及黄淮麦区种植,其产量水平在该区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