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农业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1986—1990年《中国农业文摘》检索系统收录的山西省农业科技论文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分析情况看,五年来山西省农业科技论文总数有增有减,变化幅度不大在全国农业科技论文总数中所占比重甚小;论文篇数低于邻省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和内蒙,而且论文分布不平衡;科研机构论文明显高于高等院校,农业各应用学科论文分布比例略有失调;科研经费和科研基金的作用在论文产生方面发挥不明显;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论文的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针对上述情况文章提出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1996年)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1996年我国农业科技论文从学科、地区、机构分布,以及引文、基金论文、合著和作者职称、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表明:1996年我国农业科技论文总数为9148篇,比1995年减少5.15%。农业科技论文总数占全国科技论文总数的6.74%,比1995年下降0.83%。在我国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林牧渔、工业技术4大部类中论文数量最低。农业科技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之比为100:1.1,低于全国科技论文100:16.8的比例。篇均论文作者数3.22人,高于全国科技论文篇均论文作者数2.93人的水平。我国农业科技论文总数少,国际论文比重低,且有下滑趋势。提高农业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7年我国农业科技论文的比较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1997年我国农业科技论文总数回升为9528篇,占全国科技论文总数的6.53%,但其在我国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林牧渔、工业技术4大部类中论文数量低。(2)农业科技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之比为100:2.2,低于全国科技论文100:20.7的比例。(3)农学论文数依然是全国10强学科之一,居第8名。(4)北京、江苏、浙江3 (市)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4.
CABI中西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对1987~1998年CABI光盘文献数据库引用西南农业大学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根据与各高校被录用文献数量情况对比,录用西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学科对比及期刊分布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现状,提出了应重视科学研究,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论文学术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的政策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农业科技评价未能准确反映农业科技活动的特点,评价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误区,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目标中的弱势和短板,农业科技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尽管科技兴农战略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本文在分析农业科技的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与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以准确判断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便于明确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对农业科技进步过程中的主体及农业科技供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和建议;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水平,重视农村教育,建立农业科技风险保障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农业科技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揭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及其科教人员,客体是农业科技的产品、服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结构功能等,主要形式是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引进,强调要加快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必须从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环境创新等六个方面来促进和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旅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俊  陈远生  成升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35-4637
从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产业科技旅游在我国的兴起以及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3方面入手,介绍了我国在农业科技园区中开展科技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发展背景,总结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业科技园区类型,分析了我国公众对待农业科技的态度、公众参与科普设施的频率、影响公众参与科技示范点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我国农业园区科技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与近期可启动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从政策、人才、基础条件、科技投入诸方面,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入手,分析农业科技现状,提出农业要进步,科技要先行的观点,以期为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探讨一条有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所辖区域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水平,是反映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尺。近年来,通过对东港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文章对东港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孵化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摇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借鉴其它高新技术领域行之有效的科技孵化器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实际经验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农业科技孵化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农业科技孵化器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同时对我国发展农业科技孵化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农业科技竞争情报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系统介绍农业科技竞争情报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过程,并对农业科技竞争情报在农业科技创新决策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农业科技竞争情报现状的解析,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开发中存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情报人才匮乏和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协调机制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为了加快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出农业科技竞争情报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农业科技竞争情报人才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科技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现代化方略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以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依据,通过对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及其农业科技问题的基本判断,探求出一条以树立农业科技理念为导向、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为动力,以完善农业科技体制为保障、以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推进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对农业科技进步过程中的主体及农业科技供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水平 ,重视农村教育 ,建立农业科技风险保障机制 ,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步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峰  余秋英  喻晓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93-3494
从我国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入手,对我国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产学研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步伐必须增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整合各类有限科技力量,优化各种科技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形式,建立新的评价评估体系及产学研合作组织,加强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地方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8.
陶爱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50-11451,11455
选取农业单位GDP能耗作为衡量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低碳农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相关性明显,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农业科技专利授权数量和农业科技投入是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中、英文科技论文标题、摘要的共同特点入手,在农业科技论文标题英译的基本知识、常见中心词的习惯译法、标题英译中的常见错误分析、摘要原文理解、词与惯用句型选用以及长句运用等方面对农业科技论文标题及摘要的英译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农业科技论文标题和摘要的准确英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论文分别从全国、各省、山东省及农业专业角度分析了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建方案,对省级农业图书馆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