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皮肤真菌病(钱癣)是一种角质化组织(皮肤、毛发和爪等)的感染,它是由统称为皮肤真菌属中的某个属引起的。这些致病性真菌呈世界性分布,所有的家畜和人都易感,病不致死,易传染,常年与患畜接触的饲养员、屠宰员,甚至是制革员及肉品销售人员,都应做好防护。本文重点介绍牛、犬、猪、羊皮肤真菌病的分析诊断与防控。1牛皮肤真菌病1.1病症分析诊断疣状毛癣菌是牛钱癣的常见病原,但也曾分离到其他真菌。皮肤真菌病最常见于犊牛,虽然全身性的皮肤病变并不常见,但个例也有存在,通常看到最多的是非瘙痒性眼周病变是本病的最常见特征。随着病情发展,母牛和小母牛的胸部和四肢逐渐出现病灶,而公牛的病变部位常在肉垂和上颌。病区表现为特征性的、不连续的鳞屑性斑片状脱落,并伴有灰白色痂皮,如果病灶合并其他感染,可能会有带脓的厚痂皮。钱癣作为一种影响牛群健康的疾病,在冬季最常见,特别是集中饲养的舍饲牛群更易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2.
牛皮肤真菌病是一种由小孢菌属真菌或毛癣菌属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严重影响养殖效益。该文从牛皮肤真菌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供同行和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皮肤真菌病是寄生于犬猫被毛及表皮、趾爪等角质化的组织中的真菌引发的皮肤病,俗称犬猫皮肤真菌病,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病。犬猫皮肤真菌病常见4种真菌: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孢子菌和马拉色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属于小孢子均属,而须毛癣菌属于毛癣菌属。作者就皮肤真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诊断、治疗进行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真菌主要侵害皮肤、羽毛、趾甲、鸡冠、肉髯等处,引起各种癣病,多发生于马、牛、羊、猪、犬,兔、禽亦有发生。有些病在人、畜之间还可相互传染。  相似文献   

5.
<正>皮肤真菌病是因为皮肤藓菌的疣状毛癣菌感染导致的,也叫做脱毛症。病畜会有圆形脱毛,出现渗液,结痂等表现,是一种慢性潜在性真菌皮炎。该疾病具有传染性,而且传播速度快速,危害的范围广泛,特别是犊牛和病牛、老牛受到的危害大,在冬季密集饲养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导致其疫病的爆发,该疾病还能够传染给人,属于人畜共患的一种真菌疾病,因此需要对其引起重视。1流行病学藓菌在动物的毛发内存在,在牛里面普遍存  相似文献   

6.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疫病,我国将该病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羊、猪最常发生,其特征是坏死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其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病菌随着胎水和胎衣排出。人与病畜及其产品或流产材料接触和饮用病畜的生乳或制品,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等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7.
1皮肤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又叫“癣菌病”,俗称“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8.
<正>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引起犬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犬小孢子菌对人和动物的角质均有亲和性,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犬小孢子菌病由Gruby在1843年首次发现。该病一年四季均发生,但以天气炎热、潮湿季节发病率高,在世界范围流行。牛、马、羊、驴、猪、犬、豚鼠及各种野生动物是其宿主,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现环形的鳞屑斑,病灶内残留被破  相似文献   

9.
犬皮肤真菌病是寄生于犬的被毛与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的真菌所引起的各种皮肤病。这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疾病,可以相互传染,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圆形脱毛斑,皮肤出现小的结节,甚至出现渗出或鳞屑、结痂等,动物表现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0.
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引起犬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犬小孢子菌对人和动物的角质均有亲和性,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10月,某犬主人带爱犬(泰迪)来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主诉爱犬近期出现全身皮屑增多,脱毛,全身瘙痒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犬皮肤真菌病是寄生于犬的被毛与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的真菌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这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疾病,可以相互传染,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圆形脱毛斑,皮肤出现小的结节、渗出或鳞屑、结痂等,动物表现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2.
猪皮肤真菌病一旦感染较难清除,虽然不像其他疫病一样短时间造成较大的损失,但可以诱发其他疫病。而且是人畜共患病。猪皮肤真菌病是由多种致病真菌引起的皮肤病总称,俗称钱癣、脱毛癣、秃毛癣等。临床上以脱毛、脱屑、炎性渗出、痂块和痒感为特征。猪患了这种病后影响其休息,并且消耗能量。这种病一般较难治愈,因此对猪场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和控制犬皮肤真菌病的危害和影响,本试验选用自制的蒜酊合剂对犬进行涂擦治疗,并采用伍氏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浓度适中的蒜酊合剂对皮肤真菌病疗效最优、治愈率高,经伍氏灯照射的患部真菌产物数占整个照射面积约为0,即真菌数约为0。本试验得出中浓度的蒜酊合剂(大蒜与酒精的比例为1:2的蒜酊合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犬皮肤真菌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兔皮肤真菌病是危害养兔业的一类接触性皮肤病,该病给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带来严重危害。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尚未找到理想的防制药物。为了根除本病,提高诊断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一直以来,兔皮肤真菌痛的检测以痛原学方法为主,近年来,随着兔皮肤真菌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其在未来控制兔皮肤真菌病中的诱人前景,为该病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希望。文章就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断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指出了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家兔皮肤真菌病病原的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从流行皮肤真菌病的兔中分离出的13株皮肤真菌人工感染15只新西兰兔,均能使兔发生典型的皮肤真菌病,并从中分离到与原菌株培养特性和形态结构相同的真菌,说明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正>家兔脱毛癣,又称家兔皮肤真菌病、体表霉菌病、体表真菌病、毛癣病、皮肤霉菌病、兔癣病、皮肤癣病、秃毛癣和家兔"剪毛癣"病等,它是由多种真菌寄生于兔体表,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皮肤病,其对毛兔、獭兔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多为散发。该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可引起牛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8.
皮肤真菌病又称癣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猫体表皮肤损伤、结痂、脱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皮肤病。病原98%为犬小孢子菌,其他2%为石膏状小孢子菌和须发毛癣菌。猫一旦感染病情顽固,并可造成交叉感染。随着宠物猫等伴侣动物数量的增加,它们的皮肤真菌病给人类的公共卫生事业带来的威胁也愈来愈大。因此,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皮肤真菌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临床上以被皮呈圆形脱毛、形成痂皮等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传染快、蔓延广。  相似文献   

20.
1流行特点该病的传染源为病畜,但并不是由病畜直接或以器物传给健康牛,主要的传染媒介是土壤。即病畜尸体中的病菌污染了土壤,芽孢可较长时间存在于土壤中。牛一般是因吃了被气肿疽梭菌芽孢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常情况下,病菌通过消化道进人体内,可由口腔和咽喉创伤侵入组织,也可由松弛或受伤的胃肠黏膜侵入血液,也可通过去势、创伤进入动物机体内,一般以6个月至3岁期间的牛最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