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个骨干课程,其显著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实践应用型强。该文针对应用型转型高校对《作物育种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作物育种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知识面广、综合应用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适应高等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从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课程改革和创新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地方高等院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优势和涉农院校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考试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以期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现代化园艺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蔬菜育种学是园艺专业一门理论要求较高、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蔬菜育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即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开放式的网络学习、互动型实验实践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以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为契机,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以科研促进教学、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为提高《作物育种学》教学效果、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知识面广、综合应用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适应高等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首先从《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课程改革和创新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地方高等院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优势和涉农院校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考试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初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园艺等涉农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逐步形成了地方高等院校特色课程体系,满足了地方农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朱宗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79-7380
在分析《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对提高农学本科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作用,建议以提高本科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通过①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③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实践基地,④加大经费投入、建设科研型的师资队伍等手段,加强《作物育种学》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张宏根  汤述翥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54-13155
针对作物育种学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经验性,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案的编写及授课技巧,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对农作物感性认识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旨在改进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物育种学》课程教改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为了适应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要求,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进行了《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其指导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使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内容,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该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模式。一、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的原则是保留本…  相似文献   

9.
吕超  许如根  郭宝健  张新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47-13148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经验性都很强的课程,该文根据作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改进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为促进作物育种学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作物育种学教学面临社会对高素质作物育种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作物育种学课程体系应该着眼专业方向,突出实践教学。并以作物育种学理论为支撑,建设包含系列课程的作物育种学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既兼顾基础与发展的理论,又使实践教学比重大于理论教学,以适应各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中国高粱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高粱以其高产、抗旱、耐瘠、耐涝、耐盐碱的特性及秆、穗的多种用途 ,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人民赖以生活的重要作物 ,已有 5 0 0 0年的栽培历史。 2 0世纪初至今 ,中国高粱生产大体经过了自然品种利用、杂种优势利用及栽培目的转型三个阶段。中国的高粱品种改良始于 2 0世纪初叶 ,当时仅有少数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进行高粱品种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 5 0年代以后 ,全国各科研单位在系统选育新品种的基础上普遍开展杂交育种工作 ,育成不少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 80年代是中国高粱育种全面发展时期 ,同时也是高粱生产的转型期 ,育种目标逐步向专用型调整 ,酿造、饲用等专用高粱品种相继问世和推广 ,对酿造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10年来,鉴定和创制出277份矮秆、抗病、高支链淀粉、低单宁的育种材料;利用突变体、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了高粱重要性状的控制基因;育成了71个矮秆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创新集成适合不同区域高粱轻简栽培技术,全国高粱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3.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质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高职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针对园艺植物育种学实训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实习方式、优化实训教学内容、组织参观教学及完善考核制度的措施,探索了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从而达到提高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成才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参赛功利性严重、综合素质水平低、科研平台利用率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支撑服务机制等问题,着重从构建科技竞赛实践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育立体化课程模式、教育教学全面化考评机制以及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探索农业院校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农业院校工科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本科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不能满足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快速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教学改革探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地方农林院校学生基本情况、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MASPK教学模式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MASPK教学研究平台的搭建以及MASPK教学模式的构建,以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7.
动物育种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加强课程基本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的优化及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实践表明,以上这些改革措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园艺产业发展动态,以及社会发展对园艺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方面,探索了园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现状,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毕业实习等方面分析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东北林业大学的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就业实训平台类型的实习基地建设、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创新实验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促进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情况,按照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强化实践教学地位、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充分发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积极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的新路子,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