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松毛虫平腹蜂(Anentatu chspar)是马尾松毛虫卵期的主要寄生蜂。1983年我们在广西来宾县马尾松林内调查,卵粒寄生率为32.1—40.4%,加上黑卵蜂等天敌的作用,卵粒寄生率高达77.7—95.4%。可见它们是控制松毛虫群体数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为我省江淮丘陵地区和皖南部分山区绿化荒山的先锋树种,全省面积达1400万亩左右。马尾松毛虫为马尾松之大敌,常年发生面积达200万亩,大发生年为300万亩左右,严重影响松林正常生长。在松毛虫发生、为害过程中,有很多天敌制约,其中以卵期的赤眼蜂、黑卵蜂和幼虫期、蛹期的寄生蝇寄生率最高,特别是寄蝇的制约是影响松毛虫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两年来,我们在全椒、嘉山林区进行多次调查实践中认识到:寄蝇是人们与松  相似文献   

3.
黑卵蜂Telenomus SPP.是马尾松毛虫卵期主要寄生蜂,在全国松毛虫发生区均有分布,在自然界的寄生率也很高。1954年孙锡麟等在湖南东安的调查:第一代卵寄生率12.76%,而黑卵蜂占5.83%;  相似文献   

4.
<正> 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害虫,其种群消长多受各虫态众多天敌的制约,特别是松毛虫卵,最易遭受天敌侵袭。通过近几年调查研究发现,卵期寄生天敌对松毛虫种群影响最大,往往使90%以上的卵不能孵化。在10多种卵期寄生天敌中,前期以松毛虫黑卵蜂为主,寄生率高达34.4%;中期以宽缘金小蜂为多,寄生率达40%以上;后期各种天敌共、过寄生现象普遍发生,因此,搞好松毛虫卵期寄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数量变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毛虫黑卵蜂、赤眼蜂和白跗平腹小蜂是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卵寄生蜂。松毛虫黑卵蜂对马尾松毛虫的数量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能提高该蜂的寄生率。利用卵寄生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应发挥各种卵寄生蜂的作用,特别不能忽视和削弱松毛虫黑卵蜂的作用。营造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混交林是充分发挥各种卵寄生蜂自然调节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地区的松毛虫卵寄生蜂有 1 5种 ,其中有 3种是近年发表的新种。调查分析表明 ,赤眼蜂、黑卵蜂和平腹小蜂是主要类群 ;平腹小蜂属的白跗平腹小蜂是优势种。思茅松毛虫的卵寄生率明显高于马尾松毛虫 ,主要是个体大、寄生力强的平腹小蜂和金小蜂的寄生量大。若能造成多种卵寄生蜂及其它天敌增加的趋势 ,控制松毛虫成灾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1984~1986年在浙江省衢州市上林村,开元寺村和下山溪村进行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群数量周年消长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中,马尾松毛虫卵期天敌寄生率第1代最高,第Ⅱ代次之,第Ⅲ代最低;茧蛹期天敌寄生率第Ⅱ代最高,越冬代次之,第Ⅰ代最低。松毛虫卵期和茧蛹期天敌寄生率随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但与松毛虫种群的变动趋势有关。松毛虫处于下降阶段,天敌种类多,寄生率高,而松毛虫处于发生初期和上升阶段,天敌种类少,寄生率低。无论是卵期或蛹期的天敲种类和寄生率,上林村明显地比开元寺和下山溪村两地的种类多,寄生率高。卵期优势天敌第Ⅰ代主要是平腹小蜂,第Ⅱ代和第Ⅲ代主要是赤眼蜂和黑卵蜂,茧蛹期优势天敌主要是寄蝇类。溴氰菊脂和苏云金杆菌两种农药对蛹期寄生天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地区的松毛虫卵寄生蜂有15种,其中有3种是近年发表的新种。调查分析表明,赤眼蜂、黑卵蜂和平腹小蜂是主要类群;平腹小蜂属的白跗平腹小蜂是优势种。思茅松毛虫的卵寄生率明显高于马尾松毛虫,主要是个体大、寄生力强的平腹小蜂和金小蜂的寄生量大。若能造成多种卵寄生蜂及其它天敌增加的趋势,控制松毛虫成灾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很多,有卵期寄生蜂(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等),幼虫期寄生蜂(姬蜂、茧蜂等)和寄生蝇(寄蝇科的某些种类),蛹期寄生蜂(姬蜂、大腿蜂)等。本文着重介绍寄生松毛虫幼虫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及抽样调查,初步探讨了马尾松毛虫卵密度对其三种主要寄生蜂——松毛虫赤眼蜂、松毛虫黑卵蜂和白跗平腹小蜂的寄生效率的影响以及各寄生蜂在卵块单位上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随着生境单位(这里为单株树)卵块数的增加,松毛虫赤眼蜂和松毛虫黑卵蜂的发现卵块数相应增加,但白跗平腹小蜂的这一反应不明显;随着卵块的增大,各蜂的卵块发现率和发现卵块寄生卵粒数亦相应增加,但发现卵块寄生率呈相反趋势;在卵块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白跗平腹小蜂的寄生卵数大于其它两蜂;在搜寻寄主卵块时,松毛虫赤眼蜂和松毛虫黑卵蜂有相互离异的趋势,而松毛虫赤眼蜂和白跗平腹小蜂有相互吸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松毛虫黑卵蜂的产卵行为及寄主选择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黑卵蜂产卵过程分为3个阶段9个步骤;当其在马尾松毛虫卵上寄生时,与寄主卵卵块和卵粒的大小及颜色无关。将马尾松毛虫卵与人工卵放在一起时,黑卵蜂只选择松毛虫卵。但在人工卵上涂上马尼松毛虫体表鳞片时,可引诱黑卵蜂在其上完成整个产卵过程。  相似文献   

12.
自1958年以来,我们陆续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天敌的种类及其发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天敌防治松毛虫的方法,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整理于下。一、天敌抑制松毛虫的效果 (一)寄生天敌抑制松毛虫的作用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类繁多,据统计,仅寄生蜂就有45种,近年来陆续又有不同种类出现。自1958年以来,我们已收集到的有寄生蜂24种,寄生蝇4种,其中卵寄蜂10种,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的寄生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灾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抑制作用,应用其寄生天敌对马尾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亦已取得较大的效果。为了了解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的种类以及重要天敌的寄生率,以期发现本省有利用价值的寄生天敌,为进一步开展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今年对福建省马尾松毛虫的寄生天敌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4.
松毛虫黑卵蜂(Telenomus·Spp)是松毛虫卵期寄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之一。蜂体较大,生活力较强,寿命长,在自然界寄生率也较高。但因寄主较专一、一直难于进行人工繁殖利用。1978年我们从湖南省引进油茶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lebedae),在室内用落叶松毛虫卵,柞蚕卵接种繁殖效果良好。现将实验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寄生蜂繁殖利用的效果松毛虫的寄生昆虫以卵期寄生蜂在自然界的寄生率较高,并容易繁殖,一般在防治利用上多以卵期寄生蜂为主。在江苏地区以松毒蛾黑卵蜂寄生效果最好,故又以松毒蛾黑卵蜂为繁殖利用的主要蜂种。自1956至1958年的各代松毛虫卵期,我们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Dendir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省的主要成灾性森林害虫。过去对卵蜂的寄生行为仅见单寄生和复寄生。本试验通过对55539粒松毛虫卵的考查,发现有卵蜂共寄生现象。在生物防治区寄生率为0.05%,对照区为0.01%。  相似文献   

17.
我场有8~9年生马尾松幼林5000亩。自一九七○年开始发生松毛虫为害,一九七一年开始进行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去年第三代卵期放蜂20亩,寄生率达81.61%,取得了小面积育蜂治虫的初步成功。今年,我场松毛虫为害发展到猖獗高蜂期,全部松林都有虫,越冬虫口调查,普遍在20~30条/株,最高达70~80条/株以上。在这样高虫口的情况下,能不能用赤眼蜂代替农药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是抑制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简化繁蜂、放蜂技术,提高工效,去年我们在第二代马尾松毛虫卵期进行了不同积温一次放蜂试验,取得平均寄生率达87%的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我区马尾松毛虫寄生天敌种类和作用,为保护和利用天敌,开展协调防治提供依据。我们结合预测预报工作,对全区松毛虫蛹期、卵期寄生性天敌进行了初步考查。通过考查,发现我区松毛虫寄生天敌优势种群,蛹期主要有松毛虫黑瘤姬蜂、花胸姬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tetratomus Thomson是—种寄生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和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Butler)卵的主要寄生蜂。近年来,在章古台沙地松林里有松毛虫发生但不成灾的非化防地段,自然寄生率显著上升,平均达50%以上,甚至可高达100%。与人工释放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 相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