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海湿地生态旅游是有利于湿地保护、有社区参与和寓教于游的旅游活动。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生态旅游支持系统开发、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生态技术开发应用等内容。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产出的产品有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生态养生、生态探险、生态科普、生态文化体验、环保教育等。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要保证生态安全,在旅游容量和生态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开发目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胶州湾滨海湿地,宜在胶州湾滨海湿地发展滩涂贝类采捕休闲旅游、河口湿地观光生态旅游、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渔村生活体验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雷公山保护区而言,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开发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应做好景区开发管理、旅游线路及活动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以旅游活动规划为例,对于生态旅游活动而言,应保证活动内容及类型的多样化,可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单项专业性旅游及综合性旅游,具体设置科教旅游、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多种旅游类型。1.雷公山保护区生物多样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矛盾关于雷公山保护区生物多样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矛  相似文献   

3.
王磊  张要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39-241,246
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与平顶山市新城区相接,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白龟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目标与旅游产品体系;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指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黄河滩地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色,阐述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包括山水格局并存、人文与自然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及生态-经济-社会并进.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分为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考察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文化休闲旅游6种类型,并详细论述了旅游构建的具体方式,力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黄河滩地生态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古蔺县黄荆省级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需求,对发展与保护区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氛围,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以期实现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同步前进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旅游原则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确定了10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的评价指标:自然区域的旅游、欣赏和学习动机、旅游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社区对资源保护的态度、旅游收益投入保护、旅游对社区的经济效益、社区对保护区旅游的参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尊重,根据各指标总得分将生态旅游定性划分为3个等级.该方法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其生态旅游属于等级Ⅱ--部分生态旅游,应在为游客提供更多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以及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等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农牧生态旅游国家,通过对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析其葡萄酒旅游、牧场庄园旅游等主要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得出澳大利亚在政府职能、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资源保护等方面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经验,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明光市地处皖东,生态环境良好,山、水、林等自然景观兼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为了缓解未来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明光市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明光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对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近些年来旅游行业的发展不断加速,旅游模式与旅游业开发形式也不断增多。生态旅游是当前的一大热话题,其不仅集旅游的经济、环保与一身,还有利于保护旅游区的自然性。本文以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现状入手,讨论在建设生态旅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既能保护地方环境,又能促进地方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的一种旅游形式。本文针对咸阳乡村生态旅游选题,调研咸阳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优势及问题,并提出四点适合咸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针对现状问题指出发展路径,旨在为提高地方旅游经济效益、居民收益、保护地方环境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区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概述了长白山区的自然概况和生物、旅游、矿产等资源概况以及保护与开发现状,并就国内长白山区天然资源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
鸡公山旅游现状及其旅游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公山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物和旅游资源丰富。分析了鸡公山旅游建设现状、旅游资源特征及旅游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13.
论新世纪长白山生态旅游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长白山自身优势的分析,提出了把长白山建设成为重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赵慧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11-11513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农村旅游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农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以黄山区作为实证案例,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对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3个主要参与方政府、企业、村民进行了两两博弈策略分析,即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民、村民与村民,并由此得到博弈三方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政府、企业、村民提出加强黄山区农村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娟  王风维  刘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58-21860,21864
由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旅游开发对海岛环境的依赖性,亟需对海岛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为海岛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该研究总结了中国海岛环境特征,分析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探讨了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旅游环境保护的建议:以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科学规划,打造海岛生态旅游模式;由政府主导,改善海岛基础设施,预防环境污染,保护海岛旅游环境;建立海岛环境监测站与旅游信息监测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增强海岛监管力度,规范海岛旅游秩序。  相似文献   

16.
倪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00-7801
介绍了农业旅游涵义,描述了农业资源的种类及旅游开发价值,最后指出了保护农业资源对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及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湿地旅游保护·开发经验及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剑  何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06-15508
通过对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案例的分析,归纳了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国内外湿地旅游发展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市为例,从旅游公司不履行环境责任而导致环境恶化的角度,分析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则,从完善旅游公司环境责任的角度提出了几点保护环境的建议,以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刘超  胡宝贵 《农学学报》2018,8(8):94-100
国内古村落的发展面临着缺乏保护与过度开发的双面矛盾,如何在古村落规划保护与旅游发展中达到协调,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对此,研究提出在遗产活化理论指导下的古村落旅游规划思路,基于遗产活化理论,以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峪城村旅游资源的分析、主题的定位、区域的布局和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对长峪城的古村落旅游进行合理开发,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合理确定长峪城古村落旅游的“一条旅游线路、两个重要节点、三大功能分区、四个主题观光园”即“一线、二点、三区、四园”的发展布局。在古村落旅游规划中引入遗产活化理论是必然趋势,可以实现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村寨的“双预”问题指的是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预警问题。分析总结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建立起文化保护的若干预警原则。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