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良 《茶叶科学》2014,34(4):396-400
贵州省是茶叶生产大省。中耕机械是茶园管理中常用的机械,中耕除草是茶园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田间试验中,发现中耕机械缠草是常见问题。本文对贵州省茶园杂草种类和长度进行调查,并对缠草现象分析,通过对杂草缠绕力分析和计算,建立了缠绕力数学模型,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得出了防缠草和减少缠草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ZGJ-120型茶园中耕机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ZGJ——120型茶园中耕机的研制开发历程20世纪90年代,新昌县东辉机械厂研制开发的ZGJ-150型茶园施肥中耕机,曾在全国10余个省茶区推广使用,一致认为显著减轻了茶园手工耕作的繁重劳动,作业质量良好,很受茶农欢迎。当时的想法是,该机除能进行茶园中耕外,尚可在茶树行间撒施化肥,随后进行中耕把化肥拌入土中,期望中耕挖掘的深度为15cm,定名为ZGJ-150型施肥中耕机。因我国茶园土壤大多较坚硬,普遍反映机器动力不足,耕作锹齿易变形,耕作深度难达预期水平。新昌县捷马机械有限公司(原东辉机械厂)有鉴于此,组织技术人员到茶区对ZGJ—150机型使  相似文献   

3.
中耕是秋冬季茶园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茶园土壤经过一年的踩踏,土壤板结,吸水吸肥能力差。所以该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且资金投入也较大;人工中耕用工数一般要占全年用工数20%。实行茶园中耕机械化,不仅大幅度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茶叶产量。1 茶园中耕机械化的作用效益。1.1 节省成本,ZGJ—150型茶园中耕机在临安市青山镇坎头村、昌化镇云浪村试验,人工中耕每667m2工本费70元,中耕机中耕平均每667m2包括人工工资、消耗柴油、机油、机器折旧总成成本16.50元,比人工中耕667m2节育成本53.50元,中…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旨在解决茶园中耕机作业过程中机器震动幅度较大的问题,通过调整机器部件布局、完善底盘设计、采用液压与弹簧机构,同时优化设计楔形外壳达到减震目的。  相似文献   

5.
茶园间作鼠茅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杂草是制约茶园生产管理的一大难题,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且人工成本较高,化学防治方法又给茶叶品质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且可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除草技术.鼠茅草种植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果园杂草控制技术,它的生长可抑制果园中大部分杂草的生长,若将鼠茅草引种于茶园,或将有利于茶园的生产与环境保护等.本研究通过两个方面来验证鼠茅草在茶园中种植的适应性:一是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明确鼠茅草种子的萌发条件;二是通过大田试验验证鼠茅草在茶园种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鼠茅草种子在10℃下可顺利萌发,所需时长为13-14天,发芽率为71.14%,对种子采用浸种1天的处理后,发芽率可以上升至74.86%,发芽时长减少1-2天;试验表明鼠茅草在茶园的适应性良好,秋季播种在茶行间,越冬后在次年3月份反青,6月份倒伏后可抑制大部分杂草的生长.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园适宜间作鼠茅草,鼠茅草的生长可有效控制春夏杂草的生长.因此该项生态控草技术可有效解决茶园杂草问题,为茶园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茶科技专著《茶园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谱》8月上旬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张觉晚等主编,分为茶园杂草的识别和茶园草害治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了较常见的183种茶园杂草,每种杂草均用清晰的原色图片展示,并对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作了叙述;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茶园杂草的防治方法,将茶园杂草的识别和有效防除融为一体。该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兼有学术性和史料性,适宜  相似文献   

7.
幼龄茶园防旱保苗是茶叶生产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夺取今后茶叶稳产高产,必须切实做好这一工作。在这里介绍一下我们地区防旱保苗的几条技术措施,供参考。①中耕除草,适施追肥。宜在雨后刚晴用手拔掉茶苗周围杂草,进行  相似文献   

8.
柳丽萍  臧聪  钱义荣  王校常 《茶叶》2021,47(3):174-176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湖州地区生产茶园实施的一种新的以草抑草技术,即通过选择性去除一些恶性杂草,留养一些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的杂草,如马唐,一点红等,最后形成这些保留杂草为主的茶园杂草生态,达到抑草目的,免去茶园除草.这些杂草一个共同特点是根系浅,高度中等以下,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目的与意义;为了探索茶园应用免耕法的效果,我们在松溪县松源镇水南村茶山的10亩茶园上,进行免耕与传统的耕法对比试验,具体办法是:首先在建园时采用挖70—80cm深,宽30cm的壕沟,并施足底肥的建园方式。茶园建成后的管理:梯层与梯壁用草甘磷灭草,采用不翻土(少翻土),不中耕(少中耕),试验表明免耕法是保水、保土、保肥和提高土地生产力都起一定作用。经过试验我们认为免耕茶园有一定推广意义。二、保肥效益分析试验表明,频繁深翻,中耕除草等极大地加速了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使土壤疏松后易受雨水冲刷,土壤中大量的有…  相似文献   

10.
茶园杂草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茶园杂草是茶树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量大,季节性强。茶园杂草的生长在对茶树生长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对茶园内生物链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茶园杂草的防治措施和生草综合利用二个方面阐述茶园杂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安吉白茶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月  赖建红  孙万春  曹芸 《茶叶》2021,47(1):35-3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种植、秸秆覆盖和种草覆盖三种有机替代模式对安吉白茶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及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种植鼠茅草模式均能提高安吉白茶产量和品质,产量分别提高4.22%和5.82%,酚氨比分别下降0.12和0.04,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3.79 g/kg和12.94 g/kg.种植鼠茅草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凯捷政和生态茶园基地为示范点,探索山区丘陵地带生态茶园适用耕作机的选型与操作技术,总结出耕作机在茶园管理中翻土、除草和施肥的应用技术,并对耕作机在茶园应用中的效果和效益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为耕作机在南方丘陵茶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海卫  谭和平  李刚  谢驰  李建 《茶叶科学》2014,34(4):381-386
为减少滚筒式杀青机中螺旋导叶板设计的盲目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精度,分析了对数螺旋线的螺旋角对滚筒式杀青机生产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在导叶板螺旋运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分段设计导叶板的方法,并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滚筒杀青机筒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研究杀青叶在仿真固定螺旋升角与分段设计的导叶板在杀青机稳定工作时的受热状况,以及杀青叶在滚筒中的推送情况,验证了分段设计导叶板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绿茶的杀青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省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意愿,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安溪县181户茶农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地茶农茶园规模小而分散、生态建设跟不上、对生态茶园理解不够准确、建设能力不足,对生态茶园建设的决策谨慎,存在劳动力缺乏、资金不足等困难,进一步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得知,生态茶园建设成本和生态茶园的收益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生态茶园建设培训和生态茶园建设补贴力度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相邻茶园生态情况对茶农生态茶园建设意愿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强茶园生态建设的培训与引导、组织连片建设与示范、优化补偿方式、提供专业服务以降低管理成本、以养代补提高收入预期等措施补偿生态茶园建设的外部性,激发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积极性,促进生态茶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越冬期不同的覆盖材料对茶园土壤温度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寻求效果佳的防冻材料,研究采用稻草、白膜、黑膜、稻谷壳和防草布等5种材料在茶园行间进行地表覆盖,比较不同材料覆盖后对土壤温度和茶叶产量、品质,以及春茶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进行覆盖的对照,5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平均增温1.5~2.9℃,且覆盖后可使茶叶产量提高4.3%~13.6%,春茶萌发时间提早2~4 d,其中增温效果稻草和稻谷壳优于其他材料。使用稻草和稻谷壳覆盖后,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均有所提高。综合比较来看,稻草和稻谷壳的增温效果较黑膜、白膜和防草布更好,而且能提高茶叶产量与品质,更适合作为茶园越冬期防冻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6.
GIS在茶园管理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凌文  郑永德  杨巍  陈潜 《茶叶》2007,33(3):140-143
本文简要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茶园管理领域的应用状况,建立基于GIS的茶园管理模式,并对GIS技术在茶园管理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有机茶是现代茶叶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如何解决有机茶种植过程中的养分来源问题,关系到有机茶园建设的成败.本文从表土利用、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阐明有机茶园的土壤培肥机制,为解决有机茶园建设过程中养分来源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安吉白茶茶园风扇防霜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陆文渊  钱文春  顾泽  程玉龙  楼黎静 《茶叶》2009,35(4):215-218
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茶园昼夜温差大,逆温天气频繁出现,凌晨5:00左右逆温最强,风扇高度与茶园冠层的温差达到了4℃;霜冻天气来临时,防霜风扇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茶园冠层平均最大增温2.8℃,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每台茶园防霜风扇系统平均每年可减灾增收1922元/亩。  相似文献   

19.
套种圆叶决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建丘陵山地茶园普遍面临的土壤退化,季节性干旱严重、生态组分简单、生态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结合目前茶园管理模式,以常规清耕茶园(定期锄草)为对照,研究行间套种豆科绿肥闽引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minyin’)对茶园温湿度、土壤理化性状、茶树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茶园相比,套种圆叶决明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P<0.05),其中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加57.78 mg/kg;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套种圆叶决明茶园土壤含水量(0~20 cm土层)显著提高(P<0.05),达21.84%,空气温度日变化幅度降低5.1℃,空气湿度日均值显著提高3.9%;同时显著提高夏茶氨基酸及茶水浸出物含量(P<0.05)。茶园套种圆叶决明能有效改善茶园土壤质量及光、温、湿等小气候条件,表明该品种是一种适宜山地茶园推广利用的优良绿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