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自1984年首次在江苏暴发流行。到目前为止,该病已呈世界性分布,其发病率、致死率都很高,流行广、传播快,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要想发展养兔业,首先必须控制兔瘟,但现在所使用的兔瘟单价或多价疫苗,多数用户反映效果不如以前,免疫有效期短,保护率低,有些疫苗即便是超剂量使用,免疫有效期还不到3个月,致使非典型兔瘟呈上升趋势。目前该病并没有病毒变异株或多个血清型的报道,但是其流行病学又有了新的特点———发病日龄低龄化,甚至哺乳兔也有发病,为此我们用本场兔瘟野毒制取灭活疫苗,它的保…  相似文献   

2.
生产实践中常有人反映兔子接种兔瘟疫苗后又发生兔瘟的问题,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1疫苗效价不高由于兔瘟疫苗有正规批号的不多,大部分生产,单位规模小、操作欠规范,技术设备水平不高,生产的产品均匀度和整齐度不够,致使有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免疫失败。2疫苗保存不当或失效一般兔瘟疫苗的正常保存温度为2-8℃或常温。温度过高或冷冻保存,会使疫苗失效3过期使用任何疫苗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过期则失去免疫力。如果把过期的疫苗当作合格产品来用,免疫肯定也是无效的。这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4注射时间的不合适有资料表明,用兔瘟疫苗…  相似文献   

3.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之一。它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特征。1984年以来,一度在中国大规模流行,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近年来,兔瘟疫苗虽已广泛普及使用,但对兔瘟病的控制并不理想,免疫失败经常发生。现就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兔瘟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家兔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使用一般常规药物不能有效控制,是我国养兔业最大的威胁。兔瘟疫苗预防家兔兔瘟免疫效果好,可起到较好预防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家兔兔瘟免疫效果不理想,使兔瘟在局部地区不断有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兔瘟     
一、病名:该病为最近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名称尚不一致。有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热、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病毒性出血性肺炎等。但目前称呼兔瘟者居多,尤其在实际工作中及疫苗名称上都以兔瘟使用的最广泛。二、病原: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电镜下呈球形,20面体对称结构。直径40nm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兔瘟(慢性兔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地区首次发现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并分离到病毒以来,该病随后蔓延至全国及世界各养兔国家,至今已20余年。目前,兔瘟在我国已位列家兔最主要的传染病之首.人们对其的认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兔瘟出现不久兔瘟组织疫苗即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其免疫效果确实可靠,对防制本病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1987年建场养兔以来,就对兔瘟非常重视,大兔每年注射2次兔瘟疫苗,每次剂量1毫升,出生的小兔离乳后,及时注射兔瘟苗0.5毫升,为了提高抗体水平,60日龄又进行两免,每只1毫升,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兔群均获得了免疫而无病发生。自1994年以来,...  相似文献   

8.
在养兔过程中 ,兔瘟免疫接种失败 ,是养兔场(或户 )最棘手的问题。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兔瘟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现作一介绍 ,供参考。选用疫苗一定过关首选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包装要符合生物制品要求 ,标签说明清楚 ,标有批号、生产日期及失效期 ,瓶塞完整未松动。疫苗外观应呈淡红色或灰暗色 ,上面液体较清 ,下有松散沉淀 ,用手一摇成为均匀液体。有条件的兔场 ,对新购进的疫苗应进行效价测定 ,效价应不低于 1∶640。注射的剂量一定准确剂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应严格按规定剂量注射 ,切忌用量过小 ,更不应使用超过有效期或由于运输…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即兔瘟,是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传染迅速、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地危害了我国养兔业的发展。由于高密度的使用兔瘟疫苗进行防制.目前该病在很多地区里现非典型性流行。以下是我公司技术部遇见的两起非典型性兔瘟病例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高致死性的疾病,对养兔业的危害巨大。介绍了兔瘟流行的特点及兔瘟疫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兔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之一,具有发病急、传染迅速和死亡率高的特征。1984年以来,一度在中国大规模流行,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近年来,兔瘟疫苗虽已广泛普及使用,但对兔瘟病的控制并不理想,免疫失败经常发生。现就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探讨,以供参考。1免疫失败的原因1.1早期野毒感染家兔接种兔瘟疫苗7~10d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如果兔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不好,被兔瘟病  相似文献   

12.
疫苗接种是预防兔瘟的有效方法之一,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兔瘟疫苗的兔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根据对文成县兔瘟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疫苗质量、兔子的机体状况、免疫操作技术等是当地兔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与疫苗质量相关的因素包括疫苗效价、性能、疫苗的运输和保存以及质量标准;与兔子机体状况相关的因素包括遗传、母源抗体、营养、疾病干扰和应激等;与免疫操作相关的因素包括免疫途径、方法和剂量等。政府部门应加强兔瘟疫苗管理工作,净化生物制品市场;基层兽医部门应健全兔瘟疫苗供应网络,完善管理办法,确保兔瘟疫苗的质量;养兔场应正确选用疫苗、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和操作程序,保证免疫质量。对于提高文成地区兔瘟免疫质量,保障当地兔业生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用免疫原性好的兔瘟抗原加工成浓缩兔瘟灭活组织疫苗,按特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健康商品鸡群,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免疫鸡群血清和卵黄的兔瘟抗体效价,适时收集高免卵黄,选用特定的抗体分离提纯工艺,研制对兔瘟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的精制卵黄抗体。经实验室生物学检验,本品使用无刺激,作用迅速,对兔瘟早期治愈率为80%,对兔瘟紧急预防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兔瘟诊断失误浅析河北农业大学071001谷子林兔瘟是家兔主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一般药物难以控制,对我国兔业造成很大威胁。尽管有特效疫苗对该病进行预防,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局部地区还不断发生和流行。特别是由于人们诊断上的失误,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养兔生产中,虽已接种了兔瘟疫苗,但在规定免疫期内仍可能发生兔瘟或抗体检测不达标,甚至整个兔群仍可能暴发兔瘟等情况。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深入调查,对家兔免疫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兔瘟发病原因1.1免疫失败主要由于疫苗质量下降,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保存不当,免疫操作不规范(如注射剂量不够、漏免)等多种因素造成。1.2饲养管理不完善没有定时定期的投放饲料,缺乏科学饲养技术知识。兔舍的卫生环境差,不消毒,舍内空气质量不好,温湿度控制差,兔患病后未及时治疗等原因都会使抗病力下降,使免疫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3品种质量差由于品种质量方面的因素影响,兔自身体质较弱,抗病力差,发育不良等,易受兔瘟病毒的感染而发病。2临床症状该病多发生于50日龄以上的幼兔,潜伏期一般2~5d,死前不食,呈短暂的兴奋状态,如在笼中乱…  相似文献   

17.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对兔危害极大的传染病,预防接种是防治该病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因操作技术失误导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2000年冬至2001年春,我市所辖郊区、安阳县以及毗邻的河北省临漳县的一些养兔户在对断奶兔注射兔瘟-兔巴氏杆菌-兔魏氏梭菌三联疫苗7~15天后,仔兔群爆发兔瘟,随即用兔瘟灭活苗紧急接种,病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据笔者对接诊的7个养兔户统计,断奶仔兔537只,发病死亡194只,死亡率36.1%。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生免疫失败的7个养兔户中,饲养獭兔5户,饲养肉兔…  相似文献   

18.
一些养殖户在给家兔防疫时注射冷冻保存的兔瘟疫苗,又发生了兔瘟,经济上受到损失。兔瘟疫苗保存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疫苗在低温的冷库或冰柜里保存而结了冰,使疫苗的效力大大降低,甚至失效。保存兔瘟疫苗温度应以0℃~8℃为宜。  相似文献   

19.
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败血性、致死性以及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兔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综述了兔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就兔瘟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讨论,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兔瘟是由兔出血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出血性肺炎。本病在1984年首次在我国发现,兔场一旦发生该病,可能会使兔群全群覆灭。目前我国尚未研制出成功的弱毒疫苗,现在主要采用组织灭活苗进行免疫预防。兔瘟疫苗主要根据出血性病毒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力而保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兔能很快地引起免疫应答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的这一特性研制而成,现将兔瘟自家灭活疫苗的制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