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P保护行动规划"是美国根据本国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研究并应用的一种保护行动方法。本文根据小五台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按照"CAP保护行动规划"框架和思路,对本保护区保护行动所面临的威胁因子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表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成果,运用保护行动规划(CAP)理论和方法,分析确定了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和关键威胁因子,并采用参与式的方法,对主要保护对象威胁因子重要性进行分级排序,提出了保护目标和保护行动对策。  相似文献   

3.
不合理规划是我国目前自然保护区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网络内适宜栖息地的评估,发现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网络没有基于适宜栖息地的生物边界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各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质量差异巨大,造成目前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网络功能不均衡,影响其效率和保护成效。适宜栖息地是保护区境内具有保护贡献的土地,是体现保护区功能的区域,是保护区及网络规划的核心。基于适宜栖息地的保护区网络规划和优化能提高我国保护区及网络的功能和效率,减少保护的土地成本,能有效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过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自然保护地已逾12 000个,覆盖陆域面积约18%。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自然保护地间交叉、重叠、管理目标冲突越来越严重,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地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与规律,首次以保护管理效能为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案,即以管理目标为主线、保护管理效能为导向,可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遗迹景观保护区、自然资源保育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6类。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为首要目标,能够涵盖最广泛的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过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自然保护地已逾12 000个,覆盖陆域面积约18%。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自然保护地间交叉、重叠、管理目标冲突越来越严重,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地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与规律,首次以保护管理效能为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案,即以管理目标为主线、保护管理效能为导向,可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遗迹景观保护区、自然资源保育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6类。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为首要目标,能够涵盖最广泛的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较早和较多的省区之一,但目前还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保护区进行评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广西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估,为自然保护区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资源保护的主要手段.文章介绍了参与的概念,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开展参与式管理的必要性,以太白山保护区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分析和探讨了社区共管、游客参与式巡护及宗教信徒参与保护工作3种模式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区持续开展参与式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建伟 《国土绿化》2019,(10):50-53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从零开始并逐步完善,也同样走过70年历程。在生态系统与重要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形成了由国家公园(试点)、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组成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短短70年,中国自然保护事业成就有目共睹。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超过十类的自然保护地。截至2018年,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1.18万处,其中国家级3766处;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以上,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天奇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53-54,57
在黑龙江盘中自然保护区区位、用地和资源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对保护区进行类型划分,确定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和规划目标,划分出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大功能区域的范围和面积,进而再对保护区的规划管理设施和规划管理措施进行总体探讨,从而保证黑龙江盘中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是世界和中国在保护区数量攀升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应采取宏观调控与保护区自身管理相结合的措施来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改进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建立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体系、改善保护区的投资渠道、完善保护区法律体系是建立有效管理的外部保障系统的主要途径;完善保护区自身的有效管理过程需要从资源保护与监测、环境影响评估、加强科学研究、规范生态旅游、开展环境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