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Ⅲ号(Dimilin Ⅲ)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Ⅲ对减少松毛虫取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取食灭幼脲Ⅲ胶悬剂溶液处理的松针3 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 d后,50 mg/kg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组的幼虫平均体重下降了62.09%.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治效果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AS-2型杀虫乳剂四种化学药剂进行油桐尺蛾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桐尺蛾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和AS-2型杀虫乳剂具有较好的杀虫速效作用;5%吡虫啉乳油具有较好的杀虫缓效作用;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兼具速效和缓效作用,为生产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松树和杨树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3号降解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国涵 《林业科学》1991,27(4):452-456
三北防护林地带,食叶性害虫经常暴发,使用灭幼脲3号(简称灭幼脲)杀虫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应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油松林和杨树(小美旱、黑杨)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的降解转化的研究。一、实验方法 (一)灭幼脲在不同树种林下土壤中消失动态 1987年6月2日于北京西郊人工杨树(小美旱、黑杨)林内,每亩喷25%灭幼脲胶悬剂40g杀灭杨毒蛾等,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多点采集土样,到8月1日止。1988年5月4日于陕西韩城雷寺庄林场,在喷杀松毛虫的10年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对萧氏松茎象成虫取食、繁殖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00,2000,3000倍灭幼脲水溶液处理的湿地松枝条饲养萧氏松茎象成虫,结果表明:灭幼脲对萧氏松茎象卵的孵化率影响有显著差异,1000倍液对卵的孵化抑制率最大,为81%;对成虫产卵量和取食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用1000倍液处理的枝条分别饲养成虫5,15,30 d后改用无药枝条饲养,对成虫产卵前期、产卵量、历期和卵的孵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并初步推断,灭幼脲在成虫体内存留10~15 d.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为阿维菌素和灭幼脲Ⅲ号两种生物农药的复合制剂,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具胃毒兼触杀之功效.运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时,应采用80 mL/hm2(600倍液)的剂量进行低剂量均匀喷雾,可达到药物用量少、防效...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Ⅰ、Ⅲ号防治鞭角华扁叶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在仙居县萍溪林场采用灭幼脲Ⅰ号(每公顷用量150、205、300g)和灭幼脲Ⅲ号(每公顷用量225、300g)防治鞭角华扁叶蜂幼虫,144小时的校正死亡率为92.6%~99.3%。灭幼脲Ⅲ号每公顷用量300g对虫卵孵化抑制率59.4%~76.0%。  相似文献   

7.
灭幼脲对杨干象作用机制和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苗建才  郝然喜 《林业科学》1994,30(4):325-331,T001
采用灭幼脲油剂,油胶悬剂等,用点涂的方法对杨干象幼虫和成虫进行了适时防治,结果表明:灭幼脲油剂可抑制表皮几丁质的合成达15%以上;灭幼脲油胶悬剂抑制杨干象成虫精巢和卵巢的发育,可使成虫产卵间降低40-70%,使卵的孵化率降为零。这为杨干象的防治找到一条高效,安全,经济,易全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K)〕是我省徐州地区侧柏林的重大食叶害虫。我们在1978~1979年通过室内和林间地面试验证明灭幼脲Ⅰ号对侧柏毒蛾具有较高的药效。1980年春结合飞机治虫,进行了飞机喷洒灭幼脲Ⅰ号防治侧柏毒蛾试验,飞机喷洒一架次,面积180亩,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药品来源和配制:灭幼脲Ⅰ号由江苏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提供(1980年春合成)。用丙酮作溶剂。每100毫升丙酮中溶解灭幼脲Ⅰ号1克。加入2毫升0212乳化剂(南京钟山化工厂出品)。配制成乳剂备用。 2.喷洒浓度和用药量:运五型飞机装水量为1000公斤。用灭幼脲Ⅰ号280克(用丙酮28000毫升、0212乳化剂560毫升配制)。喷洒浓度为280PPM,喷洒面积为180  相似文献   

9.
用3.75%灭幼脲Ⅲ号油剂防治樟子松蠹象幼虫,杀虫率达94.75%;用15%灭幼脲Ⅲ号油剂处理成虫,可使雌虫产卵量降低43.3%-61.4%,卵孵化率降为0。用该种方法处理饵木,6月份饵木不需要剥皮处理,可提高饵木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毒蛾幼虫试验:对其它虫态的延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低于杨毒蛾Stilpnotia candida幼虫期灭幼脲Ⅲ号最佳用药量(450g/hm2)的5组防治试验,得出灭幼脲防治对杨毒蛾其它虫态延续作用显著,防治用药150g/hm2以上,杨毒蛾一个世代内总杀虫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火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具体取决于火烧烈度和土壤类型等因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是指土壤结构抵抗外界机械应力破坏的能力,土壤团聚体是反映土壤健康的一个参数,因为它与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质密切相关。火烧对团聚体的影响是复杂的,这取决于火烧对与其相关的土壤有机质、斥水性和土壤矿物等因子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关于火烧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观点不一,而关于火烧后土壤团聚体性质的改变对土壤系统功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病虫害影响竹子生长,制约着竹林产业发展。由于植物线虫病害症状比较隐蔽,植物线虫对竹林的影响通常难以评估且容易被忽视。本文对国内外竹子线虫的种类、分布和寄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全世界已报道竹子寄生线虫82种,隶属于4目、12科、29属,其中,国内报道了竹子线虫36种;美国和印度的竹子寄生线虫比较丰富,分别报道了38种和20种。植物线虫对竹子的致病性研究较少,印度报道了植物线虫对竹子造成的损失,美国报道了2种寄生线虫侵染竹子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本文对我国竹子寄生线虫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竹子寄生线虫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世界人工林的发展动态以及人工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从人工林与乡土森林的比较中, 表明了多数情况下人工林支持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少于乡土森林植被, 同时表明了人工林已经成为一些稀有、濒危物种的重要庇护所和替代生境, 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人工林并不是生物多样性〝沙漠〞的观点; 分析了影响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及保护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库布齐沙漠东缘沙物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沙地深层钻芯资料,分析了库布齐沙漠沙物质的特征,探讨了地质环境和丰富沙物质的关系。根据地层承压水层的分析,白垩纪以后,沙土剖面经历了由蓝变黄以及物质颗粒由细到粗等一系列变化,表明库布齐沙漠至少经历了2—3个时期才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地貌特征的沙漠景观。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黄土区沙棘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代琼  梁一民  黄瑾  姜峻 《沙棘》2004,17(1):8-13
1994~2002年先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安塞、吴旗县进行了沙棘形态解剖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叶具发达的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和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对大气干旱有强的适应性。根的周皮薄壁组织发达,细胞和细胞间隙较大,持水力强。沙棘由于具耐旱和节水型御旱的形态解剖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使沙棘耐旱、抗寒、耐水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并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以上研究为沙棘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大面积荒山抗旱造林,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以灌木为主的沙地植物水分生理特征及其研究内容、方法进行了简述.沙地植物耐旱性评价指标由植物形态解剖学特征向生理生化特征发展.研究表明,不论是形态解剖学表现,还是水势、蒸腾等其他水分生理表现,沙地灌木都有着适应干旱条件的特点,并通过多种途径达到避旱的目的.传统理论和方法仍有许多应用.SPAC理论为人们系统地定量研究水分的运输及能量转换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各种尺度上的动态研究和模拟方法在干旱区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ASP.NET的造林专家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ASP.MET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采用知识库和专家系统原理构建造林专家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SP.MET技术及造林技术,实现了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方案咨询,从而使造林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雷竹山地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试验研究表明:山地不同坡位对雷竹笋用林的造林成活率、出笋成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山坡下部造林效果明显比山坡中部、上部好;雷竹上山造林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9.
一品红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品红组织培养以花轴序、叶片或顶芽、腋芽为外殖体,在MS BA2.0mg/L NAA0.50nm/L 蔗糖30g/L 琼脂5g/L CH70mg/L pH5.8的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后转接到MS BA0.5 NAA0.20 蔗糖30g/L 琼脂5g/L。 pH5.8的培养基上扩繁,增殖率为13.1,丛生芽分化快;生长速度快,将2cm左右嫩梢剪下接种在1./2MS NAA0.1 蔗糖15g/L 琼脂5mg/L pH5.8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10d左右即可生根。一品红组培苗生根与继代次数关系密切,继代次数10次以下,生根率达100%,之后逐渐下降,需要重新建立培养系。试验总结出一品红12个品种组织培养的一整套技术,为一品红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植被与土壤互动效应并概述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影响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了常用植被恢复评价土壤质量指标及目前植被恢复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走向。在总结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对土壤质量从物理、化学、生物因子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 辅以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反映土壤质量综合效应, 是今后植被恢复评价土壤质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