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我国食用菌菌渣的应用现状、利用价值和不同菌渣的理化性质差异,以大量实例详细介绍目前菌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包括种菇再利用技术、肥料化利用、基质化利用(无土栽培)、饲料化利用、垫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和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  相似文献   

2.
节约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途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需合理利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合理选择植物资源,优化植物配置。结合利用循环再利用理论,详细介绍废弃物景观再利用、园林垃圾的基质化处理与再利用、雨水和城市中水的回收与再利用,并简要介绍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液体发酵方式,测定了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初始pH对不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对麦芽糖、甘露糖利用效果较差;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对硝酸钾和尿素利用效果较差;对矿质元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铜的利用效果较好,对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锌的利用效果较差;最佳初始pH为4。  相似文献   

4.
红叶石楠在濮阳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叶石楠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红叶石楠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方法、利用价值以及栽培管理技术,为红叶石楠的广泛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雨水在绿地、道路广场及屋面3种下垫面利用特点的分析,提出雨水收集的合理方式,并通过对国外雨水利用优秀案例的分析,介绍利用雨水的途径.以期得出一些有利于我国雨水利用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永利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1):167-168
对古冶区地形、土壤分类及分布、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方案,简要分析土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利用方向和重大意义,同时提出加快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对策,进一步阐述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对保护生态与环境、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工业的良性循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探讨不同碳、氮源对桦褐孔菌F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桦褐孔菌F1菌株菌丝体对碳源利用比较广泛,单糖、双糖、多糖、醇类均可利用,但利用效果有所不同。通过对菌球生长性状的观察,pH、菌球干重、发酵液多糖含量等的测定及方差分析,明确葡萄糖和甘薯淀粉是桦褐孔菌F1菌株液体培养较适宜的碳源。桦褐孔菌F1菌株菌丝体对氮源利用也比较广泛,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但利用效果以蛋白胨为好。  相似文献   

9.
秦彬  唐静 《西南园艺》2014,(6):32-34
介绍重庆市武隆县有机肥料资源与利用现状,分析武隆县有机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农民施用有机肥的意识、加强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合理推广普及科学配方施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核心就是利用蚯蚓消解菌渣,产生大量蚯蚓动物蛋白与蚓粪生物有机肥。对食用菌菌渣资源及利用情况、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内涵及意义、蚯蚓处理食用菌菌渣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菌渣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鲜食番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番茄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对番茄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秸秆废弃物的就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国内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还田,用作肥料、基质,用作生产食用菌、沼气、饲料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路径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探讨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指出在番茄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面仍然缺乏深入的研究等问题;同时,建议因地因时地探索和研究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多样、有效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19,(23):145-146
小五台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为了研究小五台山特色资源利用情况,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以小五台山的野菜、药材、草场和旅游资源的利用及其影响为研究内容,对小五台山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果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合有关文献对主要果树多倍体的现状、果树多倍体育种的途径及其取得的成就、果树多倍体的鉴定、果树多倍体育种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果树多倍体育种的途径主要有利用对自然变异的选择获得多倍体、利用人工诱变获得多倍体、利用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利用胚乳培养获得多倍体和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培育多倍体;对多倍体的鉴定可以从形态特征、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和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面来考虑;在今后的果树多倍体育种中应注意确定合适的倍性作为育种目标、重视多倍体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应用、重视对多倍体嵌合类型的分离纯化、注意利用现代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要加强对多倍体育种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利用,在介绍食用菌菌渣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从食用菌栽培再利用及用作饲料、肥料、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途径的研究进展,指出菌渣利用中存在的理化性质研究薄弱、研究应用缺乏协作、应用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如加深基础研究;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和行业间的合作;加强菌渣利用的应用研究等。综合来看,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以天山二号白灵菇为试材,棉籽壳为栽培料研究了白灵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碳源的降解利用规律。结果表明,白灵菇在整个生长期内以降解木质纤维素为主,生殖生长阶段更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碳源,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和菌丝后熟阶段被利用。在整个生长期内,纤维素降解40.24%、半纤维素降解32.06%、木质素降解34.61%、木质纤维素总降解35.52%。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降解速率在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较低,生殖生长阶段明显加快。在不同生长阶段木质纤维素的各成分被优先利用的次序存在差异,前35d优先利用木质素,且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平衡利用,后熟期间优先利用纤维素,原基分化期优先利用半纤维素,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果树三倍体的研究进展:果树三倍体育种的途径主要包括利用对自然变异的选择获得三倍体、利用有性杂交来培育三倍体、利用胚乳培养获得三倍体和利用原生质融合培育三倍体;对三倍体的鉴定主要从形态特征、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和染色体数目等方面来考虑,同时对今后果树三倍体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特别是广东省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意义、国内外创新利用的情况、进一步创新利用的内容方向、前景等进行了综述介绍和前瞻思考,指出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应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新品种选育及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传统加工制作模式改进工作,同时应选育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专用型、耐贮运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栽培食用菌产生大量的菌渣,资源化利用菌渣,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是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从二次种菇、生物炭、肥料和栽培基质等7个层面综述了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方向,分析了目前菌渣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菌渣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张月华  姚祥坦 《中国食用菌》2010,29(2):66-66,68
嘉兴及浙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蚕桑产地,桑枝条资源丰富。杏鲍菇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的能力较强,利用桑枝屑替代棉籽壳作为原料生产杏鲍菇,可有效利用桑枝条,综合增加桑枝条的利用价值。综合总结了利用大棚等简易设施栽培杏鲍菇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连地区樱桃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Biolog生态微平板法,分析了大连地区黏土、沙壤土、粗骨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樱桃园微生物代谢活性及其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群落代谢活性、底物碳源利用数(S)、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指数(J)均为黏土〉沙壤土〉粗骨土,3种质地的土壤细菌碳源均以利用碳水化合物为主,而对芳香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的利用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