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叶杨树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是指发生普遍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尺蠖,舞毒蛾、柳毒蛾和杨毒蛾等。由于杨树食叶害虫涉及种类多,其防治方法也不尽相同,也可参照相关种类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杨毒蛾(Stilpnotia candida)是辽西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在阜新市南部乡镇不断有杨毒蛾大面积发生,且危害十分严重,幼虫期最高虫口密度可达500头/株以上,平均虫口亦达321头/株,为探讨毒绳防治杨毒蛾效果,于2006年春将防治松毛虫的毒绳试杀杨毒蛾幼虫的应用示范试验,现累计施用近1.33万hm2杨树林,试验杀虫效果达90%以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经济的防治方法。除杨毒蛾外,毒绳防治方法尚可供具有上下树习性的森林害虫防治时参考借鉴,可进一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经费短缺一向是防治工作开展中的一大难题。巴州在解决这一难题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制订和出台了关于征收杨毒蛾防治经费的政策,在焉耆盆地的杨毒蛾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人就此谈几点肤浅的见解。一、依法制订防治经费的征收政策1993年杨毒蛾开始在巴州焉着盆地境内暴发成灾,给一向未遇过危险性林木害虫大面积暴发危害的巴州林业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994年,危害面积和程度由上一年的一个乡两千余亩扩大至整个盆地境内的8万亩。1995年发生危害14万亩,由于缺乏防治经验,防治基础薄弱、防治经费短缺…  相似文献   

4.
研究危害指标为制定防治策略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确立了杨树人工纯林三个品种的叶面积与胸径回归方程式,并规定了以每平方米叶面积载虫量为虫口密度单位。确定了白城地区杨树人工林受害允许水平为失叶40%,并测定出柳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杨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 Moore和黑带双尾舟蛾Cerura uinula felina(Butler)的食叶量,确定它们的危害指标为每平方米叶面积载老龄幼虫量分别为16、11、28、7.6和5头。  相似文献   

5.
杨毒绒又名柳毒蛾、杨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70年代中期在博乐地区发生成灾,几经防治都未取得好效果,1987年后博州及兵团农五师联合采用飞机防治,收效明显,凡联合防治的地方,至今没有杨毒蛾发生。经实地观察杨毒蛾在博N卜年发生两代。以2-3令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内枯枝落叶层或疏松林地表层上下越冬,翌春待杨树叶子萌发时,在博州是4月上旬开始活动,白天潜伏,夜间上树取食,5月上、中旬达危害盛期,食叶量大增,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被害树皮缝内、树下土壤或枯枝落叶层的隐蔽处化蛹,蛹期ic天左右羽化,成虫当天即交尾产卵,卵…  相似文献   

6.
抗虫741杨嫩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虫741杨是河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培育的转双抗虫基因杨树品种①。试验观察①表明抗虫741杨主要优点,一是抗虫性强而且稳定。对美国白蛾、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古毒蛾、盗蛾等鳞翅目害虫的杀虫率达  相似文献   

7.
杨毒蛾防治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林 《新疆林业》1996,(2):33-34
杨毒蛾是我区杨树重要害虫,年发生面积在20万亩以上。自1993年以来,乌苏、沙湾、和硕、和静、焉耆、博湖等地杨毒蛾又爆发成灾,来势猛,蔓延速度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近年来各地政府和森防部门组织力量,筹措防治资金全面积极开展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灾情缓解。但在防治中还存在用药单一,虫情调查不及时,防治不周全,不讲防治成本等问题。1996年是能否巩固已取得成果和达到有虫不成灾预期目的关键性最后一年。为此,防治杨毒蛾应抓好几个技术关键:1、抓好越冬代幼虫防治:实践证明:杨毒蛾害虫只要掌握住有利时机,措施适当…  相似文献   

8.
杨树越冬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常见病害有杨树溃疡病、杨树烂皮病、杨树黑斑病、杨树干腐病等。虫害有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桑天牛;蛾类害虫有杨树透翅蛾、杨树卷叶螟、杨尺蠖、霜天蛾、杨扇舟蛾、柳毒蛾、杨小舟蛾等,近几年美国白蛾在有些地区也有发生趋势。如果抓住休眠期的有利时机,结合抚育管理,进行杨树的越冬病虫害防治,对于减少病虫发生基数,减轻来年的病虫危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食叶害虫发生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林木食叶害虫的危害严重,面积大,势头迅猛。对该省以杨柳科为主的乡土树种而言,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给病虫防治带来很大困难。经森防部门调查,常见的多发性的主要食叶害虫有危害杨树的春尺蛾、柳毒蛾,危害桦树的桦尺蛾、桦三节叶蜂,危害云杉的云杉叶蜂,危害柏树的侧柏毒蛾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兴城市速生杨树栽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病虫危害亦日趋严重。文章依据2014—2017年的连续调查、采集和制做标本,鉴定出兴城地区速生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美国白蛾、舞毒蛾、杨雪毒蛾、杨扇舟蛾、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光肩星天牛、杨树烂皮病,对这8种病虫害发生面积及发生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雪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又名杨毒蛾,是“三北”防护林的大害虫,是杨、柳树幼林的大敌。该虫适应性强,繁殖快,为害重。仅四平地区发生面积2.7万公顷,有虫株达97%,每株有虫34~116头。有的林班树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造成经济损失。利用药物防治,不但成本高,易杀伤林内天敌,促使其它害虫猖獗为害(如杀死大量朝鲜紫姬蜂,导致黄刺蛾大发生),还造成环境污染,毒化农、林副产品,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畜、禽的安全。雪毒蛾有6种寄生蜂,幼虫期4种,蛹期2种。保护与利用好这些寄生蜂,对控制雪毒蛾为害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峰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是莱西市主要造林树种,杨树丰产林、通道林带、农田防护林等总面积达1.3万余hm^2。随着杨树面积的增加,食叶害虫的危害日益严重,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虽能控制一时,但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更加猖獗。2001年开始利用白蛾周氏啮小峰对我市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杨扇舟蛾、杨雪毒蛾等进行了防治试验,有效地控制了其危害,并摸找出最佳放蜂时间、蜂虫比例。现将防治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辽西地区由于杨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纯林面积多,导致以杨枯叶蛾、杨二尾舟蛾、杨扇舟蛾、杨毒蛾、舞毒蛾和柳毒蛾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的传播蔓延,严重威胁辽西地区林业生态的安全。通过设点进行了观测研究,以期为森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666.7m^2杨树林地释放5个周氏啮小蜂柞蚕蛹成品茧,自然羽化后可有效防治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试验表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7.1%和34%。羽化后的啮小蜂在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蛹体上寄生率分别达到76.5%、38.5%。  相似文献   

15.
乌兰察布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察布市现有森林面积1446000公顷,森林覆盖率21.94%。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当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也不断上升,达100余种,近年来,能够造成一定危害的常发种类有40多种年均发生面积为5000公顷,约占现有森林面积的3.45%。造成危害的食叶类害虫主要是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落叶松红腹叶蜂、落叶松尺蠖、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杨(柳)毒蛾、春尺蠖、梨星毛虫、苹果巢蛾等;蛀干类害虫有光肩星天牛、芳香木蠹蛾、青杨天牛、沙棘木蠹蛾、白杨透翅蛾等;病害主要是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中旬以来,以舞毒蛾为主的食叶害虫在吕梁地区爆发成灾,仅吕梁山森林经营局的车鸣峪林场和交口林场发生面积就达2.47万hm^2,发生区受害树木叶子几乎被取食干净,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观测研究和防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舞毒蛾防治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全地区杨树害虫的多年调查的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主要以毒蛾类、刺蛾类和天牛类等的为害重,本文针对杨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毒蛾为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常给林业生产带来灾害性的损失。例如:商都县,1964年杨毒蛾大发生,蔓延14个公社,危害面积达5万余亩,被害严重的林分,树叶全部被吃光。过去对杨毒蛾多采用化学防治,但效果不理想,为探索生物防治途径,1982年我们在西乌旗  相似文献   

19.
飞机治虫     
溆浦县利用飞机防治松毛虫、松毒蛾,仅飞行48小时,176架次,防治面积达8.7410万亩,死亡率96.4%。马尾松毛虫、松毒蛾是松林的大害虫每年发生2—3代。特别是马尾松毛虫,一个雌蛾平均产卵500—800粒,繁殖块,取食量大,一条幼虫从孵出到结茧,需食松针800—1000根左右。溆浦县海拔1200  相似文献   

20.
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是夏秋季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兴县部分片林,林网发现杨扇舟蛾危害状。1999年秋季个别地段杨树叶片被杨扇舟蛾吃光,他们及时采取了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治,2000年入夏以后,又组织专入进行预测预报。及时测虫情,并对部分片林、林网成功地进行了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杨扇舟蛾。 一、防治原理 赤眼蜂是杨扇舟蛾卵期的天敌,雌蜂将卵产在杨扇舟蛾的卵内,吸取营养孵化成幼虫,幼虫发育成蛹,蛹不断发育成蜂,羽化后破壳而出,雌雄蜂交配后。雌蜂继续产卵寄生于新的杨扇舟峨卵内,使杨扁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