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江苏为例,阐述了城乡统筹发展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各种要素双向流动、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的一种社会系统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不仅强调城乡经济一体化,同时要求城乡社会各项事业一体化,包括经济布局、科教文卫事业、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为此,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终打破中国社会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赵明波 《南方农机》2022,(7):174-17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对于城市化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发展目标.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能原因,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商务活动的新潮流,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更提高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但通过分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农村电商规划中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展开论述,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协调措施,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鄂州市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相对于全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论是在外的农民还是本土农民,很大程度仍然难以挣脱出自己的土地,要加快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主要措施是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实现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5.
余波  李肖红  杨燕 《农机具之友》2010,(9):41-42,40
村级债务已取代农民负担成为农村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给基层政权组织正常运转、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大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充分认识消化和控制村级债务的重要性,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和措施,确保村级债务化解取得实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震 《农业工程》2018,8(10):150-151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农村物流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与农村产品的流通、经济的联通,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该文在分述几种常见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论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为构建农村物流运作模式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昌吉州经济快速发展,鼓励乡村人口进城,既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镇输入新鲜血液,促进城镇化进程,又可以增添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有效缓解"三农"问题。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即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项目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机械化的发展,监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地位方面进行分析,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对做好监理工作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才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介绍沈阳市城郊乡红星村以发展农业机械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功经验,讨论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辽宁省需要在农业投入、农业生产机械化组织、土地承包方面继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王光龙 《农业工程》2011,1(4):98-102
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直接影响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我国城乡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的主要障碍有城市对农村的垄断型超额收益吸引农村基础性经济要素过度流向城市,农村经济的产业低效化、弱质化制约城市现代化产业要素流入农村或农业,歧视性的居民权益制度阻碍了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有序流动等方面。该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莉青 《农业工程》2012,2(2):106-111
该文认为农村债务逐年增多,已日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困扰着村级日常行政工作的开展。文中对江苏省全省18 262个行政村,负债406亿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村级负债问题要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上入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化解村级负债。   相似文献   

12.
李艳  严谋春  梁凡  罗丞 《农业工程》2021,11(12):134-140
针对陕西省农村经济三产融合低、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收入差距大、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和创新驱动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产业结构抓特色,促进产业融合;经营结构抓质量,推进规模经营;就业及收入结构抓素质,确保就业稳定和收入可持续;要素投入抓创新,提升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13.
黄爱东 《农业工程》2013,3(2):83-87
我国30多年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不相协调,城乡差别较为悬殊,削弱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后劲。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措施,并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绪敖  张兰  姚晓玮 《农业工程》2021,11(12):114-119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乡村产业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采用实地观察与访谈的案例研究方法,选取秦巴山区安康市3个自然村,对乡村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阶段特征判定。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分析,“一村一品”“农业产业集群”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基础。从乡村产业演进过程视角分析,乡村产业振兴的起始阶段是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该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提质增效阶段是通过科技、人才及机制创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高级形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要判定特定村庄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宜产业,通过产业要素聚集,推动乡村产业向高级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15.
规划引导下利津县村庄分类与整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开展村庄分类及其整治策略研究是分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以山东省利津县为研究区,基于规划约束和村庄自身资源禀赋提出了一套先分区、后分类的顺序递进式村庄类型划分方法体系。首先,依据规划引导和特色资源禀赋将村庄划分为城镇化区、特色历史文化区和一般农村地区;然后,构建村庄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一般农村地区的村庄开展具体类型划分;最后,结合村庄演化方向和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社会经济状况,针对城镇化区、特色历史文化区和一般农村地区内的村庄分类结果提出不同的演化分类和整治策略。结果表明:先分区、后分类的顺序递进式划定思路有效落实了城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对不同演化方向的村庄的空间管控要求;利用Ward系统聚类法进行类型划分,能最大程度体现类型区的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分类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利津县村庄可划分为城乡融合型(107个)、特色保护型(6个)、集聚发展型(21个)、存续提升型(180个)和搬迁撤并型(198个) 5类,根据村庄类型特征分别提出了不同演化方向下村庄的整治策略和发展建议。本研究成果可为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6.
李晶  刘鸿明 《农业工程》2019,9(10):158-160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政策支持,回顾了陕西农村所有制经济结构改革的历程。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改革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探索陕西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发展路径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乡村企业上市和规范农村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杨振华  王晓群 《农业工程》2020,10(6):120-123
以校村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为例,通过分析得知,缺乏技术是陕西省太白县高码头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校村合作规划延伸拓展了产业链,形成集群效益,同时加强了产业人才培训。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郊野民宿项目为依托,推出一系列优质品牌农产品销售和农事体验项目,使村产业进一步发展,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分红逐年增加和就近就业,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实效。   相似文献   

18.
刘飞 《农业工程》2019,9(2):108-109
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带动农村周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从现阶段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区域经济建设还是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时期,需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认真分析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从而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该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策略进行分析,以期研究结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