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韦林 《广西植保》1989,(3):33-35
马尾松毛虫是我区松树的大害虫。过去尽管积极防治,但措施不当,松毛虫为害仍然未能控制。综合防治是目前较理想的防治措施,但其做法尚未见系统报道。作者从回顾我区的防治实践和参考国内外文献,根据区情及林业生产现状,就松毛虫综合防治的理论与途径;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onctatus Walker)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造成大面积松树死亡。江苏省历年用六六六等农药大面积的飞机防治控制此虫的猖獗。长期使用,不仅松毛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目前这类有机氯农药已停止生产,1983年以来,在十几个品种中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良农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也是我市重要的建筑用材林,面积有100万多亩。近年来,松毛虫在我市经常发生危害,严重影响松树生长。1966年,我市发生为害面积26,000亩,当时我们组织了30人历时7天,用飞机喷洒六六六粉和滴滴涕进行防  相似文献   

4.
松毛虫是为害松林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难以防治。利用卵寄生蜂防治松毛虫是生物防治的一条好途径。 江苏省松毛虫生物防治协作组,组织了科研、教学、生产等十二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了以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的大面积示范。总计动用柞蚕茧近万公斤,培育松毛虫赤眼蜂约18亿头以上,防治示范面积七千余亩。大部分放蜂林区都起到了控制松毛虫为害的显著效果,所有放蜂区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林间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在放蜂林区,由于停用了飞机治虫,更新了部分成年纯松林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逐年减轻。近十多年来未用药防治。在若干年后松干蚧虫与松材线虫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飞防区,至今林相清秀,长势喜人,充分体现了生物防治的长久的效应,生态条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生物防治的前景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5.
1976年以前,马尾松毛虫在广东仁化县从未猖獗为害。从1976年开始,城口等公社的个别大队出现零星严重为害,但面积不大,一般只有20~30亩。1977~1978年曾采用烟剂、白僵菌粉加六六六粉对第一、二代幼虫进行防治,但因虫龄较大,气候(高温、干旱)不适,防治效果不佳,虫口密度仍然很高,被其严重为害的面积达800亩左右。1979年马尾松毛虫蔓延至全县,被严重为害的面积达247000亩,约占全县松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严重影响松林生长和松香的产量。1980年4月中旬采用白僵菌对越冬后的6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全面的防治,在247000多亩受害的松林上取得了90%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是广西松树的主要害虫。本文通过总结三十多年来的防治实践,结合当前区情,提出我区防治松毛虫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必然性、理论基础及其途径。 从目前防治松毛虫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看到,我区自从1971年推广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以来,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有些地方盲目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松毛虫产生了抗药性,引起了虫口回升和林内次要害虫猖獗等“农药恶性循环”,虫害始终未能解决。 第二部分提出综合防治理论和指导思想,确定它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的防治策略,采  相似文献   

7.
松树萎蔫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危险性流行病。它的病原是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 1934)Nickle 1970,以昆虫为传播媒介,同时随着被侵染的原木调运而迅速地扩展蔓延。一、分布与为害松树萎蔫线虫病最早于1905年在日本九州长崎市周围发生,之后,该病逐渐扩展到九州、四国和本州的广大地区。1939年松树的年损失量增加到20万立方米;1948年达123  相似文献   

8.
陈斌  苏宁 《江西植保》2009,32(3):133-133,132
江西省新建县厚田乡位于新建县南端,属沙漠丘陵地带,全乡沙化面积1 953.3 hm^2,从1983年开始开展治沙工程以来,栽植湿地松面积1 426.7hm^2。松树为防风固沙,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美化家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马尾松毛虫也发生严重,本文就厚田乡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前言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松树的主要害虫,对林业生产危害很大,一般使用飞机防治,虽效果好,但难免对天敌有所影响,为探索飞机喷洒生物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效果及经济效益等问题,1984年中国民航局把飞机喷洒青虫菌六号液剂(Bacillus Thurinoiensis Var galleriae)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两年来,由民航广州管理局专业航空处,湖北省林业厅营林处,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民航湖北省局,广州市林业局等部门共同合作,在湖北、广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松树的主要害虫,据1981年统计,南方十五省区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达3388多万亩,严重影响了松木生产和松脂的产量与质量。近年来对松毛虫的防治除积极开展地面机械和航空化学防治外,还进行了航空施用菌剂和释放寄生蜂等生物防治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地区基本控制了松毛虫的危害,如河南固始、湖南浏阳、广西高峰林场等保持了连续9年没有成灾的效果。目前,飞机施用白僵菌剂防治松毛虫在两广地区,尤其在飞机播种的林区,已普遍应用,并成为重要的防治措施。现根据数年来在中南地区航空施菌的试验与应用结果,对飞机喷菌的一些技术问题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饶秀通 《江西植保》2013,(2):206-209
总结武平县近3年来马尾松毛虫、松墨天牛和萧氏松茎象3种松树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特点,分析提出各种害虫的综合防控措施与对策,为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建设武平现代林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医生》2006,19(4):23-23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2006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结果:外来危险性病虫仍呈扩散态势,松树钻蛀性害虫危害进一步加重,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等常发种类发生面积回升,森林害鼠(兔)危害程度有所加重,森林有害植物将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13.
钟山县是稻瘿蚊历史发生区。50年代至60年代末,该虫为间歇性发生;1970年至1983年,为害逐年加重,晚稻发生面积由 1973年的3751亩,上升到1983年的80631亩; 1984年至1986年又轻发生,1986年晚稻仅发生1350亩;1987年至1990年,为害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4.
唐志 《植物检疫》1991,5(2):109-113
1 松干蚧是专在松树上寄生为害的重要蚧虫自1909年对 Matsucoccus spp.开始报道以来,截止目前,世界松蚧属已知有20种,有的种分布地区较广,为害严重。分布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海岸松干蚧 M.feytaudi Duc.,从1935年起,在法、意等国为害猖獗。1964~1969年造成了法国东南部大面积死树毁林的重大损失。直到今天,海岸松干蚧仍然是法国为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之一。分布于以色列的以色列松干蚧 M.josephi Bodenh.et.Harpaz 也是人工林中为害最严重的害  相似文献   

15.
谭荫初 《植物医生》2003,16(2):33-34
松毛虫是危害马尾松的大害虫。马尾松被害后 ,轻者影响松林生长 ,严重时把整个森林的针叶全部吃光 ,形似火烧。特别是夏季新抽的针叶如再次遭害 ,部分松树就会枯死。采用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 (即Bt)防治松毛虫 ,不仅杀伤力强 ,效果好 ,而且对人畜无毒害 ,不污染环境 ,不伤害天敌和成本低。白僵菌是一种真菌病原微生物。防治松毛虫的机理是 :当它侵入虫体后 ,在虫体上萌发大量分生孢子来吸取虫的养分 ,繁殖大量菌丝和分泌有害物质破坏虫体各个组织器官 ,使松毛虫僵化死亡。僵死的虫尸又长出大量粉状分生孢子 ,随风扩散 ,继续感染健康害虫 ,…  相似文献   

16.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调查、预测分析,今年森林病虫害发生仍然趋于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或预测发生面积约为1.4亿多亩,与去年大致持平,局部地区发生较为严重。松树害虫松毛虫全国发生面积3100多万亩。发生面积大、危害重的省、区有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江西省松毛虫发生面积约为350万亩,在吉安、赣州、上饶地区三级  相似文献   

17.
龙海市毛豆年种植面积7500hm2。斜纹夜蛾是为害毛豆的主要害虫。其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为害重。随着毛豆种植面积扩大,斜纹夜蛾的发生数量越来越多。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并为害豆荚表皮,造成豆荚白斑,失去商品价值,个别虫害严重的豆田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8.
枝江市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水稻种植常年为双季,2006年早稻种植6500hm2,中稻种植面积1.27万hm2,晚稻种植面积7300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市常年为中等偏重发生,但2006年的发生为害时期之早,发生面积之广,田间虫量之高,为害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现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三化螟乃是我国稻作区的重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量较大,危害严重,在湖北省一年发生四代,尤以第三代为害最重。现谨就1972、1973两年有关三化螟卵寄生蜂的调查结果整理报告如次。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松树引起的毁灭性松树病害,同时也是国际森林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大,对松树林造成严重为害,被称为松树的"癌症".重庆市巴南区森林覆盖率为41.7%,是重庆市松材线虫病主要疫区.长期以来,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控一直是巴南区松林资源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工作的重点,本文从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体系、存在问题和建议3个方面对巴南区近几年来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