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养青虾进入夏秋季节后,管理稍有不当,以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就会大量滋生繁殖而使水体形成蓝绿相间的"水华"现象,极大地破坏虾池水质,严重抑制青虾生长,是池塘养虾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虾池"水华"现象呢?  相似文献   

2.
在池塘青虾养殖生产过程中,8~9月进入青虾生长旺季,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俗称"水华"或蓝绿藻)也容易大量滋生泛滥,影响虾池水质,严重抑制青虾正常生长.而且微囊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导致动物肝脏大量出血致死,不仅会造成养殖损失,还对人体有致癌危险.现将控制青虾池"水华"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虾是城乡人民喜食的淡水鲜活产品,1997年开展池塘淡水青虾高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以来,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主要技术措施是:1选建养虾池1.1水源与水质养虾池水源要求充足,清洁无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0~8.0。1.2养虾池大小养虾池面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汀苏盐城市盐都区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同实施中.创新了淡水小尼虾池塘一年双茬健康养殖新模式.即利用现有的“一塘双荏”青虾、罗氏沼虾等技术.冉根据淡水小龙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5.
池塘养殖青虾主要是在夏秋季进行,虾池在1年中有半年左右的闲置期。为了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产出,可采取以下几种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虾为甲壳类动物,要求虾池水溶氧含量在5mg/L以上,pH为7~8,水的透明度在40cm左右,池底的淤泥10cm左右,有机质含量较少,水质清新活爽.在养殖过程中,可参照上述因子,通过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调控,使虾池水质主要因子都保持在青虾生长最适宜的状态,以促进青虾生长.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不耐低温,秋未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需及时干池起捕上市,这样罗氏沼虾养殖池实际只利用半年。而青虾具适温范围广、耐低温、生长快等优点。利用罗氏沼虾养殖池空闲期养殖青虾,可提高养殖效益。实践证明,利用罗氏沼虾池轮养青虾,养殖效益比单季养殖增加3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介绍青虾的高效高产养殖技术,包括虾池选择、生态环境营造、虾苗培育、捕捞、放养、饲养、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青虾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别从安徽省长江支流水阳江(芜湖县段)及青虾养殖池塘中选择表现性状优良的个体作为亲本,开展2个青虾群体的繁育试验比较2种成虾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青虾野生群体虾苗繁育及成效养殖显著高于虾池培育亲本群体;与野生群体(抱卵虾)相比,虾池培育亲本群体产出虾苗规格不一,成虾养殖过程中虾苗秋繁偏重发生,产出青虾商品规格下降12.1%,饲料系数提高0.14,表现为优良性状退化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太湖1号”青虾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具有如下优势:生长速度快。在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20-30天就有部分个体达到上市规格:个体大、产量高。大规格虾的产量明显高于普通青虾.在同等条件下增产25%左右;体形、体色好。青虾身体壮实,体色光泽好:抗病力强。“太湖1号”青虾适合江苏全省淡水养殖区养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虾池选址、虾池开挖、注排水系统、微孔增氧设备、清池消毒、培育饵料、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及虾病防治等方面综合介绍了池塘双茬青虾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太湖1号”青虾高效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推动下.溧阳市青虾养殖技术不断优化.特别是青虾、轮叶黑藻轮作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改善了池塘水质.提升了青虾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我国国内主要的青虾套养模式,简述了“青虾+稻+N”、“青虾+蟹+N”、“青虾+鱼+N”和“青虾+虾+N”等4种模式的放苗时间、放苗规格、配套品种的放养时间、放养规格以及水稻种植时间等关键要素,分析了套养模式中各个生物的食物需求和养殖注意要点,提出要根据各地的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青虾和配套品种的生产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青虾塘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虾市场俏销,价格走高,致使许多农民朋友纷纷询问青虾苗种怎样繁育、成虾怎样养殖?本文就青虾的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简介如下:   一、虾池清整和消毒   虾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667~1334平方米(1~2亩),水深1~1.5米.在实际养殖中,一般应有2~3口这样的虾池以便配合利用.繁育前,首先对虾池进行清整,除去过多的淤泥,加高加固池埂,并使池四周浅,池中深;其次对虾池消毒,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浆趁热全池遍洒,或每667平方米1米水深用15~20公斤漂白粉或五氯酚钠1.5~2公斤化水全池遍洒,杀灭池中的病虫害.   在放养抱孵虾前,离塘边1米处,种植水花生或其它水生植物,用绳或网片固定,形成水草带,水草带面积占水面20%~30%.   ……  相似文献   

15.
青虾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域,是目前调整产业结构而进行推广的池塘养殖新品种,2011年,裕安区固镇镇试养了2000亩青虾,采用立体养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广大养殖户在当年便获得了可观的效益。2012年,全镇养虾户大大增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此,我们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准备 1、虾池选择 青虾池选择通风、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无水质污染的池塘。  相似文献   

16.
青虾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是一种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养殖品种,在天然环境下对水质条件要求不高,抗病能力也较强。但在集约化养殖生产中,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单位水体中青虾的数量较多,加之饲养管理方法欠科学,水质环境条件较差,易诱发病害。因此,在养殖生产中要重视养虾环境。第一,选择水源清新、充足、无污染的养殖池;第二,养虾池面积  相似文献   

17.
施根荣 《新农村》2006,(5):19-19
1.池塘条件 虾池应选择远离工业废水,无污染水源,采光好。四周无遮荫物。面积以1-4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宜。过小容易造成缺氧,不利于青虾生长而影响产量,过大管理和操作不便。水深以1.5~2米为好。塘埂应坚固不漏水,塘滩坡度平缓,塘底淤泥少,进、排水口要布设2.5厘米规格的密网,做好防逃和防止塘外野杂鱼入侵。池水溶氧为4毫克/升以上,pH值7-8。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6,(9):25-25
在湖北,小龙虾(克氏螫虾)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身价一路看涨。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专家们介绍,因目前龙虾苗种配套技术未跟上,苗种缺口较大。农户首次繁育龙虾可直接从自然界捕捞青虾作种,不可盲目贪求规模。按现在“虾稻连作”的生产模式.目前繁育龙虾不需要专门购进种苗。农户可在中稻秋收后,从自然界直接捕捞青虾下入稻田,  相似文献   

19.
在野外观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华”发生的实验研究,观察了从藻类增殖到“水华”形成的全过程,定量研究了“水华”的形成与总磷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洋河水库发生“水华”的优势藻类为铜绿微囊藻,“水华”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阶段,营养盐磷含量对“水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水华”发生所需藻类的生物量阈值为38.9μgChla.L-1,在总氮浓度为5.0 mg.L-1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内禀增长率随培养液中总磷浓度的上升而增加,总磷浓度超过0.50 mg.L-1时增势逐渐减缓,直至饱和,且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磷是洋河水库“水华”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洋河水库"水华"形成的关键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野外观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华”发生的实验研究,观察了从藻类增殖到“水华”形成的全过程,定量研究了“水华”的形成与总磷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洋河水库发生“水华”的优势藻类为铜绿微囊藻,“水华”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阶段,营养盐磷含量对“水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水华”发生所需藻类的生物量阈值为38.9μgChla.L-1,在总氮浓度为5.0 mg.L-1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内禀增长率随培养液中总磷浓度的上升而增加,总磷浓度超过0.50 mg.L-1时增势逐渐减缓,直至饱和,且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磷是洋河水库“水华”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