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哥钝绥螨对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和数值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拉哥钝绥螨捕食荔枝瘤瘿螨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进行了拉哥钝绥螨雌成螨捕食量与猎物荔枝瘤瘿螨密度、捕食量与拉哥钝绥螨自身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雌成螨产卵量与荔枝瘤瘿螨密度之间、拉哥钝绥螨发育历期与捕食量等成对便量之间的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的增长,拉哥钝绥螨成螨捕食量逐渐增加,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在室温为25℃、相对湿度为80%~85%的实验条件下,其对荔枝瘤瘿螨成螨的日捕食量上限为37头;当猎物密度不变时,拉哥钝绥螨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个体的捕食量减少;当猎物密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其平均产卵量也相应增加,而其发育历期则随捕食猎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而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2.
我国茶树上的瘿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健  匡海源 《茶叶》1995,21(2):35-39
为害我国茶属(Thea)和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瘿螨有斯氏尖叶瘿螨、龙首丽瘿螨和油茶副同足瘿螨。前者为优势种,危害性大,最适条件为R.H.85%,25~27℃,35℃卵不能孵化,25℃下,R。=6.2496,T=10.8357,λ=1.1843,rm=0.1691,表明种群为增长趋势,该螨的发育起始温度为5373±1.39℃,一代的有效积温为170.07±14.62日度,对光周期无反应,属休眠型,抗寒性强,过冷却点为-25.44±℃,0田间消长有春、秋两个高峰,南京年发生22~23代;龙首丽瘿螨往往可与前者混发生,主要在老叶正面为害,菜区年发生10余代;后者是为害油茶的新害螨。化防中提倡以秋末为主,春季挑治为副,选用石硫合剂、单甲脒和双甲脒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条紫瘿螨又名茶叶痤螨、条紧蜘蛛、茶紫锈螨。属蝉螨目,瘿螨科。成螨椭圆形,紫黑色,背面有5条纵列的白色絮状蜡质分泌物。主要栖息于叶面、卵园形,黄白色,半透明,散产于叶面。幼螨与若螨显黄褐色至淡紫色,体被白色絮状物。一年约发生10余代,完成一代仅需10余天,由于繁殖快,代数多,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须,上辇O成虫在叶背越冬。茶紫廖螨在国内已知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贵州及山东省。主要危害老叶,也为害成叶与嫩叶。为害后叶面尘未多,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呈紫铜色,叶质脆而易碎裂,且可沿…  相似文献   

4.
芒果芽瘿螨,在中国为新记录,是危害我国芒果树芽部的新害螨。据1986—1987年在海南调查,嫩芽最高受害率达87.5%。室温26—32℃下饲养从卵到成螨出现历期13—17天,其中卵期平均5.5天,若螨期平均9.5天。螨的数量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少的,5月中旬开始增加,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二高峰期。室内试验结果,用50%硫磺胶悬剂4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调查介绍了甘蔗一种新害螨——甘蔗瘤瘿螨(Aceria sacchari Wang,1964)的形态、危害特征、分布特点,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和室内试验,测定了几种新药剂对茶叶瘿螨的防效.结果表明,99%矿物油乳油100~200倍和0.6%苦参碱水剂1000~2000倍、0.3%印楝素可溶液剂500倍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药后7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矿物油和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叶瘿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崂山茶区茶叶瘿螨大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崂山茶区是我国茶树栽培的北缘,虽有多年的种茶历史,但大面积种植还是近几年的事。该茶区栽种的苗木或种子全部由南方引进,在引进苗木的同时,寄生在茶树上的病虫害也随之带入,茶叶瘿螨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8月,笔者在青岛市东崂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茶叶瘿螨点片发生,经防治,没有大面积蔓延。2002年7月,在青岛市云头崮茶叶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该螨在小范围内发生,至9月份,便蔓延至整个茶园  相似文献   

8.
灭螨灵对茶树害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害螨的种类多,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对茶树的为害严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茶树上防治害螨见效最快的防治方法。然而,目前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多为杀虫剂,对害螨的防治不很理想,再加上长期连续使用已使害螨产生抗性,天敌数量下降,害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害日益猖獗,因此,目前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合于茶树上应用的杀螨剂品种。灭螨灵是一种杂环类杀螨剂,对瘿螨、跗线螨、叶螨等害螨的卵、幼若螨和成螨均有良好的效果,且速效性好,残效期较长.并兼有杀虫效果。1992~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浙江省温州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9.
牛心  程立生  王伟  郝慧华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0):2083-2087
选取正常荔枝叶片和受荔枝瘤瘿螨为害的荔枝叶片为样品,分别以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叶片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荔枝瘤瘿螨的为害会引起宿主叶片化学成分以及含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抗逆相关成分如γ-谷甾醇等植物甾醇类物质含量的增多,以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成分如植物醇等化合物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球茎害螨曾报导过刺足根螨(Rhizoglyphus echinopus)一种.本文记述了五种害螨和一种捕食螨的形态和分布,其中一种害螨为最近发表的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