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洋渔业》1981,(3):F002-F002
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去年间发展很快,放养面积达10万亩,人工育苗3800万尾,解决了养殖苗种的半数。每立方米水体的出苗量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尾。目前全国沿海各养殖单位正抓紧时机积极准备好1981年的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争取丰收,力争在3-5年内达到人工繁殖全部对虾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国内对虾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种苗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经有若干单位正式开始供应虾苗。不少地区也已做到苗种自给。据统计,到1979年为止,全国各地人工育苗的数量已经接近3000万尾。然而上述供应量对于更大规模地开展对虾养殖来说仍感不足。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育苗过程中幼虫的存活率较低。目前提高对虾出苗率已经成了各地养殖生产中普遍关切的当务之急。几年来,我们曾就影响育苗存活率的原因进行过一些粗浅的观  相似文献   

3.
<正> 为发展我省对虾养殖事业,对虾人工育苗是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今年,省所海水养殖室对虾组在室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海兴养殖场,结合对虾养殖生产,协助养殖场培育对虾苗种,成功地育出虾苗168万尾,满足了养殖场的苗种需求量。育苗工作是在边建育苗设施边进行孵化培育的情况下进行的。育苗过程中遇到了水质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搞好人工育苗已是众所周知的当务之急。下面根据我区的情况及本人几年的培苗实践,谈谈长毛对虾人工育苗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一、设备问题生产性育苗,首先要解决育苗的设备问题。我区钦州县龙门公社今年利用4亩土地,一批即育出虾苗101万尾。山东日照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已在全国各沿海地区推广,几乎所有养虾单位都已基本掌握了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但是要达到对虾人工育苗的稳产高产,以低成本换取高效益恐  相似文献   

6.
1982年以来,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就开始了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技术推广工作。82年我所派出技术人员在滦南县柳赞和海兴县等两个对虾育苗场进行技术服务。从此,我省开始了工厂化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为我省的工厂化人工育苗开了个好头,当年就育出虾苗800多万尾,产值2.4万元,1983年继续在这两个点上进行技术服务,育苗水  相似文献   

7.
投喂牟氏角毛藻对对虾幼体变态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对虾人工养殖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因而虾苗的需要量亦随之大幅度增加。目前,各地育苗场在人工育苗方面尚存在育苗不稳定等问题。影响育苗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作者认为溞状幼体的正常变态是搞好育苗的关键。因而,  相似文献   

8.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对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  相似文献   

9.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浙江省宁海县水产养殖场的广大革命职工狠批了林彪、孔老二的“上智下愚”的反动谬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上个月里,他们在人工养殖对虾的生产中,又获得了新成绩。为了积极开展人工养殖对虾生产,达到就地育苗、就地放养,  相似文献   

10.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列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虾苗种生产的发展,对动物性饵料——卤虫无节幼体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主要产于河北、辽宁二省的卤虫冬卵供不应求。为解决卤虫无节幼体供应不足的问题,1986年我们在启东县海水养殖场对虾人工育苗中,试用新鲜糠虾代替卤虫无节幼体喂仔虾,取得了可喜的结果。该场共有对虾育苗池  相似文献   

12.
闽东地区有较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滩涂资源和众多的港湾,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对虾养殖的良好条件。1979年对虾人工育苗成功以后,对虾养殖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几年来,对虾养殖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基本建成了一个从对虾育苗、养成、饲料加工到成品加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虾人工育苗始于五十年代末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对虾种苗生产的主要技术关键。从一九八○年起,全国大部份地区由原来土池育苗发展到工厂化育苗。一九八一年,对虾育苗工作又取得新的进展,多数地区达到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渔业动态     
<正> 全国对虾养殖工作座谈会在胶南县召开国家水产总局于今年8月4日在胶南县召开了为期7天的“全国对虾养殖工作座谈会”.有沿海各省市水产局、院校、研究所等71个单位的120多人参加.总局丛子明副总局长亲临主持并作了总结发言. 会上交流了对虾人工育苗和饲养管理的经验.文登、赣榆、日照等县和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均超额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人工育苗任务,并都摸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产卵孵化和幼虫培养试验,在480m^2育苗水体中,经过45天,育出平均壳高353μm的泥蚶稚贝2.3亿粒,平均出苗密度47.92万粒/m62,最高达63.5万粒/m^2,创产值65万元、纯利38万元。试验证明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泥蚶人工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王春琳 《海洋渔业》1988,10(6):266-267
<正>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使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捕亲虾作为育苗种虾的育苗方式逐渐转向利用人工越冬亲虾。但由于目前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技术不甚稳定,影响了人工育苗生产。为了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亲虾越冬生产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河蟹育苗由于季节的限制,主要集中在河蟹的自然繁殖季节即春季,时间较短,一般只能育两茬苗,育苗厂房及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相对育苗成本则较高。另外,春季育出的蟹苗,由于生长时间短,当年难以达到商品规格上市,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展河蟹的秋冬季人工育苗生产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也是切实可行的。在秋冬季进行河蟹的人工育苗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育苗设施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可达到早繁、早育、早放养,一年养成商品蟹,缩短了养殖周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唐海县两万一千亩对虾精养水面,自十月一日开始收获,至十月十三日,已出虾两千一百吨。预计总产可能超过两千五百吨。该县对虾养殖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亲虾越冬、孵化、育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越冬亲虾3000尾,成活1795尾,成活率达59.8%;孵化成苗600万尾,放养315.4亩。据十里海养殖场一个放养越冬苗的52.4亩虾池计算,总产9029公斤,平均  相似文献   

19.
全国对虾人工育苗座谈会于1981年10月下旬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沿海10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69人。国家水产总局副局长张昭同志及中国水产养殖公司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三年来对虾人工育苗的经验。对虾人工商苗的研究课题,三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东方对虾、长毛对虾和墨吉对  相似文献   

20.
<正> 碳酸氢钠(NaHCO_3),又名小苏打,溶解在水中后,作为一种缓冲溶液,在今年的对虾育苗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可调节对虾人工育苗用水的 pH 值,对对虾幼体孵化、变态和水中生物的组成没有副作用。今年由于春旱,我处刚纳入育苗池的水,pH 值高达8.9~9.3,超过了对虾幼体忍耐的上限(8.7)。pH 值是水中各理化因子的综合反应,pH 值高,证明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是否能加酸予以中和或加缓冲物质使 pH 值下降,然后再进行育苗?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