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蔗腋芽液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甘蔗腋芽液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外植体、培养基、生产工艺、试管苗素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开展甘蔗腑芽体培养快速繁殖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开展甘蔗组培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腋芽培养假植成活率较低,是目前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加速甘蔗种苗繁殖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壮苗炼苗、一级苗假植、二级苗假植及大田移栽等环节阐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3.
甘蔗腋芽苗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蔗糖》1998,(1):25-26
甘蔗腋芽苗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为依托,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工厂化生产方式繁殖的甘蔗幼苗。与传统的甘蔗良种繁殖方法相比,甘蔗腋芽苗繁殖技术有如下优点:①繁殖速度快,一般一个甘蔗芽一年可繁殖生产10万株左右甘蔗苗,能使新育成的或新引进的、种源稀少的甘蔗良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从而充分发挥良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甘蔗腋芽苗无病健康,可减少病虫害的传播蔓延;③生产数量相等的种苗所占用空问及土地面积少,且不受季节的限制,全年都可生产。  相似文献   

4.
甘蔗优良品系腋芽快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蔗腋芽培养,研究了4个甘蔗优良品系的腋芽培养特性.结果表明,第二芽、第三芽为甘蔗腋芽培养的较佳芽位;4个甘蔗优良品系在丛芽的诱导、增殖、生根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甘蔗品种的快速繁殖和良种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浅层培养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一种,可为完善甘蔗组培苗增殖培养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在不降低增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培养基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使用相同配方[MS液体培养基(30 g/L的蔗糖+1 mg/L 6-BA+0.1 mg/L NAA)pH 6.0]、不同容量的培养基对甘蔗组培苗进行增殖培养,并观察对比其增殖效果,以确认浅层培养是否具有较好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在增殖F2~F5代的培养中,果酱瓶中加入1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较常用的2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增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甘蔗侧枝快繁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经消化,吸收、改进形成的一项良种繁殖新技术,该技术经多次去除蔗茎顶端优势,使腋芽抽发侧枝,通过假植培养生产出大田用种苗,繁殖倍数高达40倍,并保持良种种性,具有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繁殖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对三个甘蔗栽培种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快速繁殖技术:切取甘蔗梢尖外植体0.5-1.0cm置于外加:IAA0.5mg/l,BAP0.5mg/l,含有10%椰乳和0.1%PVP的激动素0.5mg/l的MS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隔三周将产生的苗丛(具有4—8个芽)置于外加IAA0.1mg/l、BAP2.0mg/l和激动素1.0mg/l的MS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以快速繁殖绿苗。把这些快繁的苗丛转移到含有NAA2mg/l和IBA31.0mg/l的1/2MS液体培养基上连续摇荡进行生根诱导。把生根的植株种植于椰子泥炭土中,然后置于温室进行炼苗,成活率为86%。  相似文献   

8.
以桂糖4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培育不同形态和部位的甘蔗茎段,并对甘蔗腋芽的发芽率,腋芽苗的株高和假茎粗进行测量和分析,探讨健壮的甘蔗腋芽苗外植体培育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和部位的甘蔗茎段对腋芽萌发及生长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以不同部位的茎段对腋芽萌发及生长影响最为明显。甘蔗茎中部位置的茎段其腋芽萌芽率和腋芽苗的株高、假茎粗与蔗头和蔗尾位置的茎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甘蔗腋芽苗组培过程中获取健壮的甘蔗腋芽苗,需选择甘蔗茎中部位置的茎段进行腋芽苗培育,甘蔗茎段的长短和茎径对腋芽苗影响较小,不需筛选。  相似文献   

9.
金线莲组织培养与人工栽植研究:Ⅱ,芽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线莲是一种名贵珍稀中药材.本研究表明,用金线莲节段为培植体,经培养能大量快速繁殖这种濒危药用植物的种苗.节段的腋芽分化过程中,有腋(侧)芽萌生和原球茎增殖两途径.以固体培养基培养一个节,经3个月侧芽再生.其最高的繁殖培率平均可达5,1倍.不同的金线莲品种繁殖速率不同,以广西、福建金线莲增殖速率为高.固体和液体浅层培养的效果相同.使用MS基本培养基对芽繁殖倍率比1/2MS、减量MS培养基提高了23.3、51.5%.激素BA对芽的增殖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BA5ppm、NAA0.5或0,3ppm的激素浓度组合为芽增殖诱导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
赣苎3号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赣苎3号为材料,比较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不同激素组合的作用,以MS NAA0.05mg/l配方最佳,培养的腋芽苗长势好,叶色绿,既能用作茎叶培养的材料,又可作赣苎3号的快速无性繁殖系。  相似文献   

11.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已在许多种植物上获得了成功。苎麻腋芽培养与繁殖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芽形成根的时间短,而且移栽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对苎麻腋芽培养繁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巳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用于苎麻培养的培养基包含有售价较高的琼脂、  相似文献   

12.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已在许多种植物上获得了成功。苎麻腋芽培养与繁殖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芽形成根的时间短,而且移栽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对苎麻腋芽培养繁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已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用于苎麻培  相似文献   

13.
茶树微繁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浩  李素芳 《中国茶叶》1996,18(2):29-31
微繁殖技术也就是植物的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其目的是在有限的培养时间内,通过体外无菌培养获得大量的植株.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外植体培养材料,例如一个茎节切段,通过不断的继代培养,繁殖出尽可能多的植株体.微繁殖研究历史在茶树生物技术领域中,微繁殖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起步最早,取得的成就也最大.通过过去几十年无数研究者的努力,可以说一个比较可靠、实用的茶树微繁殖系统已经建立,可以在某些不必考虑繁殖成本的情况下使用.最早的茶树微繁殖研究报道见于1984年Phukan和Mitra对茶茎节外植体的培养,之后,Arulpragasam和Latiff也报道了茶茎尖和带腋芽茎段培养中新梢的形成.Nakamura在1987年第一次报道了在茎尖培养中得到了生根和再生植株,1988年又在腋芽培养中得到生根植株.1990年,Sarathchandra和Arulpra-gasam采用来自田间植株的茎节作为外植体,建立了实用的茶树体外繁殖方法,一年中从50个外植体得到36153个新梢.  相似文献   

14.
以“黔糖5号”甘蔗腋芽外植体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黔兴1号”抑菌剂加入甘蔗培养基中,确定“黔兴1号”抑菌剂作为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在甘蔗诱导及增殖培养阶段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黔兴1号”抑菌剂浓度在0.5%时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外植体的成活率高达80%,芽增殖系数为3.1。  相似文献   

15.
曹干 《广西蔗糖》1998,(1):23-24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繁殖系数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可大大提高甘蔗的繁殖系数,对加速繁殖甘蔗良种意义重大,其实用性为生产实践所证明。由实验室培养出来的组培苗,需经过大田种植数糙才能完全恢复原种种性,所以一般只用作繁殖种源。因此,甘蔗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也是快速繁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将植物组培生物技术同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快的繁殖速度和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种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繁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微绿苎麻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苎麻种质资源长期稳定保存的方法,本文以微绿苎麻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条件下微绿苎麻茎尖和腋芽快速繁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分别为1/2MS+6BA(1.0mg/L)和1/2Ms+6BA(0.5mg/L),在此培养基中出苗率分别达到75.1%和94.7%;玻璃化超低温培养过程中,适宜微绿苎麻外植体的预培养时间为2天,预培养蔗糖的含量腋芽为40g/L,茎尖为50g/L,装载的时间为20min,PVS2保护剂处理的时间为10min,最佳配比之下通过玻璃化包埋超低温处理,腋芽的TTC检测活力最高为48.67%,茎尖为21.38%,在恢复培养中获得11株腋芽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剥粒菠萝的苗端和腋芽培养的结果。 1、描述苗端和腋芽在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水平的培养配方中芽的诱导发生,及不同配方对芽诱导的影响。三月份的外植体培养时芽诱导率高于一、五、六月份的。 2、将芽分离或纵切培养30~50天,每块材料可增殖或继代繁殖出许多的芽。液体培养比固态培养芽增殖高三倍以上。 3、激素对芽的增殖是有明显的作用。其中以MS + 6-BA(1- 3ppm)+NAA(0.5-1ppm)为好。MS(大量元素减半)+IBA(5或7ppm)则对壮苗和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有根的试管植株或无根健壮的苗和发根素配合,移栽后管理适当,均可成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茶树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有效的繁殖方法。腋芽的离体重复增殖可通过促进腋芽增生的办法而获得,利用这一过程,从开始的50个节段外植体培养在一年之内获得3万——3.5万株茶苗是完全可能的。另外,本文对这一技术应用到其它令人兴奋的领域,如种质保存、抗病及抗逆性植物育种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甘蔗品种"粤糖55号"为材料,对其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带腋芽的甘蔗茎段作为外植体,经0.1%HgCl2消毒7min后,接种到MS+6-BA 1.0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启动培养,能够诱导丛生芽。丛生芽继代和生根最优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 mg/L和MS+NAA 2.0mg/L。甘蔗组培苗生根炼苗后,移到木糠中进行假植,成活率为90%~95%。  相似文献   

20.
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