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草原鼠害严重威胁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方法的研究在草原害鼠防治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省为例,将“3S”技术与地面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考虑影响草原鼠害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草原鼠害监测模型模拟出鼠害分布的阈值主要集中在0.344 1~0.378 2,不同鼠种在不同鼠害程度的阈值均不相同;2)模拟结果总体面积为实地调查面积的1.80倍,覆盖了实地调查区域的99.95%,两者反映的整体鼠害区域基本一致。该方法为有效治理鼠害提供决策支持,对有效保护草地生产力和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兰俊  宋国燕 《四川草原》2011,(9):37-37,43
通过实施以生物、生态治理为主,化学、物理控制为辅的"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技术措施,使松潘草地鼠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技术是减少鼠害数量和危害程度,维护草地生态平衡,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根据齐市地区草原鼠害调查数据及研究结论,针对优势鼠种的危害特点,确定草原鼠害防治试验区,制定相应的试验及推广方案;并于2007年在全市范围内,对该项防治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害鼠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为了控制害鼠的危害,减少牧草损失,青海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鼠害的防治与研究,通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自2001年全国"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以来,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特别是环湖地区害鼠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的治理措施,就如何解决鼠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立鼠害控制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区域内草原植被与生态环境状况,划分出草原鼠害的适生范围,是草原鼠害监测的新方法。本文以石渠县高原鼠兔为例,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3S技术,通过对草原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植被指数等5个影响因子与高原鼠兔分布的相关性分析,计算出石渠县高原鼠兔宜生指数、宜生区分布及其分布图。结果显示:宜生区与实际发生区基本吻合,草原技术推广部门勾绘的高原鼠兔分布区与宜生区重叠率57. 9%;经计算,石渠县高原鼠兔宜生区面积1041885. 0hm~2,比统计面积少17. 1%;本文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计算获取高原鼠兔分布区域和面积的方法,可用于草原鼠害的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8—2010年对草地"无鼠害示范区"进行调查监测,对其害鼠种群密度、猛禽和食核数量、牧草产量及生物量进行分析,探讨和分析生物控制鼠害的效果及其产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8—2010年各监测月份的定点样方害鼠有效洞口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每千米目击猛禽数和食核数呈逐年上升趋势,3年内草地生物量增加27.7%,植被盖度增加43.8%,牧草高度增加22.9%;设立鹰架控制害鼠当年即挽回鲜牧草损失总量43 697.4 t,挽回经济损失773.948万元;年内草地生物量增加值为873.948万元。结果提示,在该地区设立鹰架,利用草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的自然结构因子,从生态学角度对害鼠进行防治,控制草地害鼠的种群数量及危害,能够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灭鼠效果,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害鼠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为了控制害鼠的危害,减少牧草损失,青海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鼠害的防治与研究,通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自2001年全国"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以来,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特别是环湖地区害鼠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的治理措施,就如何解决鼠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立鼠害控制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草地鼠害对草场的危害仍然是制约青海省海南州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对此,以海南州天然草地鼠害对牧草的危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鼠害对牧草的危害程度,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牧草损失量的灰色数学模型。鼠害观测范围为100 hm2,无鼠害区为对照区,面积100 hm2。两区原立地条件相似,对照区为已防治及扫残的无鼠害区,危害区与对照区具有对比的基本条件。1灰色模型1.1数学原理采用单因素时间序列的一阶灰色动态模型GM(1.1),来拟合鼠害区牧草产量和无鼠害区牧草产量。GM(1.1)模型是以微分方程描述的一阶单变量线性动态模型,用以模拟一组时…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草原鼠害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同危害草原的害鼠等进行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防治草原鼠害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进,而草地鼠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继续危害草原.  相似文献   

10.
鼠害是我国草原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严重威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实现复杂环境下草原地物类型的识别与分割,该方法在草原鼠害监测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若尔盖草原为例,将Mask R-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Res2Net网络与无人机影像数据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草原地物类型的识别与分割方法,对草原不同地物类型进行检测和分割,进而统计相应地物类型的面积与数量,建立了若尔盖草原的鼠害监测模型。得出如下结论:无人机低空遥感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监测方法可以为若尔盖草原鼠害调查提供准确度甚高的解译结果;其中,土丘的检测精度最高,恢复斑块检测精度最低,但其面积占比最高;样地中土丘分布均匀,鼠洞呈集聚分布,两类害鼠分布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反映的信息与鼠害发生区域基本一致,该方法为有效监测鼠害提供了决策支持,对有效保护草原生产力和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鸡产生了新的要求。怀旧、返璞归真已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食鸡新趋向。广西岑溪市外贸鸡场根据这种消费现象,对古典型岑溪三黄鸡从选种目标、饲料搭配、饲养方式等进行了新的探索,对商品肉鸡生产流程进行了一次绿色革命。通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商品肉鸡在市场上不但每千克卖价比一般三黄鸡高3~5元,而且一直处于十分畅销的状况,商品肉鸡的饲养者和经营者都收到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中国也应大力发展乳业,搞一场白色革命。今天,我想再一次高声呼吁:中国必须发动一场“白色革命”。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中国的乳品市场巨大。我国现在奶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的人均占有量按以前的统计资料,已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按纠正后的数字,也接近世界人均水平,但奶的生产仍是我国畜产品中发展速度最慢的。中国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蛋白质食物消费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奶类生产。这方面的市场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第二,中国人均耕地资源少,发展食草类…  相似文献   

13.
在把握训练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可在训练物品、训练方法以及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适当“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06年3月10日晚7时许,广西柳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带犬民警韦建辉、贺鑫训练刚结束,突然间值班电话响起,林杰教导员命令两人立即携带缉毒犬“京南”“、戈顿”到某住宅小区。经现场指挥员介绍,在2套楼中楼里,其中一套(3栋1~2号)为住房,怀疑仍藏有毒品海洛因,另一套(8栋1~12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