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猪人工授精成功的标准和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上都要好于本交.  相似文献   

2.
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上都要好于本交。但在实际生产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韦骏  莫兴恒 《猪业科学》2007,24(8):57-58
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上都要好于本交.但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规模场输配效果参差不齐,部分规模场在受胎率和窝产仔数上和本交相比不但没有提高,有的还大大低于本交水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和细节上把握不好,需要认真对待和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猪的人工授精是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猪,加速生猪杂交改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由于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受品种、年龄、受精输配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导致母猪输精后复配量大,受胎率不高,畜主对母猪的人工授精不放心。为了掌握输配关  相似文献   

5.
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衡量.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际,现将猪人工授精成功的标准和提高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升优良种公猪携带的优质基因推广速度,加快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种公猪是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基础,而精液品质、精液保存与输精方法影响着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就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精液质量,掌握正确的输精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猪只人工授精是充分利用优良种公猪,加速生猪杂交改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由于母猪年龄差异,和各种条件的影响,往往导致母猪输精后返窝量大,情期受胎率不高,畜主对母猪人工授精不放心。为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1980年以来对输精时间、稀释液配方、采精方法和精液运输等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对降低公猪的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减少疾病传播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制约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就是母猪的受胎率比本交相应要较低.而要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涉及到既要饲养管理好种猪,使种公猪生产出质优量多的精液,母猪早发情多排卵,又要科学处理精液、适时适量给母猪输精等措施.在生产实践中,特总结了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几点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同养殖场之间的母猪受胎率却高低不一。文章从公猪、母猪、查情和人工输精等多个关键节点来探讨如何更深刻的掌握猪只人工授精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影响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的精子活力、密度、输精量及输精次数进行探讨.结果表现为:瘦肉型猪进行人工授精时,精液精子活力达0.7,3~5倍稀释,输精量100 mL/次,进行2次输精时,经产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分别达81.58%和10头以上,青年初产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分别为70%和7.82头以上,与本交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瘦肉型二元杂母猪进行人工授精可取得理想的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达到与本交相当的效果,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江苏省太兴县从1974年秋,公社开始推广人工授精以来,经过几年努力,现全县猪的繁殖中较广泛地使用了人工授精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重视人工授精技术,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能够不断地提高母在猪受胎率和产仔率。1980年母猪1次输精受胎率达91%,窝产仔数达12.26头,比1978年受胎率提高6.3%,产仔数提高1.75头。  相似文献   

12.
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是否高效,需要从母猪发情,公猪精液质量检测,人工输精后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和产后母猪发情效果等方面进行判断。探讨夏季高温对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猪场制订更加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改善饲养条件,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就是指人为的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稀释和保存,利用人工输精器械将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使其妊娠的一种配种方法。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猪场最成熟且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在实践中公、母猪的饲养管理、精液的品质、母猪发情鉴定、人工授精技术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本文介绍了如何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从而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有种公猪精液质量、母猪发情排卵情况、人工授精技术、输精方式等。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1提高精液质量公猪精液质量主要是精子活力强弱。精子活力强,可保持较长时间的受精能力。提高精液质量应注意以...  相似文献   

15.
选用 2 0 0头母猪进行配种、妊娠、产仔的测定 ,研究了猪人工授精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以及品种选育、成本核算等影响。结果表明 :猪人工授精显著影响了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在合格的检测条件下 ,检测人员能够检查到精子活力、畸形率及密度 ,合理地利用那些优良品质的精液输精 ,优质的精液能够提高受胎率和平均产仔数 ;公猪品种有选择性地利用能够得到品种的选育 ;适时配种能够提高平均产仔数 ;公猪饲养量的减少能够降低猪场成本。猪人工授精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出现不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6.
着重阐述猪人工授精主要优点,介绍种公猪在人工授精中所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如何选好用好种公猪,提高精液质量,为输精母猪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奠定基础,促进猪人工授精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猪人工授精应从确保精液质量、种公猪调教与采精、适时授精、严格输精规程、促进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等方面把好关,从而以提高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母猪子宫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的差异,选择153头2~3胎滇陆母猪分成3组,即60 m L深部输精组48头、40 m L深部输精组52头和80 m L常规输精组53头;选择同场台系杜洛克公猪人工授精。另选择67头2~3胎丹麦大约克母猪分成3组,即60 m L深部输精组21头、20m L深部输精组22头和80 m L常规输精组24头;选择同场的丹麦长白种公猪人工授精。结果表明,与常规输精80 m L组相比,滇陆母猪子宫深部输精60 m L组情期受胎率、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82个百分点(P0.05)、0.20头(P0.05)和0.65头(P0.05);子宫深部输精40 m L组情期受胎率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1.70个百分点(P0.05)和0.27头(P0.05),窝产仔数降低0.04头(P0.05)。丹麦大约克母猪子宫深部输精60 m L组情期受胎率、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2.97个百分点(P0.05)、0.78头(P0.05)和0.85头(P0.05);子宫深部输精20 m L组情期受胎率提高3.40个百分点(P0.05),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降低0.30头(P0.05)和0.52头(P0.05)。结论:母猪子宫深部输精可减少精液使用量而不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建议扩大试验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授精技术为养猪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猪精液品质、繁殖母猪生理状态、输精操作等因素均会影响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采精公猪训练、公猪采精操作、精液处理、母猪发情鉴定和输精操作介绍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以期为猪人工授精规范化操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深部输精技术使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人工授精因具有减少场内疫病的传播、降低公猪饲养量、提高优良公猪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在规模化猪场乃至小型养殖户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践中,常规人工授精也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如工作量大、易造成精液倒流,致使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等。因此,人工授精技术需要进一步地改进提高。目前,一种新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即深部输精。深部输精可以将公猪精液送入更深部位,更接近母猪受精的输卵管部位,使公猪精子与母猪卵子缩短接触距离,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