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韩国植物品种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韩国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入手,继而介绍了韩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查体系及其现状.通过韩国植物品种保护与我国的比较研究,分析出了它与我国植物新品种存在的异同并提出了它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农业部制定了与《条例》配套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复审规定》等规章;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出版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基础知识》,创办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截至2001年8月,共受理品种  相似文献   

3.
1961年 ,根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英国制定了《植物品种与种子法》 ,用以规范本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于1964年颁布施实。并于1968年8月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简称UPOV) ,是促使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生效的5个签字国之一。随着该公约的修改 ,英国又先后于1983年和1997年颁布了《植物品种法》。一、英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植物新品种保护在英国及欧洲又称为 :“植物育种者权利”(PlantBreeder sRight,简称PBR)。英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是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4.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 推进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结合云南省情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在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中的地位,阐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宣传普及力度,尽快完善品种权的行政与司法保护体系,大力发展种子产业等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我国及上海市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就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与都市型现代农业育种科技进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种子种苗行业的发展需要植物新品种保护,也要求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研究工作;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行,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种子种苗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都市型现代农业育种科技的进步,给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种子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保护育种者权益和促进育种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自建立以来,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成效显著。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也呈现出一些不相适应之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与成效的总结,对中国植物新品种研发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并提出了健全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概念和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概况和DUS测试指南研制及测试技术研究现状,并重点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DUS测试中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分析了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授权的情况,并提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主要趋势的分析,结合湖南省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提出了加强湖南省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回顾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发展历史,概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内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测试及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述植物新品种保护涵义及我国品种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与种子科技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而提出顺利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发展种子科技产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园林植物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发挥的特定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充分发挥城市园林植物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养护,该文结合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实际,指出了城市园林环境的特点、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以及园林植物保护的现状,总结了当前园林植物的保护措施,提倡绿色生态植保,以期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生态环境,利于城市园林植物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共引种栽培药用植物34科82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8种,被子植物28科6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4种。文章论述了保护区引种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点、用途及生长情况,并对其保护及引种驯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究甘肃省庆城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和其分布规律,并分析药用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该县的药用植物自然资源给予充分利用与受保护的实证。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民间采访、标本采集、标本鉴定,并与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庆城县目前所拥有的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庆城县现有药用植物59科282种,以菊科和豆科为主,其中国家级重点药用品种20科32种。该地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主要为全草类和根或根茎类,分别占39.36 %和39.21 %。现有11种栽培药用植物,栽培面积仅6352公顷。结论:庆城县的药用植物资源虽丰富,但是大多数品种的蕴藏量不大,且储量逐年减少,因此应该在保护的条件下,加大研究的进度,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分布有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98种省重点保护植物.以植物的稀有性、濒危性、种型特性、经济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对比133种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优先保护等级,由此将河南省内的重点保护植物分为3个等级,即一级优先保护植物20种,包括1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6种省重点保护植物;二级优先保护植物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种、省重点保护植物30种;三级优先保护植物73种,包括1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62种省重点保护植物,较好地反映了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态护坡是指用活的植物覆盖坡面,使用有生命的植物与非生命的材料有机结合的方式代替纯工程防护的方式,而形成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生态护坡不仅可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加固边坡,提高边坡表面抗冲蚀能力,而且是一种最经济的防护形式。国外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生态护坡的研究,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国内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始而全面展开,已取得部分成果。总体上看国内研究多集中于水土保持学方面的研究,而对坡面植物根系的工程力学作用以及植被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防护研究开展较少,在理论研究上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在植被护坡的植物选择上多采用进口草坪植物,本地物种应用较少。我国是竹类植物种类最多、利用最早的国家,竹类植物主要生长于山地及坡地地带,其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加固边坡表层的功能强大。探讨竹类植物在生态护坡中应用的可行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为姜黄属植物分类与中药鉴定提供新的参考,以姜黄属(Curcuma L.)的31个材料为研究对象,把47项分类性状(指标)分解为28个定性指标和19个定量指标,将28个定性指标进一步分解为二元性状指标和三元性状指标,然后各自进行粗糙集理论的处理和聚类,把聚类结果按交集分类的办法形成定性指标综合分类的结果;将19个定量指标进行粗糙集理论的处理和聚类,把聚类结果与定性指标的分类结果按交集分类的办法形成20项指标综合分类的结果。结果表明,将定性性状指标分类集与定量性状指标分类集进行交集分类,姜黄属植物的31个材料可分为10个类群(种);这与前人采用47项指标一次性完全聚类的结果存在差异,与传统分类也不完全相同。说明粗糙集理论对于分类指标的处理,一方面去掉了对分类没有显著作用的指标,减少了运算;另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指标对分类的影响,使分类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等院校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讨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性,针对农业高校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观和客观原因,文章提出了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现有的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分析和研究了观赏植物的保护和利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木本观赏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分类研究结果:校园内有木本植物58科,120属,255种,通过分析研究,被列为观赏植物的有31科,55属,88种,这些树种的观赏价值较高且种类丰富。  相似文献   

19.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通过回顾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历程,结合对我国主要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相关调研结果及历年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数据,总结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针对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存在的保护意识淡薄、申请主体结构失衡、保护水平低、保护力度弱、维权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科技管理、制定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创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效提升种业监管治理能力、建设种业强国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于2004~2007年对河南的珍稀保护常绿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分布有1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常绿乔木和23种省级童点保护常绿乔木植物;并对它们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利用价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评价,最后,对其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