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安市省新镇农业服务中心于2014年对福建省南安市南金果林场龙眼种植区应用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防治龙眼荔枝蝽开展了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对龙眼防治荔枝蝽有明显效果,药效持续时间长,成本低,可以保证有效防治龙眼荔枝蝽。  相似文献   

2.
随着龙眼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龙眼的病虫日益增多。其中黑盾守瓜近年来在广西桂西南地区对龙眼造成危害,成为龙州、大新一带的龙眼主要害虫之一,且有向桂东南扩展危害之势。黑盾守瓜主要危害龙眼新梢嫩叶、顶芽、幼果。使产量大幅度减少,因此要加强防治。现将该虫发生为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农产品价格疲软的市场环境下,探索物理方法防治龙眼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和施药人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是龙眼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电子灭蛾灯控制龙眼害虫试验的结果表明,电子灭蛾灯诱杀的龙眼害虫多达6目15科28种,对龙眼主要害虫金龟子、毒蛾、尺蠖的控制效果达88%以上,而对天敌的伤害很轻。  相似文献   

4.
龙眼在采收阶段,由于果实成熟和采收,使树体消耗大量的养分,因此对龙眼采果后适时施肥、修剪、病虫防治等管理措施,是培养健壮优良秋梢结果母枝的关键措施,是来年龙眼果树获得丰收的重要环节。主要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角颊木虱对龙眼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颊木虱对龙眼的危害及其防治雷艳梅(广西农垦职工大学530227)龙眼角颊木虱(CorneyeannsyllaSinicaYangeth)。又名龙眼木虱,是龙眼的一种新害虫。此虫目前已知只为害龙眼,成虫在嫩梢、芽、叶上取食为害,若虫固定于叶背吸食并形...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探讨了攀西地区大规模种植龙眼以后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原则和措施。结果表明,该区龙眼主要害虫近年来种类增加,危害呈加重趋势,分布带有地区性的特点。防治工作中存在用药针对性不强、缺乏科学的防治指标和不注意合理轮换用药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在防治工作中贯彻综合防治(IPM)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新梢嫩叶,对龙眼叶片生长、果穗长度、果重、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严重发生为害的可造成产量损失高达80%,必须及时防治。而防治的关键是准确的测报和防治技术,下面介绍测报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龙眼木毒蛾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龙眼木毒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反季节‘四季蜜’龙眼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反季节‘四季蜜’龙眼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广西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探讨了我区大规模种植龙眼以后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原则和措施。结果表明,广西龙眼主要害虫近年来种类增加了两倍(由原来的11种增加到现在的23种);危害是加重的趋势;分布则带有地区性的特点。防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农民缺乏科学防害虫技术;缺乏植物检疫和生物防治意识;化学防治中存在着用药针对性不强,缺乏科学的防治指标和不注意合理轮换使用药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在防治工作中贯彻综合防治(IPM)的原则和措施,以期取得“三高二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谈桂西地区龙眼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为桂西南地区主要栽培发展的优良果树之一 ,其周年发生的病虫种类甚多。果农为防治龙眼病虫害往往滥用药、无的放矢用药而疲于奔命、事倍功半 ;不但未达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反而耗财误工 ,且因农药残留严重降低果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诸如此类龙眼怎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 ,寻找一套便捷有效 ,又切实可行的龙眼病虫综合防治方案很有必要。1 加强植物检疫 ,防止当地传入新病虫由于发展种植、改良引种迅速 ,苗木、接穗调运频繁 ;新病虫极易随之传入 ,植检部门必须加强检疫。发展新区更要注意 ,一旦发现本地未…  相似文献   

12.
龙眼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果蛀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实,造成大量落果;也可蛀食花穗和嫩梢、幼叶,造成落花枯梢等。据调查,龙眼蒂蛀虫在惠安县各乡镇龙眼果场发生严重,重发年份常造成"十果九蛀",对龙眼的产量和质量均造成较大损失。由于幼虫孵化后直接从卵壳底钻入植株组织蛀食为害,隐蔽性强,防治困难。选择最佳防治适期及时进行防治,成为控制该虫危害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13.
龙眼瘿螨(暂定名)为害龙眼老熟叶片,使叶片过早脱落。笔者在龙眼园观察了二年,并走访广西大部分龙眼植区,发现不少地区均有该瘿螨发生。本文阐述龙眼瘿螨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及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4.
黑盾守瓜是龙眼新增害虫,在桂西南地区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该虫每年发生一代,发生危害高峰期分别在5、7月,主要危害龙眼新梢嫩叶、顶芽、幼果,造成大幅度减产。应根据该虫生物学特性,采取农业及化学农药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梁伟 《乡村科技》2023,(1):70-72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眼栽培区的北部边缘地带,近年来大力发展龙眼种植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眼经济,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基于此,结合柳州市龙眼产业发展实际,从品种选择、苗木选择、定植、修剪整形、肥料管理、花穗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当地龙眼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龙眼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龙眼主产区采集龙眼园土壤样本312个,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指标,评价龙眼园土壤养分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除四川龙眼园土壤pH值为中性外,其他龙眼主产区龙眼园土壤pH整体为酸性;龙眼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弱;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为中下,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除四川龙眼园为丰富外,其他产区整体均为低水平;有效磷、有效硫和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铜含量则为中上水平,而土壤有效硼和钼含量缺乏。硼和钼是我国龙眼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钙、镁次之。建议龙眼园注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pH,重点加强龙眼硼、钼和钙施用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龙眼亥麦蛾在我区的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眼亥麦蛾为害与龙眼鬼帚病外观症状比较相似,容易混淆。本文在调查广西部份龙眼植区中亥麦蛾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描述了龙眼亥麦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与龙眼鬼帚病的区别,并提出了龙眼亥麦蛾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龙眼亥麦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龙眼亥麦蛾研究的结果 ,描述龙眼亥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并提出一套防治龙眼亥麦蛾的方法 ,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9.
湛江地区荔枝蒂蛀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蛀果害虫。该虫在湛江地区具有发生时间早、主害代多、危害逐年加重等特点,多数果园在防治过程中采取的农业措施不足,偏重化学防治且措施不当,造成防治效果较差。通过防治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荔枝龙眼生产国,但近年霜疫霉病、蒂蛀虫等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荔枝龙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传统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大量化学农药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的"3R"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因此,在荔枝龙眼的病虫害防治中应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的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升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