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果树在栽培生产过程中,往往遭受到各种害虫为害,目前已报道的荔枝、龙眼害虫就有116种[1].其中,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的害虫有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荔枝瘿螨Eriophyes litchii Keifer,发生较严重的有龙眼蜡蝉(龙眼鸡)Fulgora candelaria L.、白蛾蜡蝉Lawana imitata Melichar、金龟子和木蠹蛾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2005年以来连续6年对北京地区桃树害虫的调查,我们明确了北京地区为害桃树的主要害虫有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卷蛾、桃蛀螟、桃潜叶蛾、绿盲蝽、桃下毛瘿螨、桃蚜、桃瘤蚜和红颈天牛,摸清了这9种主要害虫在北京地区桃园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并结合防治试验,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龙眼园已发现害虫有 50多种 ,其中在仙游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荔枝蝽蟓、荔枝尖细蛾、荔枝蛀蒂虫、龙眼亥麦蛾四种。 1 994 -1 996年我们在省农科院植保所陈元洪研究员等同志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 ,对龙眼主要害虫在本地区的生活习性开展研究 ,初步掌握其发生规律 ,探索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为龙眼园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发生概况1、荔枝蝽蟓 :本地年发一代 ,以成虫在树冠浓密的树上或屋檐下越冬 ,翌年三月春分前后到枝梢或花穗上活动取食 ,交配产卵 ;4月初卵开始陆续孵化 ,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梢和花穗及幼果汁液 ,导致落果 ;…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荔枝、龙眼上的瘿螨的分类、地理分布、危害特点、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发现因瘿螨个体微小,鉴定方法复杂,技术要求高而限制荔枝和龙眼瘿螨相关研究的开展,主要表现为:缺乏快速、有效的种类鉴定手段;基础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需要深入研究;区系、起源和进化、种群遗传分化等基础研究.因此,提出开发DNA条形码方法快速鉴定荔枝、龙眼上的瘿螨种类;加强荔枝、龙眼重要瘿螨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以便建立科学的种群密度监测、发生预测技术规程和提出综合防控技术;开展基础性的研究,为荔枝、龙眼上的瘿螨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的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龙眼是福建省最主要的水果之一 ,厦门地区共种植 1 3万多公顷 ,以往的病虫防治较多处于初级状态 ,防治次数多 ,用药量大 ,效果不甚明显 ,进而影响果园生态。针对这个问题 ,几年来对各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测报方法及综合防治对策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龙眼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龙眼主要虫害为荔枝蝽、爻纹细蛾、角颊木虱、金龟子。主要病害为鬼帚病。荔枝蝽 据调查 ,荔枝蝽在厦门市同安区一年发生一代 ,以成虫在树上荫蔽枝叶层里和屋瓦下隐蔽处越冬 ,2月下旬气温达16℃时 ,开始活动取食 ,3月上旬开始交配产卵 ,3月中…  相似文献   

6.
1 广西柑橘主要害虫的发生概况广西柑橘主要害虫大约有 2 0多种 ,根据其为害的严重程度 ,可分为如下五类 :1 .1 全区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每年都需喷药防治的重要害虫 ,如红蜘蛛、潜叶蛾、锈壁虱、柑橘木虱等。1 .2 全区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严重发生年份需喷药防治的重要害虫 ,如侧多食跗线螨 (荣黄螨 )、卷叶蛾类、吸果夜蛾类、花蕾蛆、黑蚱蝉、蝽象类、天牛类等。1 .3 全区普遍发生 ,部份地区为害严重 ,和需要喷药防治的重要害虫 ,如粉虱类、橘实雷瘿蚊、象鼻虫类、金龟子类等。1 .4 部份地区发生和为害严重的主要害虫 ,如瘤壁虱、…  相似文献   

7.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示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蝽象是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八十年代以来,我省荔枝、龙眼连年遭受为害,一般年分损失2—3成,重者达5—6成以上。近几年,虽然各级领导和果农对荔枝蝽象的防治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在防治技术上仍是以依靠化学农药为主,因此在防治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1)农药紧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荔枝产区的钻蛀性害虫种类进行调查,并对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描述,针对不同害虫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发现的荔枝钻蛀性害虫共19种,隶属于3目12科,其中蛀干害虫9种,蛀果害虫10种;主要钻蛀性害虫为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龟背天牛Aristobia testudo(Voet)和荔枝尖细蛾Conopomorpha litchiella Bradley。  相似文献   

9.
荔枝瘿螨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瘿螨属蜱螨目 ,瘿螨科。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螨。以成虫和若虫吸取叶片、枝条、花等汁液 ,使被害叶卷曲如“狗耳” ,称“毛毡病” ,严重发生时 ,被害植株叶片的色泽虽仍保持苍绿 ,但植株长势衰弱 ,受害枝条干枯 ,被害花穗极易脱落 ,影响结实 ,以致造成减产。由于荔枝瘿螨繁殖能力强 ,发现难度大 ,为害严重 ,对农药抗性产生快 ,因此防治工作十分困难。而化学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之一。本文选用 6种农药进行试验 ,分析其对荔枝瘿螨的防治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1 8%虫螨光乳油 1 5 0 0倍液 ;40 %乐果乳油 80 0倍液 ;5 0…  相似文献   

10.
针对豫北枣区主要害虫(枣尺蠖、枣瘿蚊、绿盲蝽、枣叶螨、桃小食心虫等)及主要病害(枣锈病、枣黑腐病)的发生规律,找到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成功解决该地区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荔枝蝽蟓(TessaratomapapillosaDrary)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县年发生一代,但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每只成虫可产卵70~140粒,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的新消、花穗及幼果,直接影响龙眼的产量。为寻找防治该虫的有效的安全的药剂,我们引进2.5%功夫乳油在龙眼园内进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有2.5%功夫乳油(英国捷利康公司提供),80%敌百虫结晶体(广东江口农药厂)。试验在本县优质龙眼生产基地进行,树龄为15年生。选择生长较一致、荔枝蝽蟓发生较重的龙眼树进行试验。设2.5%功夫乳油200…  相似文献   

12.
<正> 荔枝蝽象俗称石柜,属于半翘目蝽科,是我国龙眼产区的主要害虫。其成虫及若虫都能为害龙眼、荔枝的花、果实及嫩梢,若虫较成虫为害尤重,被害枝梢发育缓慢,严重时枯死,受害的花、果实全部脱落,造成龙眼严重减产。目前,我省对蝽象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在大面积喷药时,只要掌握好喷药时间和浓度,防治效果较好,且能兼治其他一  相似文献   

13.
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是龙眼、荔枝的大害虫。以成虫或若虫危害龙眼、荔枝的嫩梢、花穗和果实。每年出于此虫的发生为害,往往使花穗干枯,果实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如泉州市双阳华侨农场坪山果林队1500余株龙眼树,1982年由于荔枝蝽象普遍发生未及时防治,5月底至6月上旬大量落果,减产损失达三分之一。1983年该  相似文献   

14.
梨瘿蚊是黔北地区为害梨树芽叶的主要害虫,在该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介绍梨瘿蚊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重点分析梨瘿蚊在黔北地区的发生特点及重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制订完善梨避雨栽培害虫高效安全综合防控措施,2017-2019年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系统开展了梨避雨栽培区域性主要害虫发生差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条件下,可避免梨茎蜂、梨瘿蚊的发生为害,茶翅蝽、梨小食心虫、金龟子类、天牛类等发生程度极显著降低,梨二叉蚜呈百倍以上加重为害趋势,黄粉蚜、二斑叶螨等偶...  相似文献   

16.
荔枝蝽是龙眼和荔枝的主要害虫 ,采用化学农药 (如 :敌百虫等有机磷杀虫剂 )进行防治 ,不能有效控制荔枝蝽的发生和为害 ,且造成严重的化学农药污染。利用平腹小蜂Anastatussp .防治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losaDrury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高效无污染的绿色生防技术 ,1 994 - 1 998年 ,我们在螺阳镇工农村、尾透村龙眼树上全面散放平腹小蜂 ,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示范片果园的选择 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果园才能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螺阳镇工农村、尾透村龙眼种植数量较大 ,虫口密度高 ,…  相似文献   

17.
荔枝蝽即荔枝椿象 ,俗称臭屁虫 ,是福州各县 (市 )区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它的成虫与若虫均能为害 ,刺吸嫩梢、花穗或幼果的汁液 ,导致落花落果。大发生时会严重影响产量 ,受惊动时射出臭液 ,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 ,引起辣痛 ,花、嫩叶和幼果沾上臭液也会变枯焦。据报导 ,荔枝蝽还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毒媒介 ,必须通过治虫以达到防病的目的。1 999- 2 0 0 0年在连江松坞龙眼场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取得了较好效果 ,据调查 ,放蜂区的荔枝蝽卵寄生率达到 94%,不再需要喷药防治。而附近农户的荔枝蝽卵的自然寄生率仅 2 5%左右 ,还须喷药。1 …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省龙眼病虫害发生严重 ,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种类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致使果园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笔者从 1 991年~ 1 999年在全省范围内调查龙眼园害虫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时发现 :福建省龙眼园蝽类为害日益严重 ,在局部地区造成龙眼嫩芽、幼叶枯死 ,幼果和果实脱落 ,严重影响了龙眼的品质和产量。现将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供防治和进一步研究参考。1 实验室观察与田间调查在实验室自然条件下观察各虫态变化情况。在田间选择 4个代表品种 :立冬本、苗翘、闽焦、乌龙岭 ,每品种选择 5株 ,调查各种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郑重禄 《西南园艺》2004,32(3):49-49
荔枝蒂蛀虫又名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为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荔枝蒂蛀虫在我区龙眼园普遍发生,部分龙眼园受害十分严重,对我区龙眼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20.
精翅目Coleoptera 天牛科Cerambyeidae46,龟背天牛Aristobia testudo voet. 别名:龟背簇天牛、牛角虫,钻木虫。 分布:南靖。 为害:荔枝、龙眼枝干。“++”。47、星天牛Anoplophora ehinensis Forster 别名:花牛港仔、桔猴、铁牛、圆头虫。 分布:华安、云霄、诏安、漳浦、漳州、龙海。 为害:荔枝、龙眼、柑桔、苦糠等枝干。“++”。 龟甲不”卜Cassidae48、台龟甲Cassidn(Taiwania)。ireumdataHerbst 别名:小绿龟甲、甘薯青绿龟甲、龟形金花甲。 分布:龙海(九湖)。 为害:荔枝、龙眼、柑桔、香蕉、一甘著等叶片。“十”。 象虫科Curcul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