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试验,在引进的12个青贮玉米新品种中,以北农青贮208、雅玉青贮26、大京九26、豫玉22号4个品种表现良好,长势健壮,没有发生倒伏,病虫害很轻。籽粒产量以北农青贮208处理为最高,是10722 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CK)处理高1328 kg/hm2,增产率14.1%,鲜草产量以雅玉青贮26处理的最高,是97489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CK)处理增产9798kg/hm2,增产11.2%。各品种的抗旱性、抗寒性,丰产性有待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油料产量的有效种植模式。通过复合种植,高低作物搭配,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为了给此技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筛选出适宜的大豆品种特列此试验,通过研究适宜大豆复合种植中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今年玉米全生育期降雨偏少,造成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影响整体产量,大豆未受到影响它的成熟度较好。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玉米各处理平均产量9252kg/hm2(8755.5 kg/hm210164.0kg/hm2),说明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从大豆产量结果来分析,佳禾2号折合产量2829kg/hm2,比对照增产34.5kg,增幅22.4%,居第一位;陇黄3号折合产量2640kg/hm2,比对照增产21.8kg,增幅14.2%,居第二位;冀豆17折合产量2590.5kg/hm2,比对照增产18.6kg,增幅12.1%,居第三位,中黄30(ck)折合产量2320.5kg/hm2,居第四位,东豆027折合产量1186.5kg/hm2,比对照减产75kg,减幅48.7%,居最后一位。综上所述佳禾2号及陇中系列的品种经济性状较好,倒伏程度低、抗旱性好、产量高,适宜我们区域生态环境下种植,东豆系列品种生育期长不能更好的完熟,建议明年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10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合西北旱区种植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出苗率、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温度差异性不显著。青薯9号株高最高,为123.4cm,参试品种与庄薯3号株高显著性差异;主茎数为1.6个-3.2个,陇薯13号、定薯3号、定薯4号、天薯12号和陇薯6号主茎个数差异性不显著。经过田间抗病性统计,青薯9号抗晚疫病、抗早疫病最强,定薯3号、陇薯13号、陇薯14号和定薯4号次之,陇薯6号和丽薯7号抗病性最差。9个参试品种中,青薯9号田间测产最高,为72107.1 kg/hm2,较对照增产43.9%,与天薯12号、丽薯7号、庄薯3号和陇薯6号产量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结合田间各性状和及产量构成情况,青薯9号、陇薯14号、陇薯13号、定薯3号、定薯4号和天薯11号田间表现较好,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可以在西北旱作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4.
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选择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对化学肥料减量施用。结果表明,在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时,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25%,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是4287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3960 kg/hm2,增产率10.18%;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126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2350kg/hm2,增产率6.04%。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35%,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 km2+化肥减量35%处理的产量是3975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840kg/hm2,增产率2.16%;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 km2+化肥减量35%的产量为38120kg/hm2,较对照增产-790kg/hm2,增产率-2.03%。因此,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应注重对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金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保证当地马铃薯的高产优质,保障当地种植户的效益。选取了马铃薯新品种及部分推广品种在当地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比产量、商品薯率等性状对参试品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华颂香早、中薯早30、中薯3号、中薯5号的生育期低于73天,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宜金东地区种植。中薯5号产量最高,折合50955.6 kg/hm2,商品薯率87.1%,商品性良好,早熟性好;中薯早45产量第二,折合50021.3 kg/hm2,商品薯率80.8%,早熟性好;华颂香早产量49039.0 kg/hm2,商品薯率78.5%,早熟性好。中薯5号、中薯早45、华颂香早在金东区表现优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省中部旱作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对引进品种的产量、抗病性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但对晚疫病抗性较差;中薯22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抗病性相对较好;青薯9号产量高,营养成分含量居中,对晚疫病抗性好。因此,建议在灌区及南部二阴区适当扩大青薯9号种植面积;冀张12号与中薯22号在不同区域进一步试验的同时,适当加大示范推广面积,并且加强晚疫病的防治;其他品种需要进一步多区域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寿县夏玉米生产过程中肥料施用现状、当前肥料市场销售的玉米配方肥情况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不同配方肥对夏玉米性状、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方式(CK)相比,4种配方肥对玉米生物性状的影响:除株高、穗位高、秃顶长外,其他生物学性状均高于CK;产量:与CK相比处理1和处理4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处理3增产效果显著,处理2增产效果不显著;经济效益:处理1与处理4增收效果显著分别增收3322.35元/hm2、和2715.30元/hm2 ,增幅分别为17.87%和14.61%,处理2处理3与CK相比增收分别为1220.25元/hm21163.10元/hm2,,增幅分别为6.56%、6.26%;产投比处理1最高,因此最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尼泊尔北部山区种植的优异马铃薯品种(系),引进‘陇薯7号’‘陇薯10号’‘陇薯14号’‘LK99’‘L0109-4’‘云薯105’‘云薯603’‘紫云1号’‘米拉’‘青薯9号’‘艾玛1号’‘艾玛2号’等12个马铃薯品种(系),以当地主栽品种‘Rosita’为对照(CK),于2019—2021年在尼泊尔北部山区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开展生育期、农艺性状、块茎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测定口感评价、产量及产量性状等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13个供试品种(系)的综合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均能成熟。所有品种(系)均未发生花叶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云薯105’‘云薯603’和‘紫云1号’晚疫病病株率最低,病情指数均为0;‘云薯105’3年平均产量为23.94 t/hm2,较CK增产72.73%,‘青薯9号’3年平均产量为21.01 t/hm2,较CK增产51.59%;‘云薯105’蒸食口感得分82.6分,质地粉或糯,气味清香,接受度高、综合评价中上;块茎营养品质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前4的依次为:‘艾玛1号’‘陇薯14号’‘陇薯7号’和‘云薯105’。综上,根据尼泊尔缺乏高产品种的现状,‘云薯105’可作为尼泊尔北部山区首选马铃薯推广品种,‘青薯9号’可作为高产备选推广品种,‘艾玛1号’‘陇薯14号’‘陇薯7号’可作为尼泊尔北部山区马铃薯生产中的优质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两种酸性滴灌配肥对无膜棉生长、生理功能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F1配肥处理[“绿多利”牌酸性水溶配肥:尿素690kg/hm2、高磷肥(16-35-8+TE)510kg/hm2、高钾肥(8-20-25+TE)225kg/hm2]较F2配肥处理[“肥帝溉”牌酸性水溶配肥:尿素725.5kg/hm2,肥帝溉(10-38-10)382.5kg/hm2,农用硫酸钾(0-52-0)240kg/hm2]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其中中19品种产量最高达到5 360.74kg/hm2,较F2配肥处理增产16.35%。F1处理平均产量5 063.42kg/hm2,较F2处理增加9.52%,增效3 250.43元/hm2。结论:F1配肥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效作用,值得南疆无膜棉区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试验,以辣椒青辣产量为目标,以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为探讨对象。建立了辣椒青椒产量与辣椒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提出了青椒产量≥34500㎏/hm2的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31515~32265kg/hm2,氮肥施用量215.25~246.75kg/hm2,钾肥施用量232.65~269.55kg/hm2,磷肥施用量69.30~80.85kg/hm2。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5个甜荞参试品种在环县甜荞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榆荞4号折合产量1553kg/hm2,较对照美国甜荞折合产量1277kg/hm2增产21.6%;西农9976折合产量1477kg/hm2,较对照增产15.7%;宁荞1号折合产量1437kg/hm2,较对照增产12.5%。以上三个品种增产较对照均超过10%,建议在环县甜荞主产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安定区干旱少雨,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大,易造成环境污染。选用新型可分解抗旱保水剂,研究其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覆膜+“旱科威”处理,马铃薯产量为最高,是34733kg/hm2,较对照增产3700kg/hm2,增产率11.9%。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采用优质双低油菜品种云油杂12号, 分别于2019和2020两年度在罗平油菜和烤烟主产区,采取使用缓释复合肥、不施肥、农户常规用肥3个处理方式进行同田大区对比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两年结果表明:使用缓释复合肥375~450 kg/hm2比不施肥和常规用肥平均增产221.3kg/hm2和179.3kg/hm2。肥料投入与新增产值相比,使用缓释复合肥较不施肥增效904.5元/hm2,实现产量效益双增。  相似文献   

14.
安定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是马铃薯的优势主产区。引进筛选6个马铃薯品种,对照为陇薯7号,对其抗旱、抗病等进行评价,选择适宜安定区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以 ‘201407-2’、‘甘农薯7号’品种性状表现最为优良,产量分别为36133 kg/hm2、34183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32.03 %、24.91 %;建议在安定区加大对‘201407-2’、‘甘农薯7号’等品种(系)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8个苦荞参试品种在环县荞麦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其中定苦1号折合产量2506.7kg/hm2,较对照增产33.57%,居参试品种第1位;冀苦荞2号折合产量2306.7kg/hm2,较对照增产22.91%,居参试品种第2位;六荞2号折合产量2036.7kg/hm2,较对照增产8.53%,居参试品种第3位;冀苦荞1号折合产量2030.0kg/hm2,较对照增产8.17%,居参试品种第4位。这4个品种整体表现落粒性轻、抗倒伏、抗旱、抗病、产量高、抗逆性强,建议在环县苦荞主产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磷钾肥不同施肥量对打瓜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化肥施用量范围内,随着磷钾肥的增加,打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但当磷钾肥施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增幅趋缓。当N、P2O5、K2SO4的纯养分用量分别是138 kg/hm2、67.5 kg/hm2、156 kg/hm2,打瓜的经济效益表现最好,比农民习惯性施肥增收1253元/hm2,由此得出此养分用量就是本地打瓜种植较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7.
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水肥效应耦合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无底铁框作微区,选择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P)和施氦量(N)进行水肥效应模拟研究,得出冬小麦产量(Y)与降水量和施氮量的关系为Y=2505.6713+5.3422N-0.0251N2+24.3482P-0.0325P2+0.0074NP.水肥耦合方程为Nc=73.4805+0.2325P.当降水量由160mm增至400mm时,最高产量由5993.93kg/hm2提高到7710.39kg/hm2,最高产量施氮量Nmax由126.51kg/hm2增至165.48kg/hm2,经济施氮量Nopt由78.60kg/hm2增至107.12kg/hm2,Nc值则由110.55kg/hm2增至166.50kg/hm2.在降水量小于400mm时有Nopt < Nc < Nmax成立,且Nopt与Nc差值较大,说明旱塬地区单以经济施氮量为施肥标准不能充分发挥降水的增产潜力.提出了以上壤水肥宏观调控的原则,编制出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合理施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金塔县进行的10个春小麦品种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0品种中,酒春6号、441折合产量分别为10171.5kg/hm2、9838.5kg/hm2,较对照增产8.6%、5.1%,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建议下年开展品种示范种植,以验证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以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8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33),研究了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鄂马铃薯1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马铃薯产量、株高、单株块茎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追肥>底肥。9个处理组合中A3B3C1(密度60000株/hm2,底肥750kg/hm2,追肥150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33390.00kg/hm2,分析发现A3B2C1处理组合(密度60000株/hm2,底肥600kg/hm2,追肥150kg/hm2)可获得最高产量,是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广西省当地甘蔗种植中出现的过量施肥、氮磷钾配比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基于广西省蔗区土壤肥力状况,结合甘蔗养分需求规律,分别对广西省甘蔗中低产区和高产区的氮磷钾施肥量进行推荐,结果表明中低产区推荐氮素施用量200-220 kg/hm2,推荐磷肥施用量77-94 kg/hm2,推荐钾肥施用量249-281 kg/hm2,中微量元素肥推荐48-54 kg/hm2的CaO、36-40 kg/hm2的MgO、12-13 kg/hm2的B;高产区推荐氮素施用量220-260 kg/hm2,推荐磷肥施用量94-100 kg/hm2,推荐钾肥施用量281-314 kg/hm2,中微量元素肥推荐54-63 kg/hm2的CaO、40-47 kg/hm2的MgO、13-14 kg/hm2的B。按照甘蔗养分需-供匹配优化施肥方案,科学进行施肥管理,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