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云豌4号’和‘云豌8号’两个豌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法、水培法、蛭石法及生长素法等4种不同方法培育豌豆芽苗菜,测定其胚轴长度、胚轴粗度、胚轴重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采用蛭石法培育的豌豆芽苗菜,其株高、产量最高;采用生长素法培育的豌豆芽苗菜,其径粗、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综合来看,在蛭石法的基础上再喷雾补充生长素6-BA可作为培育豌豆芽苗菜的最佳方法;在品种选择上,‘云豌8号’的株高、径粗、产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均优于‘云豌4号’,可作为生产豌豆芽苗菜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豌豆苗幼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有没有污染,深受消费者欢迎。豌豆苗可周年进行生产,不受生产季节限制。同时生产周期短,10—15天即可收获。每平方米的播种量为1.7—2.0千克,每千克豌豆可生产豌豆苗1.5—2.0千克。一、品种豌豆品种很多,应选用豆苗产量高、生长速度快、不易纤维化、千粒重150克左右的小粒光滑品种为好。一般采用的品种有中豌四号、白玉豌豆或专用品种龙须豌豆种子。豌豆种子一般寿  相似文献   

3.
唐新燕 《农村科技》2014,(10):15-16
<正>一、试验目的选择巴楚县冬小麦主栽品种新冬20号进行常规栽培条件下的播量试验,找出最适合的播种量,为巴楚县冬小麦生产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播量设置供试品种新冬20号,千粒重48克。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每667米2播种量12千克,25.0万粒;处理2,每667米2播种量14千克,29.2万粒;处理3,每667米2播种量16千克,33.3万粒;处理4,每667米2播种量18千克,37.5万粒;处理5,每667米2播种量20千克,41.7万粒。2.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11村1组,地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植物激素对豌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采用青豌豆、加拿大白豌豆和新疆白豌豆为试材,探索不同浓度6-BA处理对3个豌豆品种芽苗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6-BA可抑制豌豆的根系生长,明显增加3个豌豆品种的茎粗、茎鲜重和干重、豌豆子叶干重,进而增加豌豆芽苗菜经济产量。本试验为植物激素在芽苗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豌豆鲜食加工兼用,集蔬菜、粮食与饲料于一体,近年种植面积有较大发展。为探索不同用种量及基肥施用水平对春播豌豆新品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该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参试豌豆及肥料品种供试豌豆品种为象豌1号,肥料品种为以色列奥格尼国际集团生产的45%硝态氮硫酸钾复合肥。1.2试  相似文献   

6.
豌豆鲜食加工兼用,集蔬菜、粮食与饲料于一体,近年种植面积有较大发展.为探索不同用种量及基肥施用水平对春播豌豆新品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该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豌豆及肥料品种 供试豌豆品种为象豌1号,肥料品种为以色列奥格尼国际集团生产的45%硝态氮硫酸钾复合肥.  相似文献   

7.
<正>豌豆苗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周年进行生产,且生产周期短(10~15天即可收获),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7~2.0千克,每千克豌豆可生产商品菜1.5~2.0千克,效益显著。一、品种宜选用豆苗产量高、生长速度快、不易纤维化、千粒重在150克左右的小粒光滑豌豆品种,如中豌四号、白玉豌豆或龙须豌豆。豌豆种子寿命一般为2~3年,最好选用当年的新种子,发芽率不能低于95%,要求品种一致,品种不纯时幼苗生长速度不一样、高矮不齐,影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豌豆幼芽子叶不出土,第一批芽苗菜采收后,子叶仍然饱满,满足温度、水分等条件,可以继续生长,收获2—3茬。利用豌豆芽苗菜的这种多批次生产特性,不仅可以节省生产用种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保证芽苗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目的连作年限的延长导致棉花枯、黄萎病的扩散蔓延,致使棉花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通过试验筛选出控制棉花枯、黄萎病和提高棉花产量的药剂。是目前棉花生产的迫切需要。二、试验设计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中棉35号。供试药剂:农乐(5毫升/667米~2),金得利(20克/667米~2),海状元(35克/667  相似文献   

10.
1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在退耕还林田里对不同牧草品种混播组合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林间种植的牧草品种组合,为我县的牧草大面积种植、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理论依据。2材料与方法2.1参试品种及处理详见表1。注:每小区为10平方米,A2精饲726播种时用呋喃丹拌土撒施,以防地下害虫;俄罗斯饲料草移栽株行距为20厘米×50厘米。2.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计2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平方米。表1品种混播组合及播种量一览表处理代号参试处理播种量(克/平方米)行距(厘米)A1鸭茅×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  相似文献   

11.
以4个不同种皮(黑、黄)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用智能催芽机催芽、益生菌芽苗菜专用培养剂浸种、喷淋。结果表明,小黑豆生产的芽苗菜产量高、耐吃、入味、异香、品相好,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和产品优势;小黑豆生产芽苗菜最佳播种量为2.51~3.14 kg/m~2;用小黑豆生产芽苗菜比黄豆生产成本减少1.25元/kg,纯利润增加10~12元/kg,经济效益显著;智能催芽机催芽比传统催芽法催芽,可大幅提高发芽率、整齐度和效率;用益生菌芽苗菜专用培养剂生产芽苗菜比用自然饮用水浸种喷淋生产芽苗菜有更好地抑制有害菌及提供养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对生物菌肥在棉花上的试验,测定施用生物菌肥对棉花产量、品质等的影响,为生物菌肥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在31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地进行,面积4.1公顷,土质为沙壤土,前茬棉花。供试棉花品种为鄂杂-5,株行距配置为(66+10)厘米×13厘米,精量播种,667米2播种量1.2千克。4月7日播种,4月17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药剂为酸碱平衡护理剂,供试作物为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6号。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147团11连11-3条田,面积10公顷。该条田上年秋季结合翻地每667米2全层施46%三料17千克、46%尿素8千克。试验地土壤为粘质土,盐碱较重,有机质含量13.6克/千克,碱解氮75毫克/千克,速效磷18.7毫克/千克,速效钾305毫克/千克。前茬为棉花。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设置如表1所示。4.试验实施试验棉田4月13日播种,行距为(66+10)厘米,穴距9厘米,采用1穴1粒膜上精量点播,667米2理  相似文献   

14.
王晓文 《甘肃农业》2014,(12):93-94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乡汪唐村进行了9个豌豆新品种(系)引进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系621经济性状优,折合产量为193.33千克/亩,较对照品种陇豌1号增产13.3%,位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对照陇豌1号属早熟豌豆品种,矮秆,半无叶型直立生长,抗倒伏性较普通型豌豆好,621抗旱、抗病性较强,生育期103天左右,通过试验对比较适宜在大夏河沿岸种植。  相似文献   

15.
在姚安县豌豆主产区栋川镇开展7个豌豆品种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靖豌4号适宜在本地示范推广种植;云豌18号和保丰2号豌适宜作为烤烟、玉米晚秋套种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对冬小麦15厘米等行距、"井"字型播种、7.5厘米等行距、(10+20)厘米宽窄行等4种不同行距配置方式进行试验示范,比较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我区冬小麦栽培的最佳行距配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伽师县冬小麦主栽品种新冬20号。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7,(9)
<正>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选在建平县农业中心黑水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该地光照充足,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溉良好。1.2试验材料供试地膜为幅宽80厘米黑色地膜、白色地膜、黑白道膜和幅宽120厘米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阜新塑料厂生产),供试高粱品种为辽杂37号。1.3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豌豆(Pisum sativum L.)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与大豆、花生和菜豆并称世界四大食用豆类作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较低,在辽宁地区种植广泛,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筛选出适宜阜新地区早春种植的菜用豌豆新品种,笔者对引进的4个菜用豌豆品种进行了早春栽培比较试验,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在阜新市章古台镇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供试豌豆品种有中豌6  相似文献   

19.
以豌豆品种草原224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豌豆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豌豆品种草原24号、龙豌1号籽实折合产量分别为5 732.0 kg/hm2和5 653.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63.7%和61.4%,差异极显著,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可在甘南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为促进我区早熟大豆选种和生产的需要,特引进优良大豆新品种作对比试验,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3个,新大豆7号、北豆20号、阿豆1号(对照)。2.试验设计每个参试品种作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7米、宽3米,面积21米2,行距50厘米,株距2~3厘米,折合每667米2保苗2.8万株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