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明确1 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及其应用技术,昭苏县特安排枯草芽孢杆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以加大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工作力度,为今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供试作物为马铃薯,品种为陇薯3号。2.供试药剂供试药剂为1 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  相似文献   

2.
韩凤 《农村科技》2011,(10):9-10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尉犁县兴平乡统其克村,前茬棉花,0-30厘米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98%,碱解氮57毫克/千克,速效磷29毫克/千克,pH值8.4,播前667米2施基肥N8千克、P2O58千克、K2O2千克、油饼100千克。二、材料与方法试验品种为田丰8号、田丰11号、豫棉15号、  相似文献   

3.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在其侵染循环进入三代首次侵染积6分时、四代首次侵染积6分时、五代首次侵染积6分时、分别采用2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防治次数药效试验。试验表明:2种药剂连续3次施药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综合经济效益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克/公顷兑水750千克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最佳,药物投入产出比最高,相对防效72.23%,折合产量27213千克/公顷,较对照增产104.3%,投资收益比达到1︰52.同时该处理马铃薯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药剂为酸碱平衡护理剂,供试作物为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6号。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147团11连11-3条田,面积10公顷。该条田上年秋季结合翻地每667米2全层施46%三料17千克、46%尿素8千克。试验地土壤为粘质土,盐碱较重,有机质含量13.6克/千克,碱解氮75毫克/千克,速效磷18.7毫克/千克,速效钾305毫克/千克。前茬为棉花。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设置如表1所示。4.试验实施试验棉田4月13日播种,行距为(66+10)厘米,穴距9厘米,采用1穴1粒膜上精量点播,667米2理  相似文献   

5.
谢建明 《农村科技》2006,(12):20-21
本试验根据不同氮、磷肥施用量,研究对春小麦产量与收入的影响,为大田生产提供可靠依据。一、试验方案试验在农13师红山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地进行,土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供试品种为小麦新春8号。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中磷酸二铵总用量的70%作基肥,30%作种肥;尿素总用量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处理 A:尿素和磷酸二铵各18千克/667米~2,其中磷酸二铵12.6千克作基肥,5.4千克作种肥;尿素10.8千克作基肥,7.2千克作追肥。处理B:尿素和磷酸二铵各20千克/667米~2,其中磷酸二铵14千克作基肥,6千克作种肥;尿素12千克作基肥,8千克作追肥。处理 C:尿素和磷酸二铵各22千克/  相似文献   

6.
唐新燕 《农村科技》2014,(10):15-16
<正>一、试验目的选择巴楚县冬小麦主栽品种新冬20号进行常规栽培条件下的播量试验,找出最适合的播种量,为巴楚县冬小麦生产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播量设置供试品种新冬20号,千粒重48克。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每667米2播种量12千克,25.0万粒;处理2,每667米2播种量14千克,29.2万粒;处理3,每667米2播种量16千克,33.3万粒;处理4,每667米2播种量18千克,37.5万粒;处理5,每667米2播种量20千克,41.7万粒。2.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11村1组,地势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粮食作物产量稳步增长,2010年在我镇主栽玉米郑单958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5组滴灌玉米地,面积667米^2,灰漠土,轻沙壤,土壤有机质11.6克/千克、碱解氮77毫克/千克、速效磷15.6毫克/千克、速效钾162毫克/千克。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目的通过棉花新品种在乌苏市的种植试验,筛选出适宜乌苏市自然环境条件的高产、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为今后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乌苏市试验基地,试验占地240米2,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为玉米。播种前结合整地667米2底施复合肥50千克、尿素18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2.参试品种参试品种有4个:杂徐330、农杂310、金棉20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鹏 《农村科技》2014,(9):33-34
<正>近年来,127团棉花黄萎病发生面积和病情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通过本示范试验,了解1 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127团7连31号棉田,面积8.5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14.55克/千克,碱解氮72毫克/千克,速效磷10.8毫克/千克,速效钾325毫克/千克。前茬作物棉花,种植品种为中棉63号。采用幅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肥效对比试验验证助邦牌(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在甜瓜上的效果,为进一步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情况在轮台县轮台镇四村农户的地里进行,前在作物均为棉花,(2005年平均单产籽棉为25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11.
<正>30团光照资源充足,雨量稀少,是库尔勒垦区较好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为了解决因为滴灌方式造成外行棉花缺水、棉苗长势不均的问题,调查1管2行与1管4行不同滴灌方式对棉田整齐度及产量的影响,以期通过试验总结出相应的灌溉制度和配套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30团3连3斗6正条田,土质为砂壤土,前茬为棉花,667米2秋施有机肥1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磷酸二氢钾18千克。田间持水量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我们于2012年5月在巴里坤县奎苏镇二十里村设置了马铃薯覆膜与不覆膜对比试验,采用覆盖地膜和露地种植2种栽培模式。试验表明:覆盖地膜比露地栽培马铃薯出苗提前12天,667米2增产660千克,增收540.8元。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选用紫花白作为马铃薯供试品种。2.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沙壤土地块作为试验地,人工播种。  相似文献   

13.
<正>千越生物有机肥是辽宁中台千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肥料。为验证该产品的应用效果,2013年在建平县玉米上开展了千越生物有机肥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方法1.试验时间和地点时间: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地点:建平县万寿街道苗圃。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地形:平地;土壤类型:褐土;土壤质地:壤土。前茬作物名称:玉米;前茬作物产量:650千克/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连续2年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在75.30% ~ 92.98%之间,并且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增产率最高可达41.14%.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试验目的选择防效好且性价比高的杀虫剂,做好玉米螟和红蜘蛛的统防统治示范,减少玉米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二、试验条件1.供试材料防治对象为玉米螟。供试作物为玉米庆单3号。2.环境条件试验地选在伊宁县温亚尔乡上温亚尔村1组玉米田,面积1.6公顷,前茬玉米。试验地于2013年4月10日播种,667米2播种2.5千克,播深5~6厘米,行距50厘米,株距24厘米,全生育期共浇水3次,667米2施25千克二铵、5千克尿素作底肥,6月13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伊犁地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型生物药剂,2017年在尼勒克县马铃薯生产田设置了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效试验。供试药剂为72%碧净乳油、72%霜脲·锰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米~2用72%碧净乳油100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试验设计1.供试作物棉花30-8。2.供试肥料常规施肥:底肥667米2施尿素25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硫酸钾5千克,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分4次施,每次5千克。配方施肥:667米2施复混配方肥70千克,667米2追施尿素20千克,前4水,每次667米2施用尿素5千克;空白地不施肥。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昌吉州山区生态优势,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益,特在昌吉山区对3个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闽彩薯3号667米2产量1 749千克,667米2净利润1 304元;黑金刚667米2产量1 723千克,667米2净利润1 289元,彩色马铃薯品种闽彩薯3号、黑金刚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较好,可作为昌吉州山区彩色马铃薯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9.
试验来源和目的。一、试验材料方法1.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时间:2010年7月22日至2010年11月3日试验地点:海城市西四镇前郭村赵欢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地形:平地土壤类型:草甸土土壤质地:壤质前茬作物名称:黄瓜前茬作物产量:5000千克前茬作物施肥量(千克/亩):N20千克、P2O514千克、K2O15千克。  相似文献   

20.
《农村科技》2006,(9):20-20
一、试验材料1.试验作物黑河5号(阿豆1号)。2.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布尔津县农技站试验田,土壤肥力好,砂壤土,667米~2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15千克,管理措施同大田常规管理。3.前茬作物玉米。4.播种时间2005年5月3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