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不同产地主要食料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伍晓丽  钱敏  曾纬 《特产研究》2007,29(4):52-55
对重庆(渝)和四川(川)产珠芽蓼根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渝产珠芽蓼根茎的灰分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川产珠芽蓼根茎,水分和粗脂肪显著低于川产珠芽蓼根茎;渝产珠芽蓼根茎的K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川产珠芽蓼根茎,Mg、Fe和Mn 3种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川产珠芽蓼根茎;K、Ca、Mg3种含量最多的元素排序中,渝产珠芽蓼为"K>Ca>Mg",川产珠芽蓼为"Mg>K>Ca"。渝产珠芽蓼根茎的水解精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川产珠芽蓼根茎,并且差异显著(P<0.05);渝产珠芽蓼根茎的游离精氨酸和游离谷氨酸的含量分别低于川产珠芽蓼根茎,并且差异显著(P<0.05);渝产珠芽蓼的精氨酸和蛋氨酸的总含量分别高于川产珠芽蓼,并且差异显著(P<0.05)。以上分析结果可能是渝产珠芽蓼饲养效果优于川产珠芽蓼的原因之一。这一结果为人工饲料的配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藏药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降尿酸活性,并采用HPLC法进行分析检测。[方法]以氧嗪酸钾盐诱导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连续灌胃给予西伯利亚蓼水部位(2.0、4.0 g/kg)、30%乙醇部位(2.0、4.0 g/kg)、50%乙醇部位(2.0、4.0 g/kg)、90%乙醇部位(2.0、4.0 g/kg)及别嘌呤醇(AP,0.01 g/kg)7 d,探讨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对急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UA)、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尿酸转运体(mURAT1、mGLUT9和mOAT1)mRNA表达的影响,并对不同部位进行HPLC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P以及30%、50%、90%乙醇部位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的血尿清水平;50%、90%乙醇部位既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又可以调控尿酸转运体的表达;30%乙醇部位仅对尿酸转运体具有调控作用;不同部位HPLC图显示除了30%、50%乙醇部位化学成分有重叠,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别较大。[结论]30%、50%、90%乙醇部位是西伯利亚蓼的降尿酸的活性部位,其作用机制为抑制XOD活性和调控尿酸转运体的表达;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HPLC图有一定的差别,为探讨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降尿酸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不同石榴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的酚类特性,以枣庄地区13个石榴品种成熟期果实为材料,利用比色法测定果皮、果汁和种子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原花色素、黄烷醇等的含量,采用DPPH清除法分析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各石榴品种间且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存在明显差异,但均以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软籽谢花甜’果皮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含量均最高,种子总酚、原花色素、黄烷醇含量也最高,而‘小青皮酸’果汁中总酚、单宁含量最高。各石榴品种果皮、种子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含量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含量高的品种抗氧化能力也强。主成分分析将果皮、种子和果汁中5~6个酚类物质指标简化为2个主成分值来衡量酚类物质含量,不同石榴品种不同部位的主成分值不同。主成分值排在前5名的‘软籽谢花甜’是值得大力推广和深入开发利用的优良品种。可对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石榴皮进行综合利用,开发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4.
虫草寄主昆虫门源蝠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甘肃虫草主要寄主门源蝠蛾(Hepialus minyuancu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甘南州海拔3650m的自然状态下,完成1代1089d,幼虫在冻土层中越冬,一个世代需经历3次越冬;适宜幼虫期生长发育的土温(10cm土层)为7-10℃,土壤含水量为400-460g/kg;初孵幼虫取食莎草科植物须根,2龄以后幼虫取食珠芽蓼、圆穗蓼、蕨麻等植物块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锰超富集植物短毛蓼(Polygonum pubescens Bl.)对重金属镉的响应和富集特征.[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为培养基质,设定8种镉处理浓度(0、25、50、100、200、500、800、1 000 mg/L).植株收获后用自来水洗净,记录植物株高、根长,然后将根浸入20 mmol/L EDTA-Na溶液中交换15 min,以去除根系表面吸附的金属离子,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将植物分为根、茎、叶放至烘箱内,在105 ℃下杀青30 min,然后在70 ℃下烘48 h,测定植物各部分干质量,最后用不锈钢粉碎机磨细,过60目尼龙网筛.植物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法用HNO3+H2O2消解.重金属镉含量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WFX-110型).[结果] 随着培养液中镉浓度的增加,短毛蓼的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较低浓度(25、50 mg/L)下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较高浓度下(100 mg/L以上)短毛蓼总干重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表明短毛蓼受Cd毒害影响较明显;在试验设定的各种镉处理水平下,短毛蓼根和地上部Cd含量均超过100 mg/kg,Cd富集系数均大于1,当培养液中镉浓度为1 000 mg/L时,地上部镉含量高达3 070.069 mg/kg,根中镉含量高达4 863.96 mg/kg.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短毛蓼对镉的吸收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镉处理浓度为800 mg/L时,根和地上部的镉吸收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878.88 mg/株和2 302.91 mg/株.在试验各处理水平下(CK除外)短毛蓼根和地上部均表现出较强的镉富集能力,根对镉的富集系数为4.86~55.88,地上部富集系数为2.72~6.52;从转运量系数来看,除对照外,各处理水平下转运量系数为0.73~4.95;当Cd处理浓度大于50 mg/kg时,转运量系数超过1.[结论]短毛蓼对镉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在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珠芽蓼珠芽药用和营养成分分析表明,珠芽中富含蛋白质(9.6%)、淀粉(24%)、粗纤维(7.3%)和粗脂肪(15%).生物类总黄酮占珠芽干重的3.6%,远远超出沙棘、银杏叶等植物的生物总黄酮含量,且无毒素.另外,珠芽中较高含量的鞣酸(0.24%)对治疗胃病有一定功效.除此以外,珠芽蓼的珠芽还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珠芽蓼中含Val、Leu、Ile、Lys、Thr、Met、Phe、Try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Arg、His 2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它们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甘肃和青海两省珠芽蓼的珠芽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这证明珠芽蓼在两省的生长环境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蔬菜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丘北县开展大田调查试验.[结果]蔬菜根、茎叶、果实中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0.62、0.92和0.46 mg/kg,叶菜类、果菜类蔬菜各部位总砷含量分别为茎叶>根,茎叶>根>果实.土壤中总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 g/kg和124.11 mg/kg,土壤中总砷和有效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24和7.11 mg/kg.土壤中磷含量(总磷和速效磷)和土壤中砷含量(总砷和有效砷)是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pH、CEC和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9、10.32 cmol/kg和54.24 g/k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结论]不同类型蔬菜对砷累积的主要部位是茎叶.影响蔬菜中砷累积的因素除土壤pH、CEC和有机质外,主要为土壤磷含量.  相似文献   

8.
‘西拉’葡萄转色期疏除果穗对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西临汾地区‘西拉’(Syrah)葡萄转色期果穗不同疏除方式对果实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酿造优质西拉干红葡萄酒奠定基础。【方法】葡萄转色前保留全部果穗,转色期设置不疏除果穗(C1)、疏除25%果穗(C2)和疏除50%果穗(C3)3种果穗疏除处理,在葡萄成熟过程监控不同处理果实的成熟度,采收后测定果实总酚、单宁、总花色苷、单体花色苷和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分析果穗疏除处理对果实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与C1相比,C2、C3处理提高了葡萄还原糖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采收期各处理葡萄果实的总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酚含量排序为C1(39.61mg/g)C2(42.52mg/g)C3(48.95mg/g);C3处理葡萄果实的单宁含量(21.44mg/g)与C1(21.91mg/g)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C2(23.46mg/g);各处理果实的总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含量排序为C1(12.80mg/g)C2(13.64mg/g)C3(14.62mg/g);C2、C3处理果实的单体花色苷总量较C1分别提高44.20%和61.94%,其中乙酰化花色苷分别提高42.85%和56.03%;C2、C3处理果实的单体酚类物质总量较C1分别提高7.49%和2.39%,其中黄酮醇类物质分别提高7.03%和4.84%,C2的黄烷醇类物质较C1提高11.55%,而C3的黄烷醇类物质较C1下降了18.83%。【结论】转色期疏除25%的果穗能有效提高‘西拉’葡萄果实的酚类物质含量,疏除50%果穗对单宁含量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芒果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以3种芒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芒果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芒果果皮中果糖含量最高,种胚中葡萄糖含量最高;果皮中,热农2号的总糖含量最高,果胚中,粤西1号的总糖含量最高,芒果果皮的糖含量高于种胚;芒果果皮和种胚均富含酚类物质,总酚含量分别为103~119、90~113 mg/g,酚类物质中的酚酸和单宁含量较高;芒果果皮总酚含量高于种胚,果皮的抗氧化能力也高于种胚。  相似文献   

10.
肠杆菌对蓼科植物镉砷污染土壤修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浓度肠杆菌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上蓼科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和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生长、镉砷富集及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肠杆菌显著提高水蓼和酸模叶蓼株高、株质量及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当接种浓度为3.4×107CFU g-1土时,水蓼和酸模叶蓼根际土壤pH降低了0.35个和0.28个单位,根茎叶中的镉和砷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4~2.74倍和1.21~2.51倍。接种肠杆菌还可以提高叶片中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GSH和PCs的含量,降低O-2和MDA的含量,缓解重金属的毒害。结果表明,接种肠杆菌能通过提高植株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镉砷富集对水蓼和酸模叶蓼的胁迫,从而提高水蓼和酸模叶蓼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吕杨  潘德芳  陈伟民  任凤莲  陈龙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19-20620,20622
[目的]考察并比较黄精根部和茎部挥发油成分和含量的异同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精根和茎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并比较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黄精根挥发油成分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0.87%;黄精茎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化合物有37种,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4.58%。其中,有13种挥发油成分化合物同时存在于黄精根和茎中,其中只有2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相差不大,小于5.0%;其他11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相差均大于5.0%。[结论]黄精根部和茎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Folin-Ciocalteu法对陕西产的2种鹿蹄草的多酚定量,并用DPPH法、ABTS法、FRAP法3种方法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粗提后,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的多酚物质含量为185.81 mg·g-1,明显高于雅美鹿蹄草(Pyrola decorata)的多酚物质含量133.81 mg·g-1,鹿蹄草中的总酚物质含量平均是雅美鹿蹄草的1.39倍;对于每个种的各个部位来说,总酚含量:叶>全株>根茎>花,叶与花中含量差距最大,其比值为2.02(鹿蹄草)、1.26(雅美鹿蹄草)。用3种方法测得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结果一致,清除自由基能力即抗氧化性较强的是鹿蹄草的多酚提取物,其次是雅美鹿蹄草的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性测定结果显示,2种鹿蹄草的抗氧化性与其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野生葡萄种子及果皮单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 Folin- Dianies法测定了中国野生葡萄 7个种 34个株系的种子和果皮单宁含量。结果表明 ,供试野生材料种子单宁含量为 30~ 5 0 m g/g,其中复叶葡萄含量最高 (平均为 48.5 m g/g) ,刺葡萄最低 (平均为 31.5mg/g) ;果皮单宁含量大多小于种子单宁含量 ,其中秋葡萄果皮单宁含量最高 (平均为 78.0 mg/g) ,刺葡萄最低 (平均为 16 .4m g/g)。结果表明 ,葡萄种内株系间种子单宁含量差异性大 ,而种间果皮单宁含量的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14.
菠菜不同器官硝态氮与钾素的含量及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采自不同地区的 8种土壤上进行盆栽试验 ,研究菠菜不同器官硝态氮与钾素的含量及关系。结果表明 ,菠菜体内的硝态氮和钾素含量因器官而异 ,且两者在不同器官的分布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即叶片的钾素含量最高 ,根次之 ,叶柄最低 ;硝态氮含量的分布以叶柄最高 ,根次之 ,叶片最低。在每千克土施氮 0 .15和 0 .30 g时 ,菠菜各器官硝态氮和钾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98和 - 0 .493,说明钾素含量高的器官 ,硝态氮还原转化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野苹果营养及次生代谢物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植株内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苹果小吉丁虫( Agrilus mali Mats.)危害的影响,以具有不同抗虫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回归法找出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与其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新疆野苹果单株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韧皮部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大于木质部,在4.02~21.72 mg/g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K2最低,为26.10 mg/g,G1最高,为45.74 mg/g,感虫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高于抗虫植株。不同抗性单株单宁、黄酮、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木质部内黄酮含量较低,在0.31~0.89 mg/g之间,韧皮部黄酮含量在1.93~4.05 mg/g之间,抗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1.24 mg/g,感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0.69 mg/g,抗虫植株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感虫植株,即单宁含量越高,其抗虫性越好,感虫植株G6总酚含量最低,为1.43 mg/g,抗虫植株K2总酚最高,达到3.96 mg/g,木质部内单宁含量和总酚含量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新疆野苹果单株内单宁与总酚含量越高,总虫数就越少,对苹果小吉丁虫的抗性就越好,新疆野苹果受害就越轻。综上,新疆野苹果内营养物质含量与抗虫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抗虫性成显著正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的新疆野苹果对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轻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种果蔬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植物中寻找天然、高效、低毒的抗氧化剂,本研究利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乳化液氧化法、普鲁士兰法、亚油酸加速氧化法对保定市常见的28种果蔬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功能的研究,并测定其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24种果蔬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莴笋叶、茼蒿菜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其总酚含量也较高,分别达到了6.88 mg/g、6.41 mg/g。表明果蔬抗氧化活性的强弱与果蔬中总酚含量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蔬菜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丘北县开展大田调查试验。[结果]蔬菜根、茎叶、果实中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0.62、0.92和0.46 mg/kg,叶菜类、果菜类蔬菜各部位总砷含量分别为茎叶根,茎叶根果实。土壤中总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 g/kg和124.11 mg/kg,土壤中总砷和有效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24和7.11 mg/kg。土壤中磷含量(总磷和速效磷)和土壤中砷含量(总砷和有效砷)是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pH、CEC和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9、10.32 cmol/kg和54.24 g/k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结论]不同类型蔬菜对砷累积的主要部位是茎叶。影响蔬菜中砷累积的因素除土壤pH、CEC和有机质外,主要为土壤磷含量。  相似文献   

18.
4种曼陀罗对粘虫和菜青虫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曼陀罗、紫花曼陀罗、毛曼陀罗和重瓣曼陀罗不同部位提取液对粘虫和菜青虫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4种曼陀罗不同部位甲醇粗提物对粘虫5龄初期幼虫的触杀作用以曼陀罗初花期根茎叶为最高,其次为紫花曼陀罗花和初花期根茎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3.0%、19.0%和17.0%.紫花曼陀罗花及其初花期根茎叶、曼陀罗初花期根茎叶5种不同极性溶剂(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粘虫的触杀作用均以甲醇粗提物为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0.83%和17.93%、23.0%.紫花曼陀罗花甲醇粗提物对4龄初期菜青虫的触杀作用最强,其次为曼陀罗花甲醇粗提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和80.0%.4种曼陀罗花和初花期根茎叶甲醇粗提物对粘虫均无拒食作用.曼陀罗花和毛曼陀罗花甲醇粗提物对菜青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5.5%和83.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菜用黄麻不同生育期各部位有机硒的分布特性,为富硒菜用黄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方法】以圆果种菜用黄麻品种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种植于中硒土壤(pH 6.02,总硒含量0.221 mg/kg),分别于采收期(苗期、打顶期、开花期)和蒴果期测定根、茎、叶及蒴果的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及采收期叶的总硒含量。【结果】2个品种各部位蛋白硒、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034~0.173 mg/kg、2.857~16.053 μg/kg和26.076~135.235 μg/kg;采收期各部位有机硒含量依次为叶>根>茎,蒴果期依次为叶>根>蒴果>茎,且叶的含量显著高于茎(P<0.05,下同)。随生育期延长,2个品种根和叶的有机硒含量在蒴果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苗期;茎的有机硒含量在打顶期达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开花期和蒴果期。采收期2个品种叶的总硒含量分别为96.739~106.023 μg/kg和113.778~137.841 μg/kg,硒代氨基酸占总硒含量的74.351%~80.098%,均达到广西富硒农产品标准(>65%)的要求。【结论】菜用黄麻有机硒分布的主要部位是叶,蒴果期是叶和根吸收硒的关键时期。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种植于中硒土壤时,采收期其可食用部位均可达富硒农产品要求,可作为富硒蔬菜在中硒土壤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