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落叶松球果花蝇是中国东北地区落叶松球果种子的重要害早。国内对这一种团的种类的组成,生物学特性,防治及测报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在东北地区落叶松球果内已知有7种:黑胸球果花蝇,贝加尔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斯氏球果花蝇,落叶松球果花蝇,黄尾球果花蝇,方氏球果花蝇。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球果的新害虫—斯氏球果花蝇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年4 ̄6月、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地区进行视觉诱捕落叶松球果花蝇的实验中,共诱捕到339只球果花蝇成虫,经雌、雄生殖器鉴定发现其中有斯氏球果花蝇(Strobilomyia svenssoni Michelsen),该种是落叶松球果的新害虫,为我国新记录,也是首次报道其寄主。本文简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一些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视觉诱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1996年在黑龙江省太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附近进行了落叶松球果花蝇(Strobitomyiaspp)的视觉诱捕试验。结果表明.黑胸球果花蝇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并首次发现了黄尾球果花蝇进一步探明了该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的种团由6种组成。球果花蝇的种团结构及种群的雌雄性比在不同年份,不同林地有变化。挂于树冠上的蓝杯诱辅器诱捕效果优于设在树梢的黄板诱捕器,二者差异显著,挂于树冠南侧的蓝杯请捕器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三个方位。蓝杯诱捕器对雌雄蝇的诱捕效果因花蝇种群在不同年份的性比变化而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1988年6月末至7月初,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尔旗汁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母树林内、对危害落叶松球果的花蝇进行了危害调查,球果受害率天然林为97.0%,人工林为99.3%,种子家害率各为73.2%,82.5%。经调查数据及各生境因子进行数量化多元分析。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境内,花蝇的危害率不同。花蝇对生境条件的要求具有双重性,即在大范围内需较高的温度,在小范围内需要温度低,湿度大的生境。花蝇发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北部针叶林种实害虫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1987年7—8月中法联合调查中国东北部针叶树种实害虫的初步结果,所调查地区有: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五营自然保护区、丰林林业局的母树林、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乌尔旗汗和库都尔人工,天然落叶松母树林以及黑龙江省植物园和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林场所调查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樟子松、黑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及白皮冷杉。在球果内共发现15种害虫及其被害状,其中最主要的为害落叶松球果的Lasiomma属种类,落叶松球果被害率可达42—95%;其次是落叶松球果小卷蛾,球果被害率达6—2O%;第三位是球果螟,球果被害率达4—8%。 还发现冷杉球果花蝇[L.abietis(Huckett)]和冷杉球果小卷蛾(Barbara herrichiana Obraztsov),它们是我国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我国危害球果的球果花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果花蝇属(Lasiomma Stein)隶花蝇科花蝇亚科。目前全世界已知有24种2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15种。本属中至少有9种是危害松柏科球果的。特别是落叶松,是我国北方优良树种。球果花蝇是它的主要种子害虫,由于种子受害失收,严重影响造林工作。据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科研站收集当地多年来落叶松球果和种子受害的情况说明:平均球果被害率81%,种子受害程度也达78%,其中球果花蝇是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子落叶松种子园的昆虫群落和优势种群构成,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子园有昆虫178种(12目,76科)。其中植食性昆虫109种,以落叶松为营养的有32种,肉食性昆虫48种,其他21种。昆虫来源有栽培地土壤中和残株上原有的种类,由周围林木和植物上迁移扩散而来的种类和临时飞来和着落的种类。列出了以落叶松为中心的食物链。由于种子园母树株行距大,光照充足,适于喜光性虫种的生存繁殖;化学防治的筛选使隐蔽性害虫得以保留,暴露性虫种受到淘汰,从而逐渐形成优势种群。主要有落叶松稀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落叶松实小卷蛾、落叶松鞘蛾和松皮小郑蛾等5种,是影响树木生长和种子收成的主要害虫,应注意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黑胸球果花蝇的种群动态及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在大兴安岭对黑胸球果花蝇(Strobilomyia melaniola)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黑胸球果花蝇的种群变动主要受球果产量波支的制约。对每头幼虫,如果有一个球果可供危害。种群将保持稳定;如果每头幼虫可供危害的球果增加或减少,幼虫的种群将相应的增加或下降。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种群动态预测模型。对8个林分的球果被害率进行预测。同时使用Roques A.提供的黄色胶纸诱捕器进行危害预测,效果也很好。利用历史记载的资料,通过马尔柯夫链转移概率分析可达到长期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球果花蝇属双翅目花蝇科球果花蝇属昆虫,主要寄生于落叶松属植物。该文从花蝇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以及落叶松球果花蝇在虫蛹、幼虫、成虫的生长特点介绍了花蝇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几种无公害药剂对球果花蝇的控制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落叶松球果花蝇的危害,选用5%除虫脲乳油、20%除虫脲悬浮剂等6种无公害药剂,在落叶松球果花蝇产卵盛期进行了树冠喷雾防治。同时,利用GC-MS分析了喷洒药剂后落叶松球果挥发性气味的变化,探讨6种药剂的防治机理。在此基础上,于幼虫脱果期选用5%杀铃脲乳油、5%伏虫灵乳油等7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杀幼虫试验。花蝇产卵盛期防治试验表明,喷施500、1000、1500倍液的百草一号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50%、96.95%、82.23%。喷施稀释500、1000倍的百草一号,后可使球果被害率降低82.79%和71.12%。利用百草一号水溶液处理的球果,对花蝇产卵的驱避率分别达到37.71%、61.71%和27.71%,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卵孵化作用。防治机理分析表明:5%除虫脲乳油、20%除虫脲悬浮剂、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蛾螨灵和百草一号的500-1500倍水溶液处理落叶松球果,可以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产卵产生一定的驱避作用,驱避率可达到27.71%-95.71%。驱避机制试验表明,施用500倍的20%降虫脲等使α-蒎烯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β-蒎烯、月桂烯等5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有所降低。脱果幼虫的室内防治试验发现,以30%辛脲乳油、百草一号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最好。30%辛脲乳油500、1000、15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0%、72.7%、71.9%。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蓝杯、黄杯诱捕器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诱捕效果,以及蜜源对诱捕效果的影响,2000年在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林业技术推广站落叶松种子园内进行了诱捕试验。诱到花蝇4种,共90头。其中,蓝杯诱蝇62头,占诱捕总量的68.9%;黄杯诱蝇28头,占诱捕总量的31.1%。无蜂蜜诱捕器的诱捕量占总诱捕量的67.8%,有蜜的诱捕量仅占32.2%。诱捕结果表明,蜂蜜不能增强诱捕效果,无蜜蓝杯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2000年,大兴安岭地区稀球果花蝇数量最多,在种团中的相对比例为41.1%,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营林措施对落叶松球果花蝇危害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秋和1999年春,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子园内,研究了松土、喷施生物助长剂、除草等营林措施对球果花蝇危害的抑制作用。松土、喷施生物助长剂、除草的平均出种率较对照的1.62%分别提高1.77%、3.50%和3.30%。与对照相比,除草、施生物助长剂对球果出种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松土差异显著,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种子平均发芽率较对照的1.25%分别提高0.50%、19.00%和31.00%。与对照相比,除草、施生物助长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松土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落叶松球果脱粒去翅机工作原理的理论分析,推导出了主要设计参数的计算式,阐明了相关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分析了落叶松种子的去翅机理。  相似文献   

14.
陈刚  李秉新  吕东  赵明  赵祜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144-147
[目的]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芽分布与花量。[方法]以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为试验对象,对15个无性系的花量及球花分布进行调查。[结果]青海云杉89.95%的雄球花主要着生在树冠中下部的内膛枝条上,雌球花着生在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条上;而80.54%的雌球花主要着生在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条上;85%的雄球花着生在2年生和3年生的枝条上,1年生、5~6年生枝条上几乎没有,在多年生Ⅰ级侧枝上有雌雄球花发出,但数量极少。80%的雌球花着生在3、4年生的枝条上,1年生枝条上没有,2年生、5~6年生枝条上的雌球花比例小于10%;试验所选取的15个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以85#最多。[结论]青海云杉不同的无性系之间雌雄球花量显著差异,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存在分层现象,花芽有很长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了氮(N)磷(P)钾(K)不同配方施肥以及最佳配比连年施肥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球果产量的影响,为落叶松种子园长期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989年营建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中的正常结实无性系分株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自2008年起按照N1P1K1、N1P2K1、N1P1K23种氮磷钾配方肥,以2.5 ...  相似文献   

16.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崇阳杉木无性系球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杉木球果直径、球果长、包鳞数、包鳞宽、包鳞长、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空粒、涩粒及千粒重依次为26 53mm、30mm、52 30片、12 45mm、14 86mm、72 90粒、17 73粒、19 72粒、35 33粒及9 41g 相关分析表明,球果直径与长度、各类种子之间、及包鳞特征值之间相关系数较大,并达到显著性水平,杉木球果形态特征及其种子分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杉木种子园无性系构成对种子园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旋转因子分析表明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等10个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因子来表示,即反映包鳞特征的第1主成分、反映球果大小与种子特征的第2主成分及反映种子特征的第3主成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6 298% 以单个球果生产的饱满种子数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无性系球果分为4类,即单个球果生产饱满种子数多、较多、较少与少4类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