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主要是涉海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专业结构和数量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及尚未形成与社会紧密合作的育人平台。在剖析国内外海洋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广东海洋大学吸收借鉴海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第一、第二课堂,依托政府、企业、大学和研究所四个平台的多类型立体化海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65-268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院校而言,探索兽医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兽医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产教融合对应用型兽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加强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创新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及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资质量和搭建各类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兽医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2+1”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德宏师专生命科学系园艺技术专业于2010年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运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采用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手段,显著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学校入学率稳步提升,专业办学条件得到保障,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供给错位的问题长期存在,传授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被"割裂,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加剧。该文以应用型本科商洛学院为例,针对现阶段经管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企业用人需求,从加强高校的师资储备、完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人才培养方向探索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邓建平  肖君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26-1327,1375
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厂"为依托,进行了园艺技术专业"4+1"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4+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局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不断探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方法。认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应从建设相关制度、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同考核评价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通过多年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双证书获取率和就业率,强化了企业在办学中的主导性,提高了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实际,对生物技术专业落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探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方法。通过创新护理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也提高了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沈晓鹏  贺生中  卞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46-17947,17949
为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动物技术专业,依托行业协会,以合作企业、单位为试点,建立“基础训练—实训锻炼—顶岗实习”三阶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的创新探索,探讨如何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彭勇波  赵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4):139-141
该文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新要求和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动物生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该课程满足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结合企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以食品质量管理学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4方面入手,探索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改革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吸收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团队,实施教学与研究,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这种模式能快速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笔者针对独立学院实际情况、电子信息企业人才需求以及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对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研究,确立了"3+1(x)、校企联合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开放和建设创新实验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经过多年的特色专业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参与主体多元化、构成要素复杂化,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学生培养成技能型和就业型人才相结合。在对项电子商务人才特质供需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型和校企双方需求的平衡点,深入的分析企业项目、课程设置、人才知识技能的关系和模型;探讨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并且从人才培养的依据、人才培养的内容、人才培养的途径、人才培养的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项目驱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索实践“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畜牧兽医行业(企业)与学校为共同主体、学徒与学生双重身份、企业与学校双重管理与评价制度、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有机融为一体为主要特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零距离对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院校在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产业学院为平台,以校企合作的特色订单班为实践基础,探索了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了“岗—学”一致的特色课程体系,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了“三方联动,多元融合”的工学一体化岗位情境教学模式,提升了教与学效果;建立了“多维评价、闭环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监控评价体系,开辟了PDCA螺旋式质量提升通道。新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企业、学校共赢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园艺产业发展动态,以及社会发展对园艺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方面,探索了园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食品类专业探索建设了职业基本技能实训型、校办教学工厂研发型、校办有限公司经营型、校外合作企业共享型四种模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272-27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郑州科技学院积极倡导的教育目标。基于郑州科技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短期内可实施引入企业一线员工为客座教师,并把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结合学生以后从事岗位的具体需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长期内,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意愿,在大三时把学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应用型学生可实行工读交替的培养模式,并把校企合作模式改为学校负责理论部分,企业负责技能和实践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高职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技能,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评价,锻炼各种工作能力。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形成了"双师导学,工学结合"的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