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落叶松鞘蛾种名的订正并对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过去均以欧洲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学名命名东北三省及山西省落叶松上的鞘蛾。笔者经约5年的调查、整理结果,发现在我国北方落叶松分布区系里有3种鞘蛾:(1)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 (新记录)、(2)新疆落叶松鞘蛾C. sibiricella Flkv.(新记录)和(3)华北落叶松鞘蛾C. sinensis Yang。截至今日,从未发现我国东北三省及山西省有C. laricella(Hüb.)的分布区。因此,对过去的误用应予以订正。文中还以检索表形式表示出我国3种鞘蛾同欧洲种的区别。并对日本落叶松鞘蛾C. longisignella (Moriuti)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论落叶松鞘蛾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pp.的发生与防治历史,总结了落叶松鞘蛾发生的自然周期规律以及不合理的人为干扰。如施用化学杀虫剂等会缩短害虫发生周期和导致连续再猖獗,提供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科学证据。从落叶松受害后针叶和枝条内与抗虫性相关的几类化学物质变化,与自我补偿,恢复生长的几项因子,指标测定等方面,指出发挥树木对虫害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作用。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平,总结了落叶松鞘蛾的天敌及其生物防治在世界和我国的成功范例与前景。较全面的论述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可行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使用性引诱剂对净月潭林区的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alkovitsh进行了监测与防治,结果表明成虫的发生期为6月4日,羽化高峰在6月6日,羽化末期为6月18日.3种诱芯的诱捕器均能用于监测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动态.在防治方面,130 μg剂量的自制橡胶塞诱芯诱捕器对该虫的诱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鞘蛾寄生蜂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是落叶松林的一大害虫。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为害面积近200万亩,有虫株率达80%以上,虫口密度2.1~5.8头/1Ocm,严重威胁着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采用烟剂防治,不仅大量杀伤天敌,而且杀害蜜蜂,污染环境,害及人畜.为此进行了寄生蜂对落叶松鞘蛾控制作用的研究.笔者于1973~1987年,分别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和吉林省四平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内,对落叶松鞘蛾寄生蜂的发生、消长、寄生和利用,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王喜洞林场资源现状及落叶松鞘蛾为害情况,分析了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其它小型国有林场类似病虫害的防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卢氏县淇河林场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Hvbner)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兴安落叶松鞘蛾在卢氏县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兴安落叶松鞘蛾监测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兴安落叶松鞘蛾发生期与发生量的预测方法,可较为准确地推测该鞘蛾的为害程度,为及时有效地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兴安落叶松鞘蛾是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常猖獗发生,给林木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对兴安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生态学及预测方法等作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市区的环城、北安等6个林场,连续三年发生了落叶松鞘蛾,危害甚重。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市林业革委会与民航局紧密配合,经过三年用飞机防治落叶松鞘蛾,基本上控制了虫害的蔓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6万亩落叶松人工林复绿正常生长。一、落叶松鞘蛾的发生及危害1970年5月中旬牡丹江市区周围的部分落叶松人工林遭到落叶松鞘蛾的危害,树冠枯黄如火烧,不仅影响了林木生长,严重地还造成了林木死亡。据调查,市区的6个林场及4个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是我国华北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结果表明:2011—2012年,在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好地方林场和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石桥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的始见期推后3~7 d,盛期推后2~4 d,末期一致,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发生期集中的趋势。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捕后,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虫口密度极显著降低,平均虫口减退率为60.07%;翌年平均诱蛾量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