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格罗斯氏(Gros,1939年,1942年)昇汞試驗在医学上是用来診断人的肝病的。在兽医学方面也有应用这种試驗的个别报导。这一試驗在动物各种疾病上的应用證明,它不是特異性的,不仅对肝炎可以产生阳性結果,而且对其他一些疾病,如胸膜炎、肺炎、腎盂腎炎、乳房炎等也可产生阳性結果。庫宾(Kubin,1955年)在乳牛結核病方面曾应用过这种試驗,他发現为了檢出对結核菌素呈現反应的无利的牛只以及由于阴性变态反应消失对結核菌素不呈現反应的結核病牛,这种試驗是一个有价值的方法。由于考虑到用格罗斯氏昇汞試驗可以查出在家畜流行病学方面是最危險的活动型的結核病牛,我們决定試用这种試驗来診断牛結核病。这項工作是在北京农業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及家畜流行病学教研組内、利用昌平、西郊和南郊农場(河北省)的牛只进行的。一  相似文献   

2.
一.果樹植物的科學研究工作舆大田作物相比則有其特點。一方面有着使試驗工作的組織複雜化的因素,另一方面又在許多情况下便於取得可靠的研究成果。二.使果樹作物試驗工作的設置複雜化者首先有如下各因子:1)果樹通常是兩個組成部分人為地接合而獲得的有機體,而這兩個組成部分住往在一系列因子型和形態特徴上具有重大的差異;2)由於花芽和葉芽形成於前一年,因此果樹带有不谨是富年的而且遗包含有去年的外界環境因子的作用的明顯烙印;3)果樹的誉營養面積很大而且其根系佔據着表土層和心土層,因此較難選得在地形上,土壤上和小氣候倏件上嚴格一致的試驗地段;4)常進行必需在果樹生命各不同時期中加以統計的試驗時(例如果樹定植方式的研究,果樹營養面積的研究,樹冠整形的研究等),比之於大田作物的試驗,所需延續時間則長得多;三.果樹植物試驗工作的優越性如下:1)果樹在其生命的前一時期中,對外界環境條件的反應可由其外形表現出来。閱讀這個"自身計錄器,大大便於明確被研究的諸現象之間的聯系、2)可以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對研究資料進行比較,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試驗的准確性。四.除了所有農業研究中都一樣重要的田間兼實驗室方法之外,現階段在中國的果樹栽培中,果園的農業生物...  相似文献   

3.
1.察北牧場蒙古羊用蘇聯美利奴羊雜交結果,一歲母羊平均體重28.7公斤,剪毛量2.4公斤,羊毛細度大部份為56-58支,密度大多在中等以上,無死毛者佔87%;但匀度不佳,油汗不足。五一牧場用茨蓋羊雜交結果,一歲公羊平均體重50.1公斤;母羊重41.6公斤,剪毛量2.03公斤,細度大部份為46-50支,細度不匀,有死毛者達93%。2.根據育種目標用蘇聯美利奴雜交所產後代,較用茨蓋雜交所產後代為好。3.基礎畜羣的質量對育種工作的進展關係很大,五一牧場的錫林格勒蒙古羊體大結實,察北牧場在選擇基礎母羊時只重視毛色,不注意體質,故雜交結果較五一牧場為遜。4.改良蒙古羊除用細毛羊雜交外,必須重視雜種幼畜培育工作。察北牧場蘇美×蒙古一代雜種母羊發育不良,二代雜種羔羊有退化傾向,均表示飼養管理條件未能隨雜交代數而相應地提高。5.雜交工作中,必須抓住各個主要關鍵,做好每一具體工作。文中尤其着重指出了布氏桿菌病在綿羊育種工作上威脅甚大,必須嚴格檢疫,淘汰病羊。  相似文献   

4.
1.我國的獸醫蠕蟲學只有在蘇維埃政權時期才得到發展。1920年蘇聯成立了第一所蠕蟲學科學研究機構——蠕蟲學試驗室(屬全蘇實驗獸醫學研究所),該室於1931年改組爲全蘇斯克里亚賓蠕蟲學研究所簡稱。從該室成立之時起即開始系統地研究動物的寄生蠕蟲及其所致之疾病。不論在解決蠕蟲學這門科學的理論性問題方面、或在制定防止農畜和工業用動物的蠕御丙的措施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由於三百多個蘇聯蠕蟲學考察隊進行了研究工作的結果,研究了家畜、工業用動物以及野生動物的寄生蠕蟲的種類和數量。曾應用蠕蟲學全身剖檢法對十餘萬種的動物界代表進行了調查研究,因而有可能在全蘇斯克里亞賓蠕蟲學研究所中成立了一座陳列館。從展品數量上看來,這是一座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蠕蟲學陳列館。考察的材料在蠕蟲學中奠定了新的方向——蠕蟲地理學。3.制定了農畜和工業用動物的最常發生的蠕蟲病的生前特異性診斷法,這種診斷法目前已爲所有的獸醫診斷室以及獸醫臨床工作者所掌握。其中特别需要提出的診斷方法有:診斷動物的一切主要的蠕蟲病的蠕蟲學糞便診斷法;馬和反芻動物的圓蟲病的鑑別診斷法(按侵襲性幼蟲的不同的解剖形態學的結構);羊的網尾綫蟲病、莫尼茨絛蟲病、曲子  相似文献   

5.
利用 PCR方法克隆了牛 β-乳球蛋白基因 5′调控成分 (1 4 4 9bp) ,其中包括 5′侧翼序列 (6 4 5 bp) ,第一外显子及第一内含子 (80 4 bp)。PCR产物回收纯化后 ,克隆在 p MD1 8- T Vector的 T位点。序列分析表明 ,该序列与牛 β-乳球蛋白 A型基因、牛 β-乳球蛋白 B型基因、山羊和绵羊 β-乳球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98.5 5 % ,99.79% ,90 .70 %和 90 .0 9%。计算机分析表明 ,此调控成分含有诸多调节因子结合位点或反应元件 ,其中包括视黄酸反应元件 (RARE)、佛波酯反应元件 (TRE)、乳腺特异性因子 (MSBF)和核因子 1 (NF1 )结合位点等 ,提示此调控成分可调控外源基因在乳腺细胞中高效表达 ,可用于构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