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卵泡是绵羊卵巢上的基本发育单位,卵子发生是在卵泡内进行的,即卵泡为卵子发生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微环境。卵泡的发生受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调控,本文就对绵羊卵泡的发育及其调控机理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对配子发生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虚  刘健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3):309-311,297
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对配子发生的调控周虚刘健(解放军农牧大学畜牧水产系,长春130062)性腺的生长和分化、精子的发生、卵泡的发育和卵子发生等,都是在复杂而有序的生殖细胞-体细胞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这些作用不仅受促性腺激素的控制,还受各种旁分泌和自分...  相似文献   

3.
卵泡从原始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直至排卵、黄体发育等过程都受到精密的调控,产生大量的优势卵泡是绵羊产多羔及实现快速扩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相关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通过影响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生长,进而调控卵泡的发育成熟,对这些信号通路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探索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早日实现绵羊高效繁育。Notch是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度保守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各成员都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卵泡发育早期发挥了主要作用,还有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和跨带突触(transzonal projections,TZPs)等物理连接方式,在细胞间的交流通讯起到重要作用。作者详细介绍了Notch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间隙连接及跨带突触的结构功能在绵羊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明绵羊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卵巢是雌性动物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了解卵巢卵泡发育、激素分泌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畜牧生产以及人类卵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nt、在物种间广泛分布并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作用形式包括介导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众多研究表明,miRNA参与了卵子发生,卵泡发育、闭锁和黄体形成、退化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对卵巢miRNA的研究有助于从转录后水平揭示调控卵巢功能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卵巢miRNA的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了卵泡发育和卵巢疾病相关miRNA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卵巢是动态变化的实质性器官,一个发情周期内卵巢上的卵泡始终经历着募集、选择、优势化等生理过程。卵母细胞以及外周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共同组成卵巢上功能性单位—卵泡,卵泡发育受卵泡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间内分泌、自分泌、旁分泌的共同调控。microRNA (miRNA)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转录后抑制或降解靶基因的方式,在调控动物卵巢卵泡的发生、发育、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及类固醇激素合成分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miRNA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miRNA对卵泡发育、颗粒细胞、膜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卵巢上的表达分析等进行综述。通过了解miRNA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哺乳动物繁殖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卵泡发育是一个被众多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因素精确调控的生理过程 ,本文结合本试验的研究工作 ,综述了卵泡早期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卵泡早期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哺乳动物卵泡发育是一个被众多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因素精确调控的生理过程,本文结合本试验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卵泡早期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1 母猪繁殖周期中激素变化促卵泡素(F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1种激素,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卵泡成熟时分泌的雌激素会刺激母猪表现出典型的静立发情行为. 促黄体素(LH)刺激卵巢排卵,也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卵泡破裂释放出卵子之后,破裂卵泡内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黄体. 母猪的正常发情周期是21天,垂体前叶会在发情周期的后期,大约18~20天时分泌FSH.LH是在发情周期的0~2天分泌的,刺激排卵.  相似文献   

9.
生殖发育关系到一个物种的繁衍生息。哺乳动物的雌性生殖细胞,也就是卵母细胞,其生殖能力的获得需要同时经历两个过程:卵子发生和卵泡发育,而这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将为雌雄配子相互结合及新一代个体发育的起始奠定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与卵泡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逐渐被揭示出来,新观点纷纷涌现。作者将对哺乳动物卵泡生长发育各阶段的主要分子通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卵子干细胞的研究、治疗性克隆的发展、卵子减少不孕症等人类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综述还将对畜牧业中加快卵泡的发育进程、充分利用早期卵母细胞资源、缩短世代间隔、提高繁殖率等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卵泡内,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颗粒细胞之间的旁分泌作用对哺乳动物的卵子发生和卵泡发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颗粒细胞衍生的KitL(Kitligand,stem cell factor,SCF)与卵母细胞和膜细胞产生的Kit的相互作用在PGCs迁移和增殖、卵泡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由KitL通过Kit激活的PI3K(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它对卵母细胞生长、凋亡和卵泡早期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原始卵泡形成和发育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原始卵泡的形成及其向初级卵泡的转化是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由多种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因素调控的生理过程。高水平的类固醇激素会抑制卵泡的形成,局部分泌的kit配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等可促进原始卵泡向初级卵泡的转化,而抗缪勒氏激素则对这一过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绵羊的繁殖性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性状,绵羊产羔数与每次的排卵数直接相关,绵羊卵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卵巢内分泌及旁分泌的相互作用。FecB基因是羊上首个被发现的多胎主效基因,携带该基因的绵羊卵巢中BMP信号通路受到损害而活性降低,TGF-β家族部分成员失活,抑制GCs增殖并提高FSH的敏感性,有效提高绵羊的排卵率和产羔率,有利于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FecB基因的发现、作用机制及其对卵泡发育、繁殖能力和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育种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绵羊繁殖性能提升的机理研究和育种工作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薛华 《中国猪业》2010,(1):57-58
<正>1猪发情激素变化机理母猪的正常发情周期为21天,垂体前叶会在发情周期的后期,大约18~20天时分泌促卵泡素,促黄体素是在发情周期的0~2天分泌的,作用为刺激排卵。1.1促卵泡素促卵泡素(F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FSH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发育,每个卵泡中包含一个成熟的卵子。这些卵泡成熟时,会分泌雌激素,后者会刺激母猪表现出典型的静立发情  相似文献   

14.
1发情特点发情持续时间短。家畜发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多少有关。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含量低,具有促进卵子发育和发情的作用,而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较高,具有促进卵子成熟和排卵的作用。所以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15.
Bmp/Smad信号通路及其在哺乳动物卵巢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绵羊多羔性状基因的研究对于揭示其分子调控机制和提高绵羊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与哺乳动物繁殖活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BMPs可促使原始卵泡向次级卵泡转化,对哺乳动物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生殖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卵母细胞成熟和排卵等方面起重要调节作用,而BMPs发挥功能主要依赖于经典的Bmp/Smad信号通路。本文就Bmp/Smad信号通路成员的表达、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在哺乳动物卵巢发育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BMPs及其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羔羊超数排卵技术是根据幼龄羔羊卵泡发育的独特生理特点而提出的一项获取绵羊卵母细胞的新技术。作者采用FSH+PMSG和FSH+LH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8只6周龄的高山细毛羊进行超数排卵,以另外4只作为对照组,并对采集的卵子进行体外成熟,探索羔羊超数排卵技术在绵羊快速繁殖技术中的应用。处理后两组共获得发育卵泡数583个,回收卵母细胞数为255枚,成熟卵母细胞数为128枚,平常成熟率为50%。  相似文献   

17.
卵泡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营养、内分泌、旁分泌、激素及相关基因共同调控。体内外试验表明,能量可以调控卵泡的发育,影响其卵泡微环境、生长及发育成熟等。本文简述日粮能量对母猪卵泡发育的影响,并重点综述了能量影响母猪卵泡发育的可能调控机制,如体内代谢物浓度、调控代谢激素、生殖激素水平及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途径等,为进一步研究能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前言促卵泡生成素(Follicula-stimulatingHormone-FSH)是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生殖激素。它对雌性动物的一系列生殖机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是刺激卵巢的生长,增加卵巢的体积和重量,促进卵泡颗粒细胞的增生和发育,对卵子的成熟  相似文献   

19.
幼畜体外胚胎移植(Juvenile In Vitro Embryo Transfer,JIVET)技术是利用幼畜对外源激素敏感的生理特点,采用外源促性腺素诱导幼畜卵泡超数发育,结合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生产后代,该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母畜繁殖潜能,快速扩繁良种畜群。近年来,国内外对绵羊JIVET技术研究比较多,但应用JIVET技术生产体外胚胎的效率低下、效果不稳定仍然是一个普遍问题。迄今为止,大多数的研究致力于加强供体羔羊选择、优化激素处理方案以及提高羔羊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等方面。本文综述了羊JIVET技术的原理与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影响JIVET技术效率所存在的内因和外因,旨在为深层次探索羔羊卵子发生和卵泡发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促进JIVE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FecB基因是在绵羊上发现的第-个多胎性基因.近年来,关于FecB基因的遗传及生理效应、基因图谱的绘制以及对绵羊卵泡发育和排卵率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简述了绵羊多胎性FecB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