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1977~1990年2614次田间种群消长系统调查及对15417头长、短翅型雌成虫卵巢发育系统解剖证实,本地区单季晚稻最初虫源由南方迁入,迁入期通常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繁殖产生长、短二种翅型的成虫。从迁入建立种群到种群最终消失,可发生3~4个世代。田间种群数量动态与迁入基数、气温、食料及天敌等因子有关。其中,虫口基数和气温是种群大发生的主导因子。短翅型成虫大量出现是种群数量激增的预兆。  相似文献   

2.
1997年六合县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迁入主峰早,基数大;气候条件适宜;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数量大;2代防治面积小,3代没能适期用药。  相似文献   

3.
1997年水稻褐飞虱大发生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六合县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迁入主峰旱,基数大;气候条件适宜;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数量大;2代防治面积小,3代没能适期用药。  相似文献   

4.
】根据褐稻虱种群生命系统的基本成分和生命表的资料,建立了25行7列的年龄-虫态结构矩阵和存活率矩阵为基础的模拟模型。以长翅型成虫迁入格局为初始种群结构,结合迁入量和迁入时间,模拟褐稻虱从迁入降落经过繁殖代到主害代的数量动态过程,预测在不同的迁入峰型、迁入期和迁入数量褐飞虱主害代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量的关键因子是以迁入为主的稻田前期虫量,其制约因子是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其中,早稻是6月中旬至7月初田间长翅型成虫数量和6月上中旬降雨量及6月中旬晴雨指数;晚稻是8月下旬至9月初初田间总虫数量和8月上旬最低温度,这为组建预测模式提供了最佳因子。  相似文献   

6.
不同虫态的褐稻虱对杀虫剂的毒力及毒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滴法测定褐稻虱各虫态之间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长翅型雌成虫对叶蝉散等5种杀虫剂的抗药力是5龄若虫抗药力的1.08-4.09倍,而短翅型雌成虫对叶蝉散等6种杀虫剂的抗药力是长翅型雌成虫抗药力的1.08-2.25倍,其抗药力的大小与害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靶标酶)和羧酸酯酶(降解酶)活力大小密切相关,其大小顺序为,短翅型雌成虫〉长翅型雌成虫〉长翅型雄成虫〉5龄若虫,而田间褐稻虱对叶蝉散抗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江苏太湖单季晚稻区影响褐飞虱田间种群数量变动的有关生物学参数:卵孵化率80%,若虫存活率18.6%,成虫寿命8天,其不同日龄个体产卵量模型为E=(12.54Ⅰ—25.4)C/100,水稻抽穗后长翅型成虫迁出比例从20%逐渐增至95%。在25℃条件下,取食孕穗期水稻的褐飞虱长、短翅型成虫繁殖倍数分别为9.8倍和13.3倍。应用以上研究结果,将褐飞虱实验种群动态模型改建成田间种群动态模型,用以预测褐飞虱田间种群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8.
2006年又是一褐飞虱特大发生年。其发生特点是’迁入峰早,迁入量大,短翅型成虫始见早,后期补充迁入量特大,田间虫卵量高,发生范围广。由于大面积防治及时,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一些防治不力的田块,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9.
当前,长江流域、江淮、江南稻区单季稻大部处于孕穗、抽穗阶段,江南双季晚稻大部处于分蘖期,部分已开始进入拔节生长阶段。7月份以来,受台风和降水偏多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大部稻区稻飞虱发生明显重于2005年同期,江南北部和长江流域尤为严重。据各地调查,目前褐飞虱已上升为主要种群,灯下仍不断出现迁入峰、数量偏大,田间虫口密度增长迅速,达防治指标面积比率高,短翅型成虫数量大,为后期发生留下了较大隐患。  相似文献   

10.
浙北地区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曲条跳甲成虫在浙北地区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子,2005~2007年在浙江海宁,采用黄板诱集的方法,逐日观察黄曲条跳甲成虫数量变化。从发生情况看,黄曲条跳甲1年中有2个发生高蜂期,即4~6月的春季发生高蜂期和8~10月的秋季发生高蜂期,春季高蜂的诱集数量是秋季高蜂的2、3倍。根据逐日成虫数量以及气温、降水量等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8-10月成虫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基数成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温湿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但温度与种群数量相关不大。因此影响黄曲条跳甲成虫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是种群基数和温湿系数。  相似文献   

11.
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江西南昌地区研究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在晚稻田内的消长动态、翅型和性别分化规律。2010年稻飞虱发生重,褐飞虱的优势度指数较白背飞虱高,2011年发生轻,褐飞虱的优势度指数较低。两种飞虱于水稻刚刚栽培时就开始出现,褐飞虱于9月上中旬出现明显的密度高峰;白背飞虱分别于7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出现两个密度高峰,且以第2个峰值为主。褐飞虱长翅型较短翅型在田间出现的时间早。2010年,短翅型出现后,密度增加较快,并于8月下旬超过长翅型成虫密度;2011年长、短翅型密度无明显变化。白背飞虱在水稻各生育期间均以长翅型为主,短翅型密度低。在性别分化方面,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的雌雄性比通常大于或等于1,褐飞虱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性比扩大;白背飞虱的性比相对稳定,维持在1~4。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表明,褐飞虱田间种群密度的升高可导致短翅率和性比升高;而白背飞虱种群密度与短翅率和性比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水稻褐飞虱在上海市金山区大面积爆发,并呈现出成虫迁入期早、灯下迁入量大、峰次多、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田间虫量大、田块出现比例高等特点。分析认为,田间发生期提前、气候条件适宜、常用药剂抗性上升是造成2020年金山区水稻褐飞虱重发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防治水稻褐飞虱,需采取提高病虫害测报预警水平、提升科学用药水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敦煌市棉田烟粉虱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2006年9月,对敦煌市棉田烟粉虱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敦煌市棉田烟粉虱为B型烟粉虱.烟粉虱5月初开始从温室向棉田扩散,6月下旬在棉田内开始普遍发生,8月上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至9月中下旬随棉花采摘和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数量逐渐减少,卵、若虫的种群动态与成虫基本一致.烟粉虱从温室迁入棉田,其扩散距离越远,数量越少;距离温室越近的棉田烟粉虱发生数量越多,距离温室大棚10 m处的棉田的种群数量显著高于50 m处的棉田.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研究黄山市近年来褐飞虱的发生特点,明确了怀卵雌成虫、高龄若虫、短翅雌成虫等左右着下一代发生程度,是预测下一代发生量的关键因子,并阐明了怀卵雌成虫、高龄若虫、短翅雌成虫关键因子数据的获得、分析方法。综合应用三大"关键因子"及田间食料等实践表明,其对作出准确的发生量预测和正确指导大田防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天台县单季晚稻褐飞虱大发生,出现田间发生量大,短翅型成虫比例高,大发生代次提前,为害期长等特点。迁入早,气候条件适宜,防治技术到位率低等是造成褐飞虱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适度调整防治策略,准确预测预报,强化政府责任,提高防治技术到位率,大力发展植保社会化服务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沿江单季稻区白背飞虱的田间调查表明:沿江单季稻区白背飞虱常年始迁入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为主迁入期,发生程度属基数决定型,即迁入后田间虫口数量是影响本稻区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以7月15日左右田间虫量为指标,60头/百穴以下轻发生,60~300头/百穴中等程度发生,300头/百穴以上偏重至大发生。中等程度发生狠治主迁入代,偏重至大发生需防治2~3次,以扬花期狠治1次为重点。田间蛛虫比是衡量白背飞虱种群消长的重要因子之一,蛛虫比小于17.∶6时,自然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表明,稻水象甲在浙江省双季稻区年发生两代,主要以一代幼虫致害早稻。每年春夏秋3次迁飞是构成其田间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春季越冬代成虫迁入早稻田繁殖,形成一代致害种群,风和降雨影响气温的变化而左右迁入峰期的早迟;一代成虫生殖滞育,绝大部分个体(95%以上)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少量落入秧田者和早稻收割时散落田内而晚稻插秧时尚未迁离的个体构成二代虫源,故二代种群一般不会对晚稻构成威胁;秋季二代成虫羽化后滞育越冬。稻水象甲飞行力不强,且风力稍大便无法起飞,其远距离自然扩散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严格控制人为传带是控制疫区扩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2012年安庆市稻飞虱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发生特点:(1)白背飞虱初见期正常偏早,迁入量大且集中;(2)褐飞虱初见期正常,迁入量偏低;(3)田间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出现早,发生量较大;(4)稻飞虱主害代田间卵量和虫量偏高。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3个方面提出了稻飞虱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田间系统调查资料和文献报道资料,组建了水稻褐飞虱种群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采用生理时间、主要成分包括迁入种群的迁入时间、数量和格局;密度、生育阶段、温度、天敌和人为措施对死亡率和生殖力的影响;密度、生育阶段和短翅型比及迁出率的关系.有效性检验表明,该模型模拟的种群时间和数量动态与实际观察动态相似,在对比检验的10组历史资料中,模拟预测的全部主害代高峰期和9组主害代高峰虫量与实测值相符.实测种群动态与模拟种群动态间的差异表明,深入研究秋季低温对生殖力和死亡率的持续影响,研究田间天敌作用的正确评价及水稻生长模型,将有助于理解和预测褐飞虱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20.
褐飞虱翅型分化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再宏  苏品  廖晓兰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95-99,102
概述了褐飞虱长、短翅型成虫的主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综述了影响褐飞虱翅型分化的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周期、若虫种群密度、虫龄、水稻生育期和植株营养,以及翅型分化的激素调节机制和遗传学基础。以期为褐飞虱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