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将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造成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者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将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一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造成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者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大量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是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县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是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安全,现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1产前进行直肠检查  相似文献   

5.
今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将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造成分娩困难的儿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大量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是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时母子双安全,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工作介绍如下。1注意产前进行直肠检查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80 d左右。母牛在临产前约半个月,胎儿将由妊娠胎位转变为分娩胎位,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每年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明显大于当地牛,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现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1注意产前进行直肠检查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80 d左右。母牛在临产前半个月左右,胎儿将由妊娠胎位转为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将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造成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者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1.注意产前进行直肠检查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80天左右。母牛在临产前半个月左右,胎儿将由妊娠胎位转化为分娩胎位,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当母牛安静站立时,如果进行仔细的观察,可以看到明显的胎动。但是,胎势、胎位、胎向的转换是否正常,只有通过直肠检  相似文献   

9.
有问必答     
问:小母牛何时配种最合适?答:小母牛一般在6~12月龄初次发情,此时发情持续期短,周期也不正常,生殖系统及其机能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还不适于繁殖微牛。公、母牛在8~12月龄的性成熟期,已具备了生育能力,但此时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如果配种受孕,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及今后的配种繁殖,还会缩短利用年限,后代的生产性能也低。母牛什么时候开始配种要看它的体成熟年龄。公、母牛一般在2~3岁生长基本完成,达到可以配种的体成熟期。根据经验,初配年龄一般母黄牛1.5~2岁,公黄牛2~2.5岁,国外引进的公、母牛以1.5~2岁为宜。具体应看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以成年牛为标准,当个体的体重达到成年的65%~70%、体高达90%、胸围达80%时为初配年龄,此时开始配种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黄牛改良人工配种工作,是技术要求高,时间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因此,必须不失时机的揭示发情母牛,适时配种,做到不错过一个情期,不漏配一头母牛。下面结合外地经验和个人体会,把提高黄牛受配率和受胎率,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促排卵素(LRH-A2)分别对乳牛、黄牛在农村饲养条件下进行肌注配种试验,乳牛第一情期受胎率达88.2%,较对照组提高5.7个百分点,配种指数减少0.09个:黄牛总受胎率达81.3%,第一情期受胎率达66.2%,较对照组提高35.4个百分点,配种指数减少0.19个;对因生殖激素不平衡而致繁殖障碍的母牛,可明显恢复其受胎作用,其有效率分别为:乳牛92.30%,黄牛80.0%。  相似文献   

12.
新野县施庵镇兽医站自1988年开展黄牛入工授精以来,共配黄牛5000余头,准股达4300余头,受胎率达85%以上。采取的主要做法是:1.适时配种母牛配种前先做检查,通过直检母牛的卵巢发育情况来确定配种时间。一般都是直检卵泡接近成熟,手感卵泡波动将破时进行配种。2.合理解冻解冻温度在40℃左右效果最佳、同时做到“四快”要求,即决取、快投、快溶解。快输入。这样缩短冻精在空气中的时间,保证了解冻后的活力,为提高黄牛的受胎率创造了条件。3掌握好输精部位。一般对经产母牛做到深部输精。输入到子宫颈部,有时可采取走向输精。未经…  相似文献   

13.
<正>1 凉山黄牛母牛的性成熟与配种年龄凉山黄牛大多数性成熟较晚,一般在10~14月龄才达到初情(性成熟)期,性成熟后母牛虽能配种受孕,但母牛生长发育尚未完成,故不宜配种, 以免影响母牛本身和胎儿生长发育。因此,适当配种年龄应为14~17月龄以上,发情3~4次以后,体重达到150~200kg以上,即达到成年母牛体重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药“子宫净”防治产后母牛子宫炎49头,处理母牛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仔率分别达到95.9%,92.2%和97.9%。用其它药物防治母牛36头,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仔率分别达到100%,56.2%,89%。试验结果说明“子宫净”对奶牛子宫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母牛情期配种受胎率比用其它药物提高64.1%。  相似文献   

15.
选择本地母黄牛,应用LRH-A和PMSG进行提高母牛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母牛配种前5-6小时肌注LRH-A150μg/头,可使精期受胎率提高25.3%(P<0.01);为提高早期胚胎成活率,在配种后11-13天肌注LRH-A100μg/头,使青年母牛受胎率提高28.8%;应用PMSG和15甲基-PGF2a及抗PMSG血清,可诱导双胎率53.3%,提高产活犊率60%。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我区牛品种改良工作进展很快,全年杂交配种母牛46.53万头,同比增长130.96%,完成全年50万头配种任务的93.06%;其中,人工授精配种37.37万头,优良种公牛自然配种9.16万头。全年产杂种牛仔9.09万头,其中,人工授精杂交产仔5.82万头(水牛2.63万头,黄牛3.20万头)。优良种公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研制的“子宫净”防治产后母牛子宫炎49头,经处理的母牛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犊率分别达到95.9%、92.2%和97.9%。用其它药物防治母牛36头,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配种母牛产犊率分别达到100%、56.2%和89%。试验结果说明“子宫净”对奶牛子宫炎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母牛情期配种受胎率比用其它药物提高64.1%。  相似文献   

18.
我市几年来在黄牛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母牛受配率较低,每年有一帮分(约30%左右)母牛发情迟缓或长期不发情,致使不能及时参加配种,直接影响母牛的繁殖率。为能利用激素对不发情母牛进行人工促情,并控制在一定时间较为集中地发情,必将提高受配率,从而加快黄牛改良进度。为此,我们1985~1987年在周至县尚村  相似文献   

19.
1凉山黄牛母牛的性成熟与配种年龄 凉山黄牛大多数性成熟较晚,一般在10~14月龄才达到初情(性成熟)期,性成熟后母牛虽能配种受孕,但母牛生长发育尚未完成,故不宜配种,以免影响母牛本身和胎儿生长发育.因此,适当配种年龄应为14~17月龄以上,发情3~4次以后,体重达到150~200 kg以上,即达到成年母牛体重的70%左右时开始配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黄牛改良,在现阶段主要采用经济杂交,以获得较强肉用性能和经济性能,一般母黄牛性成熟在8~10个月,初配年龄为2~2.5岁,生长发育特别好的母牛,体重达到成年母牛的70%~80%,劳役负担轻可以适当提前。饲养不良未达到性成熟年龄,没有体成熟和劳役负担重的黄牛进行配种、怀孕,易造成母牛胎衣不下或滞留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