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嘧磺隆降解菌L-6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施用氯嘧磺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氯嘧磺隆的细菌L-6。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L-6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并分析了氯嘧磺隆的初始浓度、接种量、温度和PH值对L-6菌株降解氯嘧磺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降解条件。结果显示,该菌在氯嘧磺隆浓度为200 mg/L、接种量为10%、PH8.0、温度30℃条件下,接种4 d后对氯嘧磺隆的降解效率达到80%以上。这表明该菌株具有降解氯嘧磺隆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氯嘧磺隆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大豆田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的问题,为氯嘧磺隆污染的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菌源,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多年使用氯嘧磺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以氯嘧磺隆作为唯一氮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SN10菌株。通过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SN10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以SN10菌体生长量、氯嘧磺隆降解率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接菌量、培养时间)对SN10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N10最佳生长量和降解条件为28℃,pH为7,培养时间4天,接菌量为7%,在此条件下,SN10菌株对氯嘧磺隆的降解率达到87.2%。通过氯嘧磺隆降解菌的修复效果评价试验,得出加菌加药处理组的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株高菌均高于仅加药的处理。SN10对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胡月  张浩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262-266
以 N80为供试菌株, 研究了 N80对草甸黑土中氯嘧磺隆的降解能力, 并测定了 N80菌株的接种量、 底物氯嘧磺隆初始量、 土壤中的水分及土壤不同类型对氯嘧磺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当底物的浓度为 20 mg/kg 时, 在灭菌草甸黑土中添加 N80 菌株 5×1014 CFU/g, N80 对底物氯嘧磺隆的降解率由32.5%增加到 87.7%, 而在没有灭菌的土壤中添加 N80菌株后, 底物氯嘧磺隆的降解率由 47.5%提高到94.4%。同时对不同性质的棕壤土和草甸黑土接种降解菌 N80, 第 30天测定棕壤土和草甸黑土中的氯嘧磺隆降解率分别为 49%、 87.5%。底物氯嘧磺隆含量 20 mg/kg、 N80接种量为 5×1014 CFU/g、 土壤水分含量30%时, 在草甸黑土中N80对氯嘧磺隆除草剂的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土壤中氯嘧磺隆残留对土壤的危害问题,从长期施用氯嘧磺隆的土壤中分离出1株对氯嘧磺隆有降解作用的菌株。通过采用生理生化、16S rDNA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其生理生化特性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最适生长温度30~35℃,pH 5~6,最佳接种量为5%。最终得出结论该菌在最适生长条件下,以100 mg/L的氯嘧磺隆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5天,其降解率达到80%以上,与L-7混合后其降解率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添加外源接种细菌对土壤氯嘧磺隆污染修复的影响,利用从长期污染土壤分离到的氯嘧磺隆降解菌LW3,在实验室模拟情况下,研究其对氯嘧磺隆污染土壤的修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解菌接种量越高,氯嘧磺隆降解效果越好,但在接种量到达1.0×106 CFU/g干土后,再增加接种量对降解率的增加效果就不太明显。土壤降解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初始pH 7。在土壤含水量低于40%时,菌株对土壤氯嘧磺隆的降解率随着土壤的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而在淹水情况下时,氯嘧磺隆的降解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6.
生物制剂降解氯嘧磺隆残留对水稻根系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模拟不同水平氯嘧磺隆残留条件下,不同生物制剂用量对水稻根系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即可对水稻产生药害。生物制剂能够显著降解≤0.5mg/kg残留氯嘧磺隆,修复污染土壤,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水稻穗粒数、每穴穗数,提高产量。当氯嘧磺隆为6mg/kg时,生物制剂已不能降解其残留药害。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知:生物制剂最佳经济施用量为30kg/hm2。  相似文献   

7.
邹月利  陶波 《作物杂志》2012,28(6):48-51
试验建立了黑曲霉(TR-H)在基础培养基中对氯嘧磺隆除草剂降解的提取和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氯嘧磺隆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添加回收率均大于96.0%,标准偏差均小于4.0%。采用甲醇-水(pH2.5,用85.0%的磷酸调节)作为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可将氯嘧磺隆与其它物质较好的分离。氯嘧磺隆的浓度在0.1~20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8(n=3)。氯嘧磺隆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的最低浓度应在0.05mg/L(S/N=3)以上方能被检出;此外,氯嘧磺隆在菌体上的吸附均低于其检出限。  相似文献   

8.
氯吡嘧磺隆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氯吡嘧磺隆对环境的影响和在水中降解的动力学参数,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氯吡嘧磺隆在不同自然水体、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动态。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快,酸性条件次之,半衰期分别为0.7天和8.9天。而在中性条件下最缓慢,半衰期为14.6天,说明氯吡嘧磺隆在中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好。氯吡嘧磺隆在4种不同类型水中的水解速率顺序为:湖水>河水>稻田水>蒸馏水。研究结果为指导氯吡嘧磺隆的合理使用和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为科学评价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的安全性,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室内盆栽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了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其中甜玉米耐药性最差,IC10仅为94.87克/公顷(有效成分,余同);花糯1号、鲁单981、五岳97-1等品种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混用对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氯吡嘧磺隆(15、17.5、20、22.5、25 g a.i./hm2)与烟嘧磺隆(45、52.5 g a.i./hm2)混用对香附子、藜、铁苋菜、苘麻、马唐均有较高的防效,总体鲜重防效大于95%,尤其对香附子鲜重防效大于97%。氯吡嘧磺隆和烟嘧磺隆混用对玉米是安全的,通过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的混用,玉米产量增产率均高于10%。本研究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混用可有效防除香附子、藜、铁苋菜、苘麻、马唐等夏玉米田常见杂草,尤其是对香附子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在磺酰脲类除草剂系列产品中,如甲磺隆、氯磺隆、甲嘧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烟嘧磺隆等既能作苗前处理(土壤处理)也能作苗后茎叶处理。有些产品如苯磺隆、噻嘧磺隆,只作茎叶处理,作土壤处理效果不好。因为相当部分磺酰脲类除草  相似文献   

12.
<正>通常情况下,使用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有:误用或错用、施药设备受到污染、雾滴挥发与漂移、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混用不当、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异常不良环境等等。以最常用的使用范围最广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为例,其对杂草有较高活性,可用于农田、林地及非耕地等防除杂草。但此类除草剂属于长残留性除草剂,使用后在土壤残留时间较长,即使有微量残留也易造成后茬敏感作物药害。磺酰脲类长残留性除草剂品种如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单嘧磺隆  相似文献   

13.
<正>为开发新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取7种乙酰乳酸合酶(ALS)潜在抑制剂(氯嘧磺隆、苄嘧磺隆、氯磺隆、甲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灭草喹和磺胺噻唑)作为3类ALS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胺噻唑类)的代表,对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1.0mg/L灭草喹、磺胺噻唑、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氯磺隆对核  相似文献   

14.
氯嘧磺隆降解菌F8土壤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洪雷  陶波 《作物杂志》2012,28(3):71-73
通过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环境条件对氯嘧磺隆降解菌F8的生长量及其降解能力的影响,系统评价其土壤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降解菌F8在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量及降解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白浆土>盐碱土>黑土>草碳土>沙壤土;土壤湿度在20%~80%、温度在20~40℃之间都能生长;土壤湿度在20%~60%、土壤温度在20~35℃之间降解效果理想,降解率达到60%以上;最适土壤湿度在50%,土壤温度在30℃,降解率达到80%以上;降解菌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表现为:真菌>细菌>放线菌。  相似文献   

15.
<正>有读者发来邮件: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氯吡嘧磺隆,是否能防除水稻田恶性莎草科杂草及阔叶杂草?与2甲4氯混用是否增效?是否需要加用助剂?氯吡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能抑制敏感杂草体内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嗪吡嘧磺隆是日产化学株式会社于2004年开发的新一代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田和小麦田的苘麻、反枝苋、马唐和稗草,是在除草剂氯吡嘧磺隆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得到。目前嗪吡嘧磺隆在全球销量直线上升,已成为杂草抗性治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正>磺酰脲类除草剂由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目前在全球广泛应用。磺酰脲类的销量在除草剂市场仅次于氨基酸类(草甘膦、草胺磷等)位列第2。2009年销售额上亿的品种有苯磺隆、烟嘧磺隆、砜嘧磺隆、氯嘧磺隆、苄嘧磺隆、甲磺隆、碘甲磺隆、甲基二磺隆。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研人员合作,近期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法,对氯吡嘧磺隆除草活性和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35克/公顷下,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苍耳、鸭跖草、反枝苋、香附子等的鲜重抑制率均在90%以上,但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且与对照药剂烟嘧磺隆有很大的互补性。氯吡嘧磺隆对23种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显著,在有效成分140克  相似文献   

19.
<正>问:水稻田有野荸荠,用什么药防除效果好?答:野荸荠为莎草科多年生杂草。目前很多地方野荸荠已对稻田常用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产生了较强的抗性。野荸荠发生重的田块,水稻播栽前后用吡嘧磺隆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一定的防效。到水稻4叶期至拔节之前,可以使用灭草松与2甲4氯的混配剂喷雾挑除野荸荠,有良好防效。此期还可以选用唑草酮与2甲4氯、吡嘧磺隆的混配剂防除这种杂  相似文献   

20.
正问:机插稻田里的野荸荠怎么除?为什么每亩用苄嘧·苯噻酰80克加10%吡嘧磺隆30克也封不住?答:水稻田用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对以球茎繁殖的野荸荠等杂草防效差,换用氯吡嘧磺隆封闭或茎叶处理防效较好。水稻4叶期后还可以用2甲4氯与灭草松或噁草酮的混配剂喷雾防除野荸荠等杂草。问:用野老新稻笑26%氰氟·氯氟吡乳油能不能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若不能,它可以和哪些除草剂混用?答:该药含有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能防除大多数种类的阔叶杂草,莎草除不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