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地施用化肥,是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盲目地施肥、单一拖肥、过量施肥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不仅降低了化肥的利用率,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肥效退化,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2.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施肥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各项农业增产措施中.化肥起的作用占30—50%。当前农户使用多种化肥,有的胡乱混用,抵消肥效。本文告诉农户哪些化肥不能混用,以便正确合理使用化肥。  相似文献   

3.
水稻经济合理施用化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经济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快和最有效的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世纪以来化肥增产作用占农作物产量的60%,最高达到67%,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化肥,现在如果立即停止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将会减少40%-50%。  相似文献   

4.
水稻经济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快和最有效的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世纪以来化肥增产作用占农作物产量的60%,最高达到67%,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化肥,现在如果立即停止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将会减少40%~50%。由此显示了经济合理施用化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山东泰安岱岳区冬小麦种植有机肥替代潜力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施用有机肥与化肥混施以及有机肥料的利用效果等问题,评价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及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或品质、节本增收的影响,进行有机肥替代潜力田间试验,验证其肥效,为减少化肥用量、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达到持续高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化肥深施是指将化肥定量地施入到地表以下作物根密集部位,使养分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减少肥料有效成分的挥发和淋失,达到提高化肥利用率、节肥增产的目的。据实验研究分析,碳铵表施5天氮素损失13.8%.深施(7cm)5天仅损失0.88%。碳铵、尿素深施地表以下6-lOcm的土层中,比表面撒施当季利用率分别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粮食产量和效益的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农业长期使用化肥、农药、朔料等造成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和通透性下降,生态环境条件下降,制约作物养分供需平衡,因此使用单一化肥,会出现养分失调影响到作物品质、产量甚至关系到人畜健康。  相似文献   

8.
过量使用化肥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肥料。肥料是作物增产一项至关重要的物质基础。肥料的施用量及各种肥料的配比,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及生态环境。合理的施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与高产。而当前在我国农村,在施肥上多数都是施用化肥,且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大,施用极不合理,已严重地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化肥使用量和作物产量出现了严重的反差。以我市农村为例,从80年代亩化肥施用量的53.82公斤(实物量)增加到1992年94.56公斤,有些乡村如梅列区陈大镇陈墩村,亩耕地年施用量已超过150公斤。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SC27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麦、水稻上的SC27的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施用量的田间小区试验,观察SC27对作物的产量、品质、生物性状及对土壤N、P、K利用率的影响,表明了SC27能提高化肥肥效,减少化肥环境污染;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调控土壤养分供应,大麦和水稻产量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想要玉米获得高产量,选好化肥很重要。市场上的化肥种类繁多,价格不等,效果也不尽相同。如何选择适合的化肥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呢?选择化肥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供肥特点、各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性以及所针对的品种进行选择。只有化肥种类选择适宜,才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充分发挥复合肥的优越性,否则只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11.
孙江静 《云南农业》2011,(12):34-35
盈江作物施肥普遍存在单施、偏施氮肥问题;导致化肥当季利用率降低,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和地力下降;导致化肥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通过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方法,可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岩 《现代农业》2003,(7):26-26
目前在施肥技术上有这样一种倾向,为达到作物高产,人们盲目地施用化肥,偏面地认为化肥施用量越多,产量会相应地越高.其实不然,什么事情都有它的极限性,一但超过了这一极限(限度),就可能走向它的反面,施肥也是如此.化肥的用量超过一定限度,作物不但不增产,而且还会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会逐年下降,因此偏面地增施化肥,使作物增产是不可取的,应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粮食生产与施肥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化肥利用率低、施肥不合理以及化肥施用后大量损失等问题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作物需肥规律,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作物吸收养分能力;运用农业实用技术体系与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作物、土壤进行施肥,这些技术对提高化肥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江苏金坛地区稻秸还田条件下如何合理使用肥料,通过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稻秸还田条件下不施肥(S)、常规施肥(FS)、有机肥氮替代75%化肥氮(MS)和化肥减量20%(RS)4种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S、MS、RS处理相对于S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其中3种施肥处理的理论产量分别增加了192%、232%、260%,实际产量则分别增加了321%、278%、333%;RS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相比于FS处理分别提高了14个百分点、4.59 kg/kg和5.80 kg/kg,而MS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与FS处理相当,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均下降了2.06 kg/kg;在1个作物生长季,稻秸还田配施肥料后的作物产量与肥料类型和施肥量无关.综合分析可知,该地区可考虑化肥减量配施或初期进行低量有机肥替代化肥,以保证作物产量并降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潜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肥料使用现状与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肥料使用现状 施肥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自1840年,著名的营养学家李比西提出“矿质营养学说”以及“养分归还学说”以来,世界化肥工业突飞猛进,不断完善,我国的化肥工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7年后飞速发展。随着化肥生产量和进口量的逐年增加。农作物总产量也随之上升,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种植结构的变化,粮、棉、油的种植面积减少,而瓜、果、菜种植面积的增长迅速。从1980—2000年近20年间粮食产量增加了44%,经济作物除棉花外增长1—3倍,其中蔬菜增长7倍,水果增长8倍。而且,肥料在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对改善农产品品质。以及增强作物抗病虫性等很多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目前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近两年农资市场繁荣与竞争并存,化肥种类不断增加,品牌更是不断翻新。农民朋友在纷纷扰扰的市场中购买化肥应谨慎、理智、科学选择;在使用中应该按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施肥种类、数量、时间和施肥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起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化肥使用现状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近年来每年使用量稳定在4 000万吨以上,在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制约着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分析我国化肥使用与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出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黑土为试验对象,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和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度有机肥替代可缓解土壤酸化,与单施化肥相比,由于“正激发效应”的影响,短期内有机肥替代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明显;有机肥替代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和全氮含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提升土壤全磷和全钾效果不明显.有机肥替代显著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提高作物产量,且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土壤养分有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单施有机肥短期内会降低作物产量.有机肥替代氮肥减施30%(OM70)较为合适,既能促进作物增产,又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7  
 【目的】研究探讨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作物增产效果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方法】以在山东禹城连续22年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依据,对历年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总结。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栽培制度,分别设置①无肥对照,②常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③常量有机肥,④常量化肥,⑤高量有机肥,⑥高量化肥,共6个施肥处理。【结果】在作物产量方面,试验之初的8~10年间表现为化肥对冬小麦的增产作用优于有机肥,而在夏玉米上则表现出相反结果,有机无机结合处理大部分年份作物产量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施肥处理产量逐渐趋于一致;22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始终表现出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且有逐年增长之趋势;化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等营养方面受生物产量和根茬残留量影响而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增施化肥可以迅速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并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均表现出持续提高作物产量的良好作用,且二者效果不相上下,常规栽培条件下,当产量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继续高量施肥无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有机肥与化肥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之作用,有机肥效果明显优于化肥,且表现出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继续提高化肥施用量无助于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的积累;一向被认为钾素含量的黄淮海平原土壤在连续施用氮磷化肥5~8年左右作物即表现明显缺钾现象,由此揭示出高产条件下氮磷钾平衡施肥的重要作用;在对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效果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化肥可以迅速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并在这一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而有机肥则具有持续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统农业生产中,离不开农药和化肥,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以及使用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因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不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也对土壤、水、空气、生物等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最直接的方面来讲,现今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却吃什么都不"对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