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猪窝产仔数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效果。表明“超多产”选择方案是提高猪窝产仔数的一种有效方法;窝产仔数的两个组分—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之间存在大的负遗传相关;直接选择排卵数的反应是每世代产生0.49±0.10个卵子,窝产仔数的相关反应被估计为每世代0.089±0.058头猪,出生前存活率的相关反应大约是每世代(-1.6±0.5)%;对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的指数选择产生每世代0.78±0.04个卵子、0.11±0.05头总产仔数、(-0.9±0.1)%出生前存活率的反应。最后介绍了基于排卵数、潜在的胚胎存活率和子宫容量建立起来的窝产仔数的一种模型,组分的一个指数应当是选择窝产仔数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太湖猪高繁殖力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湖猪的高繁殖力特性已引起国际动物遗传育种界的普遍重视 ,法国、匈牙利、英国、日本和美国先后从我国引进太湖猪的梅山、嘉兴、枫泾等不同品系并组织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一些养猪先进国家特别致力于太湖猪高产仔机制的研究 ,如英国开展了从生理和遗传方面探索太湖猪多产机制的研究 ,美国开展了太湖猪胚胎存活和发育遗传控制的研究 ,法国开展了太湖猪低胚胎死亡率机制的研究等。本综述将在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 ,试图较为全面系统地阐明太湖猪高产仔的遗传学机制 ,从而探求最有效利用太湖猪高产仔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CRP配套系母猪系猪为材料,研究其排卵与胚胎活力。结果表明:母系猪排卵数24.14个,比我国地方猪种平均排卵数21.58多2.56个;28-30d胚胎成活率80.35%,大于大约克的69.55%,小于二花脸猪的85.96%。母系猪的高排卵特性和较高胚胎存活量,为品系14.74头的高产仔数提供了生理前提。  相似文献   

4.
林小伟  马瑞兰 《养猪》1996,(2):33-35
对四川瘦肉猪高产仔母系(I系)种猪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测定,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①I系猪性成熟较早。小公、母猪达初情期的日龄分别为93.4和82.6天,达性成熟的日龄为130和160天,适宜初配年龄为6.5 ̄7.5月龄,体重80 ̄90千克。②I系成年母猪排卵数为18.8个,配种后28 ̄46天的胚胎存活率为76.6%,妊娠全期胚胎存活率为69.15%。③I系母猪初产仔数达10.5头,经产仔数达  相似文献   

5.
李碧春  经荣斌 《养猪》1993,(1):29-30
太湖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以产仔数多而驰名中外。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对太湖猪的生殖生理、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太湖猪早期胚胎发育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观察太湖猪胚胎发育能力,为猪的胚胎工程和进一步挖掘太湖猪的高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太湖猪高繁殖力的特性,已被国外竞相引进。主要目的是用来改良本国猪种的产仔性能。这些国家对太湖猪不仅仅是利用,还从基础理论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太湖猪高繁殖力的生理机制、基因定位、主基因检测等方面探索太湖猪高产仔的机理和控制基因,随着现代分子遗传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将高产仔基因直接插入西方猪的基因组,并可避免太湖猪生长慢、瘦肉率低的问题,创建新的“合成系”,以提高养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太湖猪子宫和输卵管冲洗液的葡萄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agedorn-Jensen二氏定糖法分别测定梅山猪、二花脸猪和梅山×大白杂一代在性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和输卵管冲洗液的葡萄糖含量,以探讨太湖猪多胎机理。结果表明:二花脸猪输卵管和子宫冲洗液的葡萄糖平均含量高于梅山猪和杂种猪(0.05<P<0.1,P<0.05);在性周期不同阶段,输卵管冲洗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梅山猪黄体后期、二花脸猪黄体早期均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猪种内其他各期比较差异不明显,但不同猪种间比较,杂种猪黄体早期显著低于其他二品种(P<0.01)。子宫冲洗液的葡萄糖含量;猪种内及猪种间各期比较有一定差异(0.05<p<0.1)。试验亦表明,二花脸猪输卵管和子宫及其梅山猪输卵管冲洗液葡萄糖含量呈较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太湖猪高繁殖力生理学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产仔数是一个重要的数量经济性状,影响产仔数的因素非常复杂,我国的太湖猪因其高产仔数性能而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影响太湖猪繁殖力的生理学机制主要是其具有性成熟是,排卵数多,良好的卵泡内环境以及较低的胚胎死亡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母猪一般排卵 2 0~ 2 5枚 /次 ,卵子受精率高达95%以上 ,但产仔数只有 1 1头左右 ,这说明 3 0 %~40 %的受精卵在胚胎期死亡。许多因素都能影响胚胎存活力 ,如遗传、营养、激素、子宫感染、热效应等。在生产实践中 ,为了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首先需要提高胚胎存活率和窝产仔数。选好种母猪 不同品种猪的胚胎存活率有一定的差异 ,可充分利用我国地方猪繁殖力高的特性和杂种优势 ,用地方优秀的母猪和外来公猪 (如大约克公猪 )杂交的后代作为母本。淘汰品种混杂 ,繁殖力低的劣质母猪。避免近亲繁殖 高度的近亲繁殖使母猪本身或胚胎生活力下…  相似文献   

10.
影响梅山猪繁殖性能的生理结构及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以繁殖力高闻名于世.本文通过对梅山猪高产仔数性状的生理结构、遗传因素等加以综述,主要阐述了梅山猪的子宫、胎盘对高产的作用、影响多产仔性能QTL的精细定位、主效基因的多态性与高产仔数之间的关系及早期胚胎特有的发育机能对高产的影响.探讨了如何从基因组水平研究梅山猪高产的成因,以期为深入地解析梅山猪高产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掌握猪早期胚胎体内外发育规律是进行猪胚胎冷冻、胚胎分割、鲜胚移值、长途运输引种以及基因转移等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本研究包括2个实验,实验1,利用89头超排母猪和19头自然发情母猪,于配种后第2、3、4、5、6、7、8、9和10天手术采得胚胎1612枚,系统地观察猪早期胚胎体内发育规律,即:2日龄胚胎中原核胚占77.39%(397/513),3日龄胚胎中4和6细胞胚占79.05%(83/105),4日龄胚胎中4~8细胞占40%(35/76),5日龄胚胎多为桑椹和囊胚83.12%(64/77),6日龄胚多为膨胀囊胚42.09%(181/430)和孵化囊胚34.19%(147/430),7和8、9、10日龄胚发育到孵化囊胚分别为76.34/oo(71/93)和100%(77/77),而自然发情的5日龄胚胎中桑椹和囊胚仅占32.5%(13/40),6日龄胚胎中膨胀囊胚仅占11.11%(17/153),孵化胚仅占19.61%(30/153)。各发育阶段的胚胎比例均明显低于5、6日龄超排供体(P<0.05)。实地2,将138枚囊胚和膨胀囊胚,分别体外培养24和12小时,囊胚发育阶段的胚胎50%(48/96)?  相似文献   

12.
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然而过去对其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研究报道甚少。本项研究对猪受精后至192h前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以及在其生殖道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胚胎胚龄72h左右时,胚胎均分布在输卵管内,猪胚胎发育期为8细胞前期;72h至120h期间,猪胚胎已进入子宫角,分布比较集中于靠近宫管结合部,胚期已发育至桑椹期:120-192h胎龄的猪胚已发育形成囊胚;到192h时,胚胎已分布在整个子宫  相似文献   

13.
Niema.  H  张锐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4):14-15
本文是介绍猪胚胎移植及有关的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胚移猪超排只应用PMSG,FSH对猪不起超排作用。为准确确定超排日期,需用hCG。超排后的变性胚胎比例约为8~10%,而自然发情之后仅观察到1~2%。可移植胚胎比例约占85%,显著高于牛的60~65%。猪胚胎可用手术法收集。麻醉后将猪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沿腹白线在最后一对乳头之间剖开腹腔并取出一侧子宫及翰卵管,在输卵管子宫一端下方25~30厘米处用肠钳夹紧子宫角之后,紧靠肠钳之前把子宫壁穿孔,并插入一直径为0.5厘米的玻璃  相似文献   

14.
猪脂肪沉积相关的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遗传瘦肉型的斯格猪和长白猪以及遗传脂肪型的通城猪和太湖猪为动物样本,分析了血清中激素敏感脂酶,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组成、含量和克分子比,分离纯化了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质和膜,并对其膜蛋白进行了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型的通城猪血中激素敏感脂酶活性比瘦肉型的长白猪高近3倍,2猪种中雌雄差异不显著。脂肪型的通城猪与太湖猪肌细胞蛋白质中的氨工酸组成及含量十分相似,瘦肉型的斯格和长白猪的氨基酸含量却显著地高于脂肪型的通城和太湖猪。氨基酸组分中,瘦肉型猪的3种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2种典型的疏水氨基酸(Leu和lle)、易形成疏水核的苯丙氨酸以及形成二硫键的半胱氨酸均显著地高于脂肪型,这与瘦肉型猪蛋白质的溶解性能较差相关。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发现,脂肪型猪肌细胞质中存在一种一约44.7kDa,与脂肪沉积相关的蛋白质。脂肪细胞膜中的94kDa蛋白也显示也脂肪沉积的遗传特征相关,另外,脂肪型的通城猪性成熟前后肌细胞膜上存在蛋白质组分差异。  相似文献   

15.
1品种特性繁殖力高是太湖猪最主要的种质特性。反映该猪种繁殖性能的特性之一是产仔数高,据对其7个类群1214窝经产母猪统计,平均窝产总仔数和活仔数分别达15.10头和13.82头,以二花脸猪的15.93头和14.12头为最佳;特性之二是性成熟早,二花脸...  相似文献   

16.
猪胚胎的附植是通过广泛的细胞运动和重塑发生。胚胎的成功附植主要取决于胚胎延伸和滋养外胚层与子宫内膜上皮紧密连接的成功,这种紧密连接保证了孕体摄取其存活所必需的子宫腺上皮分泌物质。这些过程需要子宫和胚胎来源的细胞因子完成子宫内膜和滋养外胚层之间的细胞重塑,营造胚胎附植时的促炎微环境,维持附植阶段免疫系统的平衡,协调子宫和胚胎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本文主要综述了猪胚胎附植时期,由子宫和胚胎来源的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IFN)、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胚胎附植及发育调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姚洪举 《畜牧与兽医》1993,25(4):165-165,167
<正> 徐州地区农村母猪品种原为老淮猪。目前农户饲养的母猪大多为老淮猪的杂种后代,这些杂种母猪生产性能不高,单产效益低,极需引进高繁殖性能的猪种来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引进太湖猪是其首选目标。1 引讲太湖猪的意义太湖猪以其高繁殖特性而闻名于世,与老淮猪相比,其优良特性表现在一是产仔数多4头左右,二是杂种后代日增重快,饲料报酬高,三是每头太湖猪每  相似文献   

18.
前言太湖猪以突出的繁殖力著称,表现为初情期早、排卵率高和胚胎死亡率低。例如,经产母猪二胎后的排卵数达到28.1个。在欧洲猪种中,只能用超数排卵处理才能达到类似的结果。迄今为止,其内分泌机制还不清楚。梅山猪与欧洲猪种伴随着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可能存在着卵泡补充的不同或可能在内分泌分泌模式上有差异。为此我们首先对其发情期和排卵期间的LH的分泌模式进行了研究。这是对中国高繁殖力梅山猪与欧洲诸种法国大白猪进行对比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十年中,欧洲猪在提高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背膘厚度和胴体瘦肉率等主要经济性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猪的多产性方面或者说每头母猪的产仔数方面的遗传进展则相当慢。多产性至今所得的提高大多是由于使用了精良的设备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太湖猪高繁殖力内分泌学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太湖猪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的高含量以及FSH分泌对抑制素的抑制效应较不敏感,尤其是FSH的高含量,很可能是太湖猪高排卵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